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的“风”狂旋全球,随着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陆续“冒头”,再次让人工智能成为时代大背景下的焦点话题,被放在大数据和区块链发展讨论中的显著位置。
除了中国、美国等在人工智能研发方面处于相对领先地位的国家外,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参与到“分一杯羹”的行列,而东南亚国家正是其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之一。
东南亚国家AI发展概况
长期来看,到2030年人工智能有望将全球生产力提升16%,大致等于13万亿美元。区块链的商业价值也将稳步增长,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3600亿美元;到2030年左右,飙升至3.1万亿美元。
东南亚国家政府也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新红利带来的机遇,并制定了相关的对应政策助力其释放产业潜能。
作为东南亚国家中的发达国家,新加坡不断基于技术革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制定与其国家特性相适应的人工智能战略部署。如为促进经济转型及改善人民生活,新加坡政府于2019年首次推出《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在交通物流、智慧城市虞乡镇、医疗保健、教育及安全等5大领域推动运用人工智能科技。这一举措推动其智慧城市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
2023年12月4日,新加坡发布了更新后的《国家人工智能战略2.0》,对2019年发布的《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进行替代,希望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确保监管环境切合人工智能发展所需,同时使个人和企业具备能力与资源,能分别发挥所长。
除了在科技技术发展方面一直处于领先的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人口大国,印尼也持续探索人工智能发展潜力。
2020年8月10日,印尼研究技术部长兼国家研究创新署(BRIN)主席班邦(Bambang Brodjonegoro)在雅加达发布了指导印尼在2020~2045年期间发展人工智能的蓝图。
值得一提的是,AI成为印尼2024年大选的的宣传良器之一。印尼总统候选人之一普拉博沃的竞选团队就利用AI技术的为宣传助力,包括用AI制作候选人的卡通形象,拉近与年轻选民的距离等。
其他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也不断更新、出台政策鼓励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泰国数字经济与社会部于2023年底提出一个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援助其国内人工智能供应商的新战略,该战略名为《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政策中快速获得成功》;2024年1月16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Anwar Ibrahim)在博特拉大学正式启动“人工智能造福人民”计划,该计划由马来西亚经济部与马来西亚英特尔合作实施。
虽然东南亚大部分国家仍会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才缺乏等现状的制约,使其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可以看到东南亚各国正在通过积极推出鼓励政策、以优惠政策来鼓励相关投资和研发、吸引人才等来弥补基础设施和教育的不足。在东南亚各国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预期未来几年该地区的人工智能市场将继续扩大。
借海外之力,提自身实力
而相比于之前和围棋高手对弈的“阿尔法围棋”等分析式人工智能,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更切实地让人们看到了眼下巨大的商业利益,和未来无限可能的商业机会。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基本每个有条件的科技公司都开始着手训练自己的大语言模型,并开始推动“出海”进程。据悉,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研究机构达摩院2023年12月推出了首个基于东南亚语言训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版本SeaLLM,以及名为SeaLLM-chat的聊天机器人,反映了阿里巴巴对东南亚市场的重视。
借此势头,东南亚国家的科技人工智能公司也在积极开辟自身的发展之路。然而限于一些科技发展水平短板,通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赋能自身是大多东南亚国际科技人工智能企业的选择。
因此,东南亚也出现了一些“仿版”的ChatGPT,或者自称通过ChatGPT赋能的科技公司。东南亚这些初创公司的产品涉及多个领域,如新加坡AI公司Greywing近期推出的SeaGPT是人工智能对话产品,专注于航运通信领域;马来西亚AI初创公司VOX旗下的Sharly.ai是人工智能对话产品;由菲律宾科技公司Limitless Lab在2023年4月推出的GreatGov GPT是一个用于公共政策编写的AI工具......
除了善于学习借鉴,东南亚国家也十分清楚自己的长处在哪,并应当如何运用自身优势破局。
依托人口、新兴市场资源等优势条件,东南亚许多国家一直是中国、美国等投资商眼中的“香饽饽”。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CSET)使用Crunch base数据库的金融数据并进行了补充和验证,发现2010~2021年间,东南亚的人工智能公司通过658笔交易共吸引了超过73亿美元的投资,其中2021年投资反弹,成交额升至创纪录的24亿美元。
流入东南亚地区的资本推动了其新兴技术初创公司的发展,这反过来又使公司吸引了更多投资者,进一步带动了东南亚国家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中发挥更重要的角色。
机遇与风险并存,“度”是关键
虽然东南亚大多数的人工智能开发和商业化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借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的契机,东南亚国家或有望找到发展人工智能的新机遇点和突破口。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支力量,要属东南亚新兴技术初创公司。他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领域出发,不太会被遗留的系统和规章制度所束缚,有机会成为迅速推动东南亚国家发展生成式AI的重要力量之一。
印尼人工智能创企Kata.ai和Mekari等初创公司正积极分別将生成式人工智能用于客户服务系统、企业会计和客户管理中。其中,Mekari的部份资金来自日本金融科技创业公司Money Forward。2021年,从Money Forward调任到Mekari的副总裁田中春俊表示,印尼的初创企业比其他亚洲国家更热衷于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据《日经新闻》报道,德国研究公司斯塔蒂斯塔调查公司(Statista)的数据显示,相较于2020年,印尼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2023年增长10倍,居东南亚之首。据估计,印尼市场接下来将继续以近30%的年增长率扩张,预计2030年会达到11.5亿美元。
新加坡风险投资公司安特勒(Antler)最近也对37家东南亚垂直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进行了投资,总投资额达510万美元,其中包括与马来西亚主权财富基金Khazanah的战略合作。安特勒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Jussi Salovaara表示,尽管东南亚尚未拥有像OpenAI这样的人才库,但可以采用以客户为先的方法解决不同行业的痛点。
而处于一个时代、技术的变革中,仅谈发展不谈风险绝不是明智之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激增,也引发了人们对虚假信息传播、个人信息安全和伦理道德问题等方面的担忧。东南亚国家在蓄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也积极应对有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
2024年2月2日,第四届东盟数码部长会议在新加坡举行。期间,发布了东盟人工智能(AI)治理与道德指南,旨在授权东盟的组织和政府负责地设计、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系统,并增加用户对人工智能的信任。
东盟研究中心经济事务首席研究员Kristina Fong表示,人工智能治理指南低干涉、灵活的方法,反映了东盟成员国之间发展差距带来的挑战。“各国发展程度大不相同,不仅在数字能力方面,而且在监管当局的成熟程度、机构能力和法治方面。”
东盟的指南警告了人工智能被用于虚假信息、“深度造假”和冒充他人的风险,但将如何最好地应对这些风险留给了各个国家来思考。指南还建议企业建立人工智能风险评估结构和人工智能治理培训,但具体细节也由企业和当地监管机构决定。
未来,勇于创新探索、张弛有度,将是能乘生成式人工智能之“风”而上的重要依据。相关技术高管表示,东盟相对放手的做法对商业更加友好,在当地已经很复杂的现有地方法律体系下,其限制了企业的合规负担,同时也为更多的创新提供了空间。
那么,东南亚地区中有哪些国家能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领域的“黑马”冲出重围?不妨拭目以待。
文/编辑:唐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