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3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6.2%。

今年以来,面对房地产市场的深刻变化,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决策部署,全力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持续改善政策和信贷环境,力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但在行业规模下降、市场供需预期减弱的影响下,要持续健康发展,还需重塑新路径。

一、房地产开发基本情况

开发端:开发投资基本稳定,到位资金基本保障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前高后低,整体保持基本稳定。2023年,疫情转段后房地产行业在前半年略有恢复,随着市场预期减弱,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回落,但整体保持基本稳定。12月末,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39.4亿元,同比增长2.0%。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2.7个百分点,排全省第六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构成看,其他费用增长较快。建筑工程完成83.1亿元,同比下降12.8%;安装工程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33.5%;设备工器具购置0.1亿元,同比增长62.9%;其他费用53.7亿元,同比增长36.3%。

分用途看,商品住宅开发投资106.6亿元,同比增长2.4%;办公楼投资0.5亿元,同比增长15.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0.7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他投资21.5亿元,同比下降5.8%。

(二)到位资金有所保障。2023年,本年实际到位资金153.8亿元,基本保障建设需要。其中,国内贷款8.6亿元,同比增长315.7%;自筹资金43.2亿元,同比下降2.1%;定金及预收款68.7亿元,同比增长20.4%;个人按揭贷款29.1亿元,同比下降5.1%;其他资金4.3亿元,同比下降33.8%。

(三)保交楼成效明显,竣工交付增长。2023年,全市房屋竣工面积294.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2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7%;办公楼竣工3.8万平米,同比增长276.0%;商业营业用房竣工2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5.7%;其他竣工4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7%。

(四)房屋施工面积回落。2023年,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53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164.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房屋新开工面积216.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3%。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74.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6%。

需求端:销售市场低位寻底,待售存量增加

(一)商品房销售面积低位寻底。9月份以来,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已连续4个月在-10%左右运行,已显寻底迹象。2023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64.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4%,商品房销售额115.3亿元,同比下降9.4%。

住宅销售面积15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8%,住宅销售额104.9亿元,同比下降12.4%。其中,90平米以下销售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6%;90-144平米销售1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8%;144平米以上销售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4.3%。

(二)商品房待售面积增加。受今年销售市场下滑和竣工面积增加双重影响,商品房待售面积增加明显。2023年,全市待售面积3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6.2%。其中,住宅2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6.0%;商业营业用房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00.0%;办公楼2.8万平方米;其他1.1万平方米。

二、存在的隐忧

今年以来,受市场形势变化影响,房企销售势头不佳和投资回收预期较弱,虽然各部门利好频出,但房地产市场隐忧仍存。

(一)长效发展动力不足。从增量看,新增项目“少且小”,投资规模大幅缩减。2023年,全市新增房地产开发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100.6亿元,分别下降27.8%和45.1%。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计划总投资42.5亿元,同比下降20.3%;从存量上看,在库项目“弱还慢”,对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支撑不足。截至12月底房地产开发企业剩余投资405亿元,同比下降12.7%。本年建安工程投资85.6亿元,同比下降11.9%。新开工项目减少,建设进程放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对市场预期较为悲观。

(二)需求端增长乏力。一是销售市场尚不稳定。今年以来,全市销售市场虽在一季度有短暂复苏,但随后又现疲软,销售市场回暖信号尚不明晰,目前正在低位寻底;二是待售面积持续增加。一方面受到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影响,居民短期收入下滑、短期购买力下降,不敢买的理性选择行为增加;另一方面房企在艰难的环境下,营销推荐方法有限,卖不出的现实困境日益突出,销售受阻,待售面积呈现增长态势。

三、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2023年,是晋城市房地产开发市场艰难前行的一年,接下来全市上下要贯彻落实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坚持用好金融政策,助力房企纾困解难。充分利用好金融部门出台的利好政策,争取最大限度的金融支持。一是出台细化政策,鼓励我市金融机构向本地优质企业发放开发贷,满足优质企业正常融资需求;二是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实施预售资金差别化监管政策,对信用良好的企业降低监管资金比例,增加房企流动性,缓解资金压力;三是要与“保交楼”相结合,争取更多“保交楼”专项借款,各县(市、区)政府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资金拨付流程,杜绝层层加码提高资金使用门槛和资金使用成本,确保资金按要求及时拨付到位,专款专用。

(二)坚持推出配套政策,助力市场活跃改善。一是继续推进落实晋城市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的“十八条措施”;二是鼓励开发企业优惠销售车库、车位、商铺商业用房、已建成商品住房,活跃房地产市场;三是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购房补贴、降低交易契税等政策,减轻购房者财务负担;四是营造宽松健康的舆论环境,通过晋城市融媒体、抖音自媒体、公众号等渠道,宣传好政府一系列稳经济、稳增长措施,提振市场信心。

(三)坚持优化工具调控,助力行业重塑转型。一是优化土地供应,调控市场供给。土地供应要与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相吻合、城市更新要与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相结合、房地产开发项目要与产城发展相融合,保持土地价格的合理稳定性,切实做到协调发展;二是加大保障性住房谋划、设计、建设和供给,解决新市民、年轻人、外来人口、人才群体、工薪阶层的保障需求;三是加快创造县域和镇域房地产市场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促进乡村人口、土地、资金等各类要素流动,推动以县城和乡镇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晋城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