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5月12日,一个消息震惊了全中国人,同样也让举国上下陷入到一种伤痛和悲怆中。

这个消息就是四川汶川的超级大地震。

成千上万的人遭遇了不幸,他们或是失去自己的亲人,或是失去自己的家人,或者在危险中悲鸣,无暇去想自己未来如何,因为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眼前的痛苦和打击。

01

不幸中的万幸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和政府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决策,派出了人民子弟兵以及各种抢险的组织,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希望能够度过这次灾难。

而在这种氛围下,汶川也诞生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瞬间,人性的大爱在这次地震中被展露地一览无余,大家互帮互助,带领无数的人走出了痛苦和悲伤,同样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站在今天这个节点回望过去,这件事仿佛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个历练过程,“不经历风云,又怎能见彩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痛苦在今天,成为了滋养我们前进的养料,而那些出色的人,也成为了我们学习的对象。

其中就有一名四川女警,蒋晓娟。

其实在汶川地震爆发的时候,蒋晓娟还是四川江油市的一名普通女警。

原本江油市距离汶川有一百多公里,被波及得相对较少,而且这个时候的蒋晓娟,因为刚刚生育了孩子,尚在哺乳期,按理说,她是可以申请在家中休养,而不必非要前往第一线的。

但是当听说了汶川的惨状和人民群众受到的苦难后,蒋晓娟还是二话没说,选择了前往第一线。

她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自己是一名民警,是人民公仆的一员,如果自己不去,谁还能去呢?还能要求谁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这种坚定的意志,支撑起了无数的“蒋晓娟”,而当蒋晓娟来到的抗震第一线后,除了面对断壁残垣感到万分痛心之外,她不得不想到另一个事实,那就是这种情况下的少年儿童,受到的伤害是更多的。

02

毕竟他们不是成年人,没有很好的防御灾难以及自救的意识,当他们面对灾难的时候,能够做出的第一反应,还是下意识的乱跑,而这就为接下来的救援制造了巨大的难度。

更要命的是,这个时候汶川的很多医院已经毁坏了。

而在这些医院中,其实是有不少婴幼儿的,这些婴幼儿面对这种残酷的现状,更是没有任何自保能力,在自然灾害面前,他们就是一个又一个嗷嗷待哺又脆弱无比的生灵。

不去及时救助,他们的生命,将完全陷入到绝望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这时候灾区的救援物资运送数量有限,因为受灾导致的交通堵塞,让大批物资已经在路上耽搁了太久,更别说是针对婴幼儿的物资了,这可如何是好呢?

蒋晓娟思忖片刻,做出了一个备受争议,却又大胆无比的计划。

她对跟自己一起来的同事说,自己还在哺乳期,不如就让自己来喂养这些孩子吧。

这个行为让同事愣住了,但是转而又点点头。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很多东西是不应该顾忌的,最应该去想的,只有人命本身,跟这个比,其他的东西,真的一文不值,也没有任何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个又一个孩子,看着他们嘴角泛起的微笑,蒋晓娟也笑了,她觉得自己做了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拯救别人的生命。

03

她没有想过任何回报之类的东西,只是因为应该去做,应该把每个人都放在心底,如此而已。

只是任何一个善举都不会被遗忘,蒋晓娟所做的这个举动,很快也被报道下来,最终得以被新闻记录。

一张在救灾现场哺乳的照片,让蒋晓娟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最终她也成为了2008年“感动中国”的候选人之一。

而蒋晓娟的故事为人所熟知后,她也被当地的警务系统破格提拔为副政委,这件事本来也是理所应当,毕竟蒋晓娟付出的也很多,但是却引起了社会上一部分人的非议。

而这些人非议的原因,也多少带点“啼笑皆非”,竟然是认为蒋晓娟的行为“有伤风化”,甚至觉得她是在表演,并不是真心为了人民群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这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想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人民群众看得清楚,这种情况下都要诋毁那些做了好事的人,这群人的卑劣心理是不言自明的。

但是蒋晓娟却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她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走自己的道路,而不要去在意别人怎么看,因为别人的看法并不重要,也不影响自己做个好人,做个无愧于自己内心的人。

而蒋晓娟的这种态度,也正是她可以成为英雄的关键,在那些重要的节点,做出了重要的举措,这本身就是一种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了。

今天的蒋晓娟,依然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奋斗着,她没有忘记自己会去向何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所在,她的心中,也只有那份坚守和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