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进入了艰难岁月,由五十年代的低水平共同富裕,变成了六十年代的普遍贫穷。这一巨大变化令今天的佞人们恨得咬牙切齿,纷纷以同时期邻国的发展来嘲讽老人家和那个时代。那么为什么我们五十年代我们实现了低水平共同富裕,但在六十年代会进入普遍贫穷呢?问题的根源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时间轴:1960-1969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进入了最艰难的岁月。

所谓的最艰难岁月,也就是佞人们嘴里所说的贫穷。

对于这段时期的贫穷,佞人们却叫嚣称,“二战”的日本被打得稀巴烂,但是你看日本发展得多快,同时期的我们连饭都吃不饱!

这种控诉一下就激起了众人的怨恨,想起自己当年在吃糠的时候,隔壁的邻国在喝汤,自己瘦得皮包骨头,而隔壁的邻国在吃肉,令这些佞人们捶胸顿足。

有人还想形象比喻说,“你在一个公司上班,公司发不起工资,是你的错?还是公司的错?”

说这番话的人属于有奶便是娘的人,只要你给钱,他们什么都可以卖,所谓的公司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换一个而已。

既然佞人们提到“二战”之后日本发展很快,那么我们就来先聊聊日本发展快的原因,千万不要以为日本发展起来什么“匠人精神”,日本的发展与这个伪精神没有关系。

日本在“二战”后之所以能快速发展起来,主要还是靠它的美国爸爸。

作为轴心国的日本,在“二战”中最后投降,投降之前还被扔了两颗原子弹,它确实被打得很惨。

但是,5年之后,日本就缓过劲儿来了,因为朝鲜战争爆发,这让日本成了朝鲜战争中的最大的受益国。

为了打赢朝鲜战争,美国不惜打破对日本的禁令,将日本变成前线军备的生产基地和给养库,对这个昔日的仇敌投入148亿美元,同时向日本提供了600多亿美元的订单。

注意,这些货币单位不是日元,而是美金。

同时期美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整个欧洲才获得了131.5亿美元,对日本的投入比整个欧洲的5倍还多。

五十年代美国给了日本一份战争的大礼,六十年代又给了一份,因为1961年越南战争爆发了。

一个弹丸之地,如此大规模的投入,怎能不富?

这就如同隔壁邻居家的婴儿,天天给他胡吃海塞,怎么可能不吃成一个死胖子呢?

美国投资日本和欧洲,当然不是发什么良心发现,而是为了和苏联争夺地缘势力范围,而这些投资也不是白给的。

今天欧洲以美国马首是瞻,背后的根源就在于此。

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中,90%是赠与,只有10%是贷款,如果没有美国援助,欧洲不可能快速恢复过来。

日本则更不用说了,美国是日本的再造父母,日本在美国爸爸面前,不敢说半个“不”字,即使美国逼迫它签订《广场协议》,日本也只能跪在地上点头说:”嘿!请多关照!”

今天为什么日本对美国如此奴颜婢膝?

原因就在于日本能快速发展起来全拜美国爸爸所赐,本来应该赔偿的战争赔款,最终变成了机器和厂房,没有美国,日本哪有信息时代的辉煌?

然而,在老人家的时代,我们不是日本,也不是欧洲,更不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慈禧,我们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我们是唯一没有中断过历史的文明古国。

了解完了日本和欧洲为什么战后快速重建的历史,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经历又是怎样的?

从五十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开始全面封锁我们。

从1950年开始,我们在朝鲜战场上和美国交手,从此我们被西方国家封锁,西方阵营与我们之间形成了敌对关系。

朝鲜战争期间,苏联也用武器装备了我们的部队,其中一种说法是苏联对我们投入54亿美元,相比美国对日本投入的148亿美元,少了近2/3。

当然这些装备也不是白给的,日后成了中苏关系恶化,苏联逼迫我们还债的筹码。

1956年,赫鲁晓夫全面批判斯大林,开始了修正主义的道路,遭到老人家的抵制。

1957年,苏联停止了对我们的援建投资,改为贸易方式,不再是先交货后交钱,而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1958年,苏联就“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建议未能与我们达成一致,原因在于涉及到主权问题,老人家不愿意像日本和韩国那样成为其他国家的军事基地。

1959年,苏联拒绝提供原子弹样品和技术资料。

1960年,苏联召回在华工作的1390名苏联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的600余个合同、合作项目。

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建合同,撤走苏联专家,中苏关系破裂,整个六十年代,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也开始封锁我们。

中苏关系破裂,这就意味着我们将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封锁合围,由此我们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我们的全面贫穷也从这里开始。

所谓的贫穷,无非就是当时的人民群众没有获得足够多的劳动分配,所以形成了贫穷的局面。

那么,当时的劳动生产形成的积累到哪里去了呢?

这些劳动生产的积累主要用于五个方面:一是应对战争,二是维持工业化进程,三是用于还债,四是用于援助其他国家,五是用于基础建设。

因此,当两个超级大国对我们实行封锁之后,我们的积累能分给人民群众用于生活的便没有那么多。

对于以上四个方面,我们逐一进行说明。

在应对战争方面,我们在七十年代之前,也就是老人家没有提出“三个世界”理论之前,至少二十年的时间一直处于战争边缘,周边的局势异常紧张,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在1970年,老人家做出了最严峻的估计,表示“我们是准备苏联‘领黄河以北,跟美国人瓜分,美国人占领长江以南,淮河流域作为美国、苏联的缓冲地带。黄河以北呢,王明建立政府,长江以南呢,蒋介石回来。”

我们在这里列出几场重要的战争给大家参考:

1950年至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1958年,金门炮战。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965年至1973年,抗美援越战争。

1969年,中苏珍宝岛战役。

1974年,西沙海战。

以上这几场战争,全部都发生在我们的周边,都涉及到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没有输掉任何一场战争。

为什么我们没有输掉任何一场?原因在于老人家实行了保卫政权的强军战略。

这个强军战略不仅是全民皆兵的军事化训练,更重要的是国防力量的升级,将军事装备从常规武器升级到核武器。

如果没有核武器做后盾,你能保证敌对势力不进行核讹诈吗?这是国与国之间战略智慧的较量。

对于我们这个新生政权来说,首先是要保证这个政权的存在,政权不存在,谈及其他都是扯淡,而保卫这个政权必须有国防实力做后盾。

那么提升国防力量的经费从何而来呢?在面对两个超级大国的全面封锁时,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劳动生产的积累。

看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的军费开支数据。

1950年至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国财政执行“战争第一”的方针,军费开支维持在35.2%一45.1%的高位。

1950年至1953年,国防费支出共213.92亿元,其中用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支出为62.57亿元,占国防费总支出的29.25%。

抗美援朝战争支出最高的1951年,占国防费总支出的37.31%,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总支出62.57亿元中,属部队平时日常性开支的有12.56亿元,占抗美援朝战争总支出的20%。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们向苏联借款13.4亿美元。

从1950年到1976年这26年时间,我们的国防费开支总共为2386.37亿元。

这2386.37亿的国防费用,让我们有了保卫这个新生政权的力量。

我们不仅有了“两弹一星”,还有了运载火箭、潜水艇、导弹防御体系、轰炸机、强击机、导弹驱逐舰、无线电望远镜等。

在维持工业化进程上,最典型的事件就是“三线建设”,关于“三线建设”我们将在后面详细介绍。

“三线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持工业化进程,防止因为战争造成工业基地被摧毁,于是将沿海沿边的工业基地迁到内陆地区。

从1965年到1980年,“三线建设”投资2052亿元,平均每年投资136.8亿元。

1965年,我们的财政收入才473.32亿元,老人家在世时最高年份的财政收入是1975年的815.61亿元。

当时一位普通工人的月收入是30多元,可以养活一家老小至少六口人,15年投资2052亿,可见我们当时在维持工业化进程上的投入有多大。

这其中还不包括我们每个“五年计划”的工业投入,为了维持工业化的进程,老人家在他有生之年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为我们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还债方面,我们到底欠了多少债呢?

根据韩毓海著的《五百年来谁著史》书中所述,从苏联提供的资料显示,我们从1950年到1958年向苏联借款14次,共计18亿1千8百万卢布,即借款约51.62亿元人民币,从1958年到1965年连本带利还款共57.44亿元人民币。

这笔债务我们用了8年时间还清,而在我们最困难的三年时期,却是还债的高峰期,从1958年到1961年一共还债27.65亿人民币,占还债总额的48%。

除了货币债之外,还有实物债,以及在社会主义阵营里需要缴纳的”阵营费”,这就跟在班级里要缴纳班费是一个道理。

那么实物债是什么呢?

实物债是我们的鲜活农产品,以及苏联所需的各种矿产,而我们生产的工业品,苏联根本就不要,毕竟我们当时的工业化程度还很低,引进的都是苏联淘汰的生产线。

在农产品方面,我们提供了苏联所需的粮食,从1959年和1960年,我国向苏联分别出口了400万和200万吨的粮食,而当时我们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

货币还款是57亿人民币,约合21.9亿卢布,货物还债价值约50亿卢布,总共71.9亿卢布,折成人民币约180亿。

佞人们说苏联没有逼债,还在我们三年困难时期给我们提供了粮食。

但实际情况是,老人家抵制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自然不可能不还债,只有还债才能理直气壮地批判修正主义。

另一方面,当1960年我们减少对苏联的粮食供应,就形成了15亿卢布的欠账,佞人们出来解释一下什么原因呢?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当时国内的情况。

1958年,我们掀起“大跃进”就是为了应对后面苏联的变故,因为苏联1957年停止投资就是前兆,而1958年苏联和我们在“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这更加让老人家担心日后会发生变故。

1959年4月之后,老人家退居二线,他不在一线指挥。

可是,为什么当时的一线领导明知道“大跃进”中出现了浮夸风和虚报风,为何不及时纠正?

当得知某社“亩产将达3万至5万斤的玉米,3万至5万斤的谷子,30万斤地瓜”时,一线领导没有表示怀疑,还表达了赞扬,这会不会与苏联逼迫还债有关呢?

因为我们当时还苏联债时有很大一部分是货物债,高产量无疑可以缓解还债压力,所以才会有1959年出口苏联400万吨粮食,1960年出口200万吨粮食的情况。

否则,很难解释地方干部大刮“五风”,而当时的一线领导却默认了这种做法,这背后是否与苏联逼迫还债有关?我们不得而知。

毕竟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苏联专家,这事情发生在一线领导在任期间。

众人都看到了“大跃进”中各种歪风邪气的“果”,却很少探究“果”背后的“因”,而这“因”到底与什么有关,值得我们深思。

在还债方面,除了农产品之外,我们还用矿产资源来还债。

根据《中共中央一九六四年二月二十九日给苏共中央的信》中提到,我们向苏联提供的矿产品和五金价值14亿卢布,其中重要的矿产有:锂砂10万吨,铍砂3.4万吨,硼砂5.1万吨,钨矿27万吨,压电石英32.9万吨,水晶7730吨,钽铌砂39吨,钼砂3.7万吨,锡18万吨等。

《中国矿业报》2016年12月1日发表的《可可托海3号矿坑的前世今生》表示:“1951年~1962年12年间,向苏联出口稀有和有色金属矿产品总量创外汇3.67亿卢布。(其中可可托海矿为3.10亿卢布)占《给苏共中央信》中35亿卢布的10.5个百分点(10.49%)可可托海矿约为9个百分点(8.86%)这就是3号矿脉偿还苏联部分外债的历史贡献”。

除了以上这三方面之外,我们还支援了其他国家。

世界上得到我们援助的国家包括周边的邻国以及亚非拉国家。

周边的邻国包括朝鲜、越南、蒙古、柬埔寨、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亚非拉国家主要有阿尔巴尼亚、埃及、马里、叙利亚、索马里、捷克斯洛伐克、苏丹等国。

有些国家除了提供资金援助外,还对他们进行项目援建,比如修筑铁路、工厂、学校、电台、煤矿等项目。

除此之外,我们还提供了粮食、生活用品、医疗器械、药品等援助,这些物品大多以吨为单位。

除了这些贫穷落后的国家之外,我们对西方国家也进行过人道主义援助。

老人家的时代,我们援助的国家超过了100个。

引用《文摘报》2011年5月28日05版的文章《六十年来中国对外援助了多少》数据,据外交部的解密档案记载,从1950年到1964年底,我国对外援助金额达108亿元人民币。

从1950年6月至1953年底,我们向朝鲜政府无偿提供了大量战争急需和人民生活必需的物资,总值为人民币72952亿元(旧币,约合新人民币7.29亿元)。

1954年至1957年4年内,中国向朝鲜无偿赠送了人民币8万亿元(旧币,约合新人民币8亿元),作为恢复经济之用。

1958年至1960年,中国与朝鲜签定了3个无息贷款的协定,中国向朝方提供了用于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需的物资,主要有煤炭,布匹、棉花、粮食、建筑器材、交通器材、金属制品、机器、农具、渔船、纸张和文具,以及其他人民生活的日用必需品。

从1958年至1963年,中国共承担了纺织印染厂、水泥纸袋厂、轴承厂、糖厂、热工仪表厂、继电器厂、电子管厂、无线电零件厂等29个成套项目。

自1956年首次向柬埔寨提供经济技术援助以来,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就成为我们的一项长期不变的政策,即使我们国内遇到极为严重的三年困难时期都没有中断过。

1950至1954年,我们共向越南提供了价值1.76亿元的物资援助。

1955到1958年,我们对越南的经济援助已达11亿元人民币。

从1958开始,越南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传授给越南,继续向越南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技术援助。

这一时期中越两国签订了十几个协定和议定书,根据这些协定和议定书,我们用无偿援助越南的8亿元人民币援款中的一部分,帮助越南新建和改建了18个工业企业项目。

根据1959年2月18日中越签订的经济援助协定等七个文件,我们向越南新提供人民币1亿元的无偿援助和3亿元的长期低息贷款,用来帮助越南新建钢铁厂、煤矿、造船厂、氮肥厂、电站、铁路专用线等49个工业、交通企业。

截至1960年,越南利用我们的经济援助建设了122个大小工程,包括工厂、矿场、交通运输企业、农场和水利工程。

1961年1月,中越又签订了《中国向越南提供长期贷款和成套设备的协定》,根据协定,我们给予越南1亿4175万卢布的长期贷款,用来帮助越南新建和扩建冶金、电力、轻工、铁路等28个工业交通企业。

在人力支援方面,从1955年到1959年,我们派赴越南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共达3600人。

与此同时,我们接受了越南派来的4000名实习生和1500名留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越南经济建设的骨干。

抗法战争结束后,为了加强越南的军队建设,增强防御能力,我们继续向越南提供武器装备援助。

从1955年至1963年,我们援助越南的武器装备物资总值人民币2.47亿。

1956年8月29日,我们与蒙古签订了经济技术援助的协定,规定:我们在1956年至1959年内向蒙古提供1.6亿卢布(旧币)的无偿援款,帮助蒙古建设工业、农业、交通、文化设施等13个项目(后来实际建成14个项目)。

1960年,我们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依然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几十万吨粮食,帮助他们渡过困境。

之后,我们帮助阿尔巴尼亚扩大纺织厂,建立中大型水电站。

在双边贸易协定中,供应他们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急需的物资,其中像粮食、食用油、棉花等物资,我们自己也很短缺,还有一些物品我们不能生产,需要我们用外汇在国际市场购买然后转供阿尔巴尼亚,以此对阿尔巴尼亚提供援助。

据统计,从1961至1969年,我们向阿尔巴尼亚提供的贷款总额为15亿5千万元人民币无息贷款。另外我们还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2100万美元的自由外汇。

不仅如此,我们还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军事援助。

从1961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向阿尔巴尼亚运送武器装备,还开始帮助阿尔巴尼亚建设军工厂。

自1961年底至20世纪60年代末,我们向阿尔巴尼亚提供军事援助共约15.4亿元人民币,修建了一批军工项目,提供了飞机、坦克、军舰、导弹、火炮,以及大量枪支、弹药、汽车等,所有军援均系无偿援助。

1965年,第二次印巴冲突,我们向巴基斯坦提供6000万美元长期无息贷款。

六十年代后期,我们处于最艰难时期,依然向巴基斯坦提供了超过总价值2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还帮助巴基斯坦方面建立了军工企业,并向巴方提供了大量坦克、弹药等武器装备,同时还提供了3.4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为了支援古巴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我们对古巴进行了大量的援助。

1959年12月,我们同古巴签订贸易合同,向古巴购买原糖5万吨。

1960年7月,我们又同古巴签订了贸易协议,根据协议,我们将在今后5年从古巴购买50万吨原糖,而古巴则从中国进口大米和日常消费品。

当时我们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我们却以远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从古巴进口原糖。

当时国际市场的糖价仅为每公斤0.025美元,而我们则以每公斤0.06美元的价格从古巴购买原糖,以此向古巴提供援助。

1960年11月,以切·格瓦拉为首的古巴代表团访问中国,希望我们能向古巴提供援助,缓解古巴面临的困境。

于是,我们承诺在1961-1965年向古巴提供600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用于购买成套技术设备以及建设工农业项目,两国还签订了经济合作协定、贸易和支付协定以及科技合作议定书。

我们还帮助古巴安装了大功率发射台、发报台和发电设备,以打破美国对古巴的无线电封锁,使古巴的拉美通讯社能继续与外界保持联系。

1963年10月,古巴遭受特大飓风灾害,我们对古巴进行了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向古巴紧急运送了大批大米、罐头食品、布匹以及医疗用品,总价值高达4790万元人民币。

到1964年,中古两国签订了第二个贸易和支付协定。

由于古巴可供出口的商品十分有限,因此在双边贸易中古巴年年都有逆差。为此,我们将古巴的贸易差额转为中国对古巴的商品贷款,到1965年时商品贷款总额已达4000万美元。

在非洲我们还援助了坦桑尼亚、安哥拉、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等国,其中向坦桑尼亚提供的援助高达3.25亿美元。

从1950年到1964年,我们对外援助总额48.9163亿元。

从1964年到1970年,我们对外援助总额是137.4902亿元人民币。

在我们最艰难的岁月,我们依然尽到了一个大国对于这个世界的责任。

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投资。

根据《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和《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显示:

从1950年到1952年,三年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的总额为66.33亿元人民币。

1953年-1957年,基本建设投资为450.27亿元人民币。

1958年-1962年,基本建设投资为1033.59亿元人民币。

1963年-1965年,基本建设投资为355.76亿元人民币。

1966年-1970年,基本建设投资为808.02亿元人民币。

1971年-1975年,基本建设投资为1470.94亿元人民币。

现在我们回到文章的开头,佞人们说我们贫穷,现在我们把可以查到的部分数据汇总出来,反过来算一笔账,把我们用于国防、维持工业化、还债、援助和投资的钱都用于民生,全部拿来发工资,看看我们到底有多穷?

从1950年到1976年,我们用于国防的费用为2386.37亿元。

从1965年到1980年,我们用于维持工业化的费用为2052亿元。

从1958年到1965年,我们用于还债的费用为180亿元。

从1950年到1970年,我们用于援助的费用为186.4065亿元。

从1950年到1970年,我们用于基本建设投资费用为2647.64亿元,平均每年132.38亿元

以上这些费用仅仅是其中一部分,我们现在将这些费用全部用于当年的民生,看看每年每个家庭能分到多少钱?

每个家庭我们按六口之家计算,父母带两个老人和两个孩子,这是当时最少家庭成员组合。

到1960年,人口6.62亿,每个家庭每年至少额外分到182.49元。

到1965年,人口7.25亿,每个家庭每年至少额外分到185.60元。

到1970年,人口8.3亿,每个家庭每年至少额外分到244.37元。

六十年代是我们最艰苦的年代,如果我们不升级国防装备,不维持工业化进程,借苏联的钱赖账不还,不对外援助其他国家,不进行基本建设投资,那么最困难的1960年,每个家庭每年至少额外获得182元收入,到1970年,每个家庭每年至少额外获得244元收入,

这182元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呢?一个普通工人的月收入30多元,可以养活一大家人,182元相当于近6个月的收入,244元相当于8个月的收入。

按照现在的说法,1960年至少可以领到18薪的水平,1970年至少可以领到20薪的水平。

这个薪资水平算穷吗?

当时我们穷的原因,不过是我们把这些钱拿去升级国防装备了,拿去维持工业化了,拿起还债了,拿去对外援助了,拿去做基本建设投资了。

如果我们不升级国防装备,我们这个政权能不能存在到今天或未可知。

如果我们不维持工业化进程,我们今天能快速发展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吗?

如果我们不还债,恐怕引发的战争和国际信誉所付出的代价比这个更大。

如果我们不对外援助,我们就能够被亚非拉国家抬进联合国了吗?

如果我们不进行基本建设投资,我们的经济凭什么能快速发展起来?

如果当初不是老人家那一代人把我们这一代的苦都吃了,今天吃苦的恐怕就是我们自己。

正因为老人家为我们做了原始积累,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既无内债又无外债,对外援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才能堂堂正正既高喊着“打倒美帝国主义”,又高喊着“打倒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以站着做人的姿态走进联合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对抗过两个超级大国并且屹立不倒的国家只有我们。

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合围,老人家让他们见识了什么是中国人的骨气!

佞人们妄图把贫穷的根源归咎于老人家不懂经济,甚至还污蔑老人家的时代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既然老人家的时代,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那么老人家去世之后,全国普遍涨工资的钱是哪里来的?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军费又是哪里来的?改革开放初期引进的技术设备所花的外汇又是哪里来的呢?

我们在六十年代同时对抗两个超级大国,我们没有被打趴下,反而在七十年代重新迎来了新的发展。

佞人们说老人家闭关锁国,既然闭关锁国,那么美国总统尼克松是怎么飞过来的?佞人们请拿出我们闭关锁国的证据来!

历史上我们从来都不怕跟老外做生意,在做生意这件事情上,我们从来就没输过,因为我们生产的都是西方国家需要的,而西方国家生产的东西我们很多都不需要。

西方跟我们的贸易上,最终靠贩卖鸦片才做到了贸易顺差。

在老人家的时代,当年即使我们在没有工业品的状态下,只要老外敢跟我们做生意,哪怕是我们只卖农副产品,照样可以做成贸易顺差,就怕他们不跟我们做生意。

我们的陶瓷、丝绸、髹漆、刺绣、景泰蓝、玉雕、牙雕、木雕、琉璃、竹编、剪纸、风筝、贴画等手工艺品,一样可以卖出西方芯片的价格。

如果当时西方不封锁我们,我们做这些手工艺品卖钱难道不轻松吗?难道会赚得不够多吗?我们当时还会那么穷吗?

做人要讲点良心,毕竟牲畜都还懂得感恩!

如果你想了解过去那个时代的真相,请关注下一章《工业学大庆:铁人精神》。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年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逄先知.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

2、五百年来谁著史.韩毓海.九州出版社.2009年12月1日

3、中国军费60年透视新中国国防经费保障走向.逸峰.海陆空天惯性世界.2008-12-15

4、中国对外援助研究.张郁慧.中共中央党校.2006-05-01

5、中国对外援助状况研究(1949-2010).于涌泉.吉林大学.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