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明朝太监和厂卫,大家恐怕第一时间想到的,恐怕都是魏忠贤、汪直、刘瑾等祸国殃民之流,然而在明朝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太监,他虽然官至司礼监秉笔、掌印,且执掌东厂,但在历史上名声却极好,甚至死后还有百官自发前往吊唁、送葬,他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大太监——陈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家贫自幼被选入宫,见证战争立志经世济民

陈矩,字万化,乃明朝北直隶安肃县人。因为家境贫寒,陈矩父母在其九岁那年,决定将其送入宫中找一条活路,陈矩因此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被选入宫,并被分派在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忠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明孝宗朱佑樘弘治末年以来,由于明朝和鞑靼持续交恶,明朝中断了与鞑靼的互市。嘉靖十一年(1532年)以后,俺答汗连年派遣使者,前往明朝希望能够恢复“通贡”,虽然俺答汗言辞恭顺、态度诚恳,但明世宗朱厚熜不仅拒绝了要求,还斥责边臣说“乃敢听信求贡诡言,辄骋浮词代为奏闻,殊为渎罔”。

外交手段不行,俺答汗便决定以武力迫使明朝就范,时常派兵南侵。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俺答汗再度出兵劫掠宣府,并明确表示“以求贡不得,故屡抢。许贡,当约束部落不犯边”,甚至威胁明朝,如果不答应“通贡”,将要出兵抢掠京畿一带,结果仍被明世宗所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汗率十余万铁骑南下,劫掠明朝京师一带。当时,高忠不仅是秉笔太监,而且还奉命提督京师十二团营,兼掌御马监印及提督勇士四卫营,对京师安全和防务都负有重要责任

因此,当鞑靼大军威胁京师安全时,太监高忠也全副武装参与京师防守。此战,明朝主将仇鸾采取坚壁清野策略,任凭俺答汗劫掠京郊,俺答汗围困京师三天,在饱掠之后扬长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战明军虽然打的算不上多么英勇,但跟在高忠身边、年仅十二岁的陈矩却大受震撼,顶盔掼甲、指挥士兵的高忠更是在他心中留下了极为英武的形象。自此,陈矩立志要经世济民、治理国家,跟在高忠身边更加用心学习,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像高忠一样

为人廉洁且能矫正时弊,因处置“妖书案”名声大噪

从嘉靖后期到万历早期,陈矩在宫中做事的同时,也在细心留意刘忻军国大事,更为难得的是,陈矩不仅地位、学识得以逐步提升,其更是养成了为人廉洁、谨慎从事的性格。当时宦官外出办事,大多作威作福、敲诈地方,陈矩却是廉洁安静,从不扰官害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陈矩以司礼监秉笔太监掌管东厂,与大家印象中的东厂太监不同,在见识了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后的风云变幻之后,陈矩不仅为人正直、有度量,而且能够顾全大局,他谨守“祖宗法度,圣贤道理”八字真理,对于那些刑部、镇抚司关押的犯官,也往往能够出手保全。

此外,陈矩还能经常进谏,匡正明神宗的过失。例如明神宗的嫡长女荣昌公主因与驸马吵架跑回皇宫,明神宗得知后非常恼怒,与陈矩商议要惩办相关内外大臣,陈矩却规劝明神宗不必为这种闺房小事大动干戈,最终只是让驸马杨元春到国子监学习礼仪,便轻易了结了这段风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十一月甲子日,朝房和勋臣国戚在清晨皆收到了一份匿名的《续忧危议》,表示明神宗宠妃郑贵妃与大学士朱赓、兵部尚书王世扬、三边总督李汶、保定巡抚孙玮、少卿张养志、锦衣都督王之桢等阴谋勾结更换太子。明神宗得知后大怒,敕令陈矩和锦衣卫大肆搜捕,捉拿制造妖书之人,这便是著名的“妖书案”

一时间,侦缉的校尉遍布京城,弄得人心惶惶,大量官员遭受株连,更有企图借机打击异己,纷纷托陈矩帮忙陷害对手,但皆被陈矩拒绝。

不久,百户蒋臣逮捕了顺天生员皦生光,皦生光曾伪造富商包继志的诗,其中有“郑主乘黄屋”之语,企图敲诈郑贵妃兄弟和包继志。皦生光到案后,虽然遭受严刑拷打,却坚决不承认“妖书”之事。陈矩认为,其上次伪造诗句已经足够判处死刑,且如果“妖书案”不能迅速结案,势必牵连更多人,于是坚持将皦生光定为“妖书案”主谋,判处凌迟处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矩对于“妖书案”的处理,无疑是其识大体、顾大局的典型表现,不仅使得沈鲤、郭正域、周嘉庆和所有被株连之人全都转危为安,也防止了事态进一步扩大,导致社会秩序遭到迫害。也正是因为此案,让很多认识和不认识他的官员,都对其十分钦佩

善于保全君德和维护大臣,死后百官自发吊唁送葬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陈矩以掌东厂兼掌司礼监印,集纠政、监察大权于一身,即使在宦官权势极大的明朝,这也是极为少有的。然而即使如此,陈矩依然没有滥用权力,而是力图纠正时弊缺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云南发生民变,杀死了贪酷虐民的矿税使杨荣,明神宗震怒,命人严查变乱情况,命令逮捕地方官员入京师受审。在首辅沈一贯请假的情况下,阁臣沈鲤找到陈矩商议,陈矩于是密奏明神宗,“大臣大多遵循法度,但手下人难免无知惹事。如果全部归罪于地方官员,派缇骑前去逮捕,只怕路途遥远,弄得人心惶惶,反而不妥”,最终平息了这场轩然大波。

同年,陈矩主持大审,御史曹学程因谏阻封日本酋关白之事被判处死刑,已经坐牢近十年,期间虽有不少大臣请求赦免,但都被皇帝驳回。这次,又有人请求陈矩释放了他,陈矩虽然当面予以了拒绝,但事后却又秘密向皇帝求情,陈述曹学程的冤枉,最终赦免了他的死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矩不仅为人谦和,而且极善于保全君德和维护大臣,因此不仅深受明神宗重用,而且极受外廷大臣推崇。纵观东厂设立两百多年间,陈矩执掌的这段时期,乃是东厂抓捕人数最少,京师秩序最为平稳的一段时期。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陈矩在内直房端坐去世,以立棺像僧人那样,安葬于香山慈感庵旁生前购得的墓地。明神宗赐谕祭九坛,祠额题为“清忠”,并颁布了保护祠和墓的敕令,文武百官皆亲临吊唁,大学士朱赓、李廷机、叶向高等人更是亲自在棺前祭奠,而为其送葬之人甚至堵塞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