作者:刘菲 李慧敏

青岛仲裁办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和人民群众期盼,锻造“党建引领·公信青仲”党建品牌,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青岛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工程和金融仲裁创新举措等案例被市委改革办纳入55个地方改革案例推荐上报,近年来获评“全国十佳仲裁机构”两次,相关经验做法在《青岛改革》刊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胸怀“国之大者”,在强基固本聚力发展上显成效。以“三个坚持”为抓手,把稳青岛仲裁事业发展“方向盘”。一是坚持坚守忠诚担当。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提高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的常态化、规范化、实效化水平,不断深化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领悟,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增强“一叶知秋”的政治判断力、“了然于胸”的政治领悟力、“雷厉风行”的政治执行力,相关做法获评2023年度全市机关党建优秀研究成果奖。

二是坚持坚定理论武装。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仲裁工作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采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三会一课”集中学、工作坊交流学、仲裁庭实习学、网络平台自主学、教育基地实践学等方式,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三是坚持坚决高标准谋划。牵头多次组织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召开座谈会,提升编制《青岛仲裁事业发展规划(2023-2025年)和2035年愿景》科学化水平,全面构建起体现青岛仲裁发展特点、涵盖委办运行各方面的制度体系。

心系“市之要者”,在党建引领服务发展上见实效。以“四个‘党建+’”为发力点,夯实青岛仲裁事业行稳致远“硬底盘”。一是实施“党建+质效提升”,制定完善案件管理制度、受理服务指南、网络视频开庭程序指引等,细化服务流程,印发明白纸,线上线下受理,电话答疑解惑,让群众少跑腿、服务多延伸,提高仲裁公信公正水平,让青岛仲裁更具亲和力。二是实施“党建+宣传推行”,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网站常态化讲好青岛仲裁故事、传播仲裁正能量。实行“领导带队、专家参与、专员跟进”上门服务模式,推动仲裁服务全链条延伸,实现市属国有企业走访全覆盖。

三是实施“党建+多元解纷”,成立诉前仲裁调解工作室,实现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多元化解。制定多元法律服务中心调解工作规范,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仲裁确认一站式服务,降低群众解纷成本,努力让每一位办事群众体验感更舒适。四是实施“党建+队伍建设”,全员亮绩赛绩,评选表彰十佳仲裁员、办案之星、优秀仲裁案例,持续开展典型经验分享,提升仲裁员专业能力和实务水平。通过岗前培训、办案团队跟训、参加外出培训和经验交流沙龙等形式,增强服务仲裁庭和当事人能力,推动服务群众能力再提高。

扛牢“民之重者”,在能力拓展实践行动上提质效。以“三个提升”为关键点,激活青岛仲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一是提升建设工程仲裁服务效率。优化建设工程领域“一站式”贴心管家仲裁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个性化、便利化、低成本、高效率的仲裁“套餐”服务。二是提升金融仲裁服务水平。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关口前移”,与市、区(市)两级法院建立协作机制,推动金融案件保全、执行提速增效。三是提升涉外仲裁能力。深度服务国家战略,加强自贸片区仲裁法律服务,提高一站式仲裁服务水平。加强涉外法治能力建设,在国际贸易企业中推广仲裁法律制度,服务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坚守“心之畏者”,在模范机关建设上抓常效。以“三个紧盯”为着力点,着力创建“清廉仲裁”品牌,推动模范机关建设走深走实。一是紧盯巡察整改抓落实。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长效性整改措施,责任到人、落实到岗,持续巩固巡察整改成果。二是紧盯公正高效抓监督。完善与市中级法院构建诉讼与仲裁对接机制、市检察院检察监督仲裁工作机制,联合市人大建立代表联系仲裁常态长效机制,提升青岛仲裁公信力。三是紧盯作风纪律促提升。持续加强廉政教育,不断健全完善的仲裁规则制度体系和风险防控机制,对仲裁员履职尽责行为进行考核,进一步规范仲裁权力运行,坚守心之所畏,让清廉仲裁发展环境常态常效、清廉仲裁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