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生死抉择的时刻,哪怕是我的母亲我也不会管!”

一位名叫范美忠的老师,在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果断丢下所有学生独自逃命,震后,竟大言不惭的说出这种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即就遭到了网友们的口诛笔伐,各种谩骂声劈头盖脸的向范美忠砸去,“无耻、虚伪、不孝…”甚至还有网友戏称他为“范跑跑”。

本以为他的下半生只能在舆论的谴责中度过,可谁曾想,如今的他不仅下海经商发财,而且还开豪车住豪宅。

这样的结局让当年许多声讨过的网友都心存不甘,这中间范美忠到底经历了什么,他又是如何为自己扳回一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日子,一场巨大的灾难席卷了整个汶川,受灾人数已经高达4554.7565万人,这一串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也让汶川地震成为了所有人心中的痛。

灾难无情人有情,在这场灾难中,也出现了很多奋不顾身的人,有用身体护住学生的老师谭千秋、有不顾一切冲进废墟中救人的老师严蓉…这些舍己为人的故事不禁让人赞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同样作为教师的范美忠,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不是第一时间冲去救学生,而是选择了不顾一切的独自逃命。

当时的范美忠正在为学生讲《红楼梦》的情节,师生都沉浸在故事情节当中,此时的教学楼已经发生了轻微的晃动。

这时候的范美忠还并不在意,毕竟身处盆地,这样的地震也时常发生,当时的范美忠甚至还安慰同学不要紧张,然而话音刚落,整栋教学楼就像是被人攥在手中左右摇晃一样,瞬间地动山摇。

范美忠这时候才意识到,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随即拔腿就跑,甚至连一句“地震了,快跑!”都没有给学生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他跑到操场上时,发现自己竟然是第一个逃出来的人,他不仅没有感到一丝的自责愧疚,反而更多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侥幸。

与那些舍己为人的老师相比之下,可见范美忠的行为是多么的自私、薄情,班上的很多学生对此都十分的寒心。

在当时那个悲剧不断上演、歌颂牺牲的非常时期,范美忠这种行为无疑像是汹涌河流中横亘着的一块硬石头,瞬间激起了广泛的争论与骂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范美忠竟然还是一位北大的高材生,这与他的所作所为完全不一致,网友认为他这样的老师,简直就是有损师德。

虽然震后他班上的同学没有一个遇难,但是作为老师的他,不管不顾第一个逃跑,站在人之常情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行为说不过去。

对此,范美忠这个名字也被大家戏称为“范跑跑”。

随着“范跑跑”的风波越来越大之后,范美忠本人也不得不出面回应,在地震10天之后,范美忠也在平台上发布了一篇长达6千多字的文章,以此来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篇名叫《那一刻地动山摇—— 5·12 汶川地震亲历记》一经发布,就在网上大肆传播,本以为会洗白自己,可没想到舆论的刀锋,再一次对准了范美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中范美忠极力为自己辩护,他表示,当时之所以第一时间选择逃跑,是出于自己的本能反应,甚至还称“即便是自己的母亲,在当时那种情况,自己也不会去管。”

这也完全可以看出,范美忠不但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而且还没有丝毫的道德负罪感。虽然整篇文章看似说的有理有据,但还是引起了网友的愤懑。

可即便如此,这样的观念,几年后竟然得到了世人的一致赞同,而范美忠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和其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么范美忠小时候到底经历了什么?经历网暴后的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美忠的那篇文章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就连北岸也在凤凰博客上指责他“范美忠的可耻并不在于地震时的临阵脱逃,而是在于逃生之后他对自己的懦夫行为大肆宣扬。”

不仅如此,许多人也在指责范美忠的行为“无耻、不孝、虚伪、没有师德……”。即便是面对千夫所指,范美忠也依然认为“先人后己是一种牺牲,不是美德,我没有错!”

但话说回来,虽然范美忠的行为的确不崇高,但是他依然坚持坦诚的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样的勇气,换做旁人是不敢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舆论的声音越来越大,相关部门对范美忠进行了严肃处理,永久取消了范美忠的教师资格。

或许在大家的印象中,有一个成熟的价值观,那就是老师天生就应该保护学生,但这种价值观,更多的是来源于我们的传统教育惯述。

而范美忠这样的行为,与之恰恰相反,所以引得大众的不满情绪。

究其原因,范美忠这样的反抗思想和他小时候的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范美忠是北大的高材生,但是他的父母却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这样的父母是怎么培养出北大才子呢?

范美忠生活在一个偏远的村庄上,是家里最小的一个排名老六,可即便如此,范美忠也没有得到父亲的怜爱。

尽管家中有这么多孩子,可范美忠的父亲并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几乎每天都会在牌桌上打发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范美忠记事起,家里每天都能听到父母喋喋不休的争吵声,而吵架的源头一般都是父亲向母亲索要钱财不成,所以对母亲拳脚相向,这时候的他也明白了,自己的父亲是一个赌徒。

这些都被范美忠看在眼里,他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不会反抗,哪怕是一次也好,奈何母亲的性格向来是懦弱的,只能忍气吞声成为父亲手中的筹码。

渐渐长大的范美忠也认清了现实,要想逃离这个家庭还要靠自己,于是他学会了反抗,当他把母亲护在身后时,不但没有得到父亲的宽恕,反而也遭到了父亲的拳打脚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这才意识到,单凭自己也没有办法拯救性格懦弱的母亲,也无法改变家庭的现状,想要脱离苦海,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于是范美忠的反抗思想从此在心中发了芽。

正是因为原生家庭的黑暗,所以才迫使范美忠更加坚定了读书的信念,好在范美忠很聪明,在高考的时候取得了好成绩。

最终被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然而上大学之后的范美忠,将自己的“反抗”思想展现的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新生入学,一般都是要进行军训的,而且学生们也会受到军事化管理,这无疑是对一身反骨的范美忠一种约束。

面对军训时期的规矩,范美忠完全不放在眼中,认为这种要求完全是一种不合理的存在,根本不予理会。

除此之外,逐渐见多识广的他,对于老师们的言论更是不屑一顾,认为北大老师讲课有种异样的感觉,甚至还专门写了一篇“点评北大历史系诸先生”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表示自己对于历史系教授的讲课深感失望,除此之外,更多的是赞扬西方史学的理论,最后总结出“不为尊者讳”的结论。

而范美忠这种愤世嫉俗的态度,终究会遭到抵制。

四年大学时光很快结束了,范美忠以北大毕业生的名号,在当地中学担任了历史老师一职,学校本以为这位来自北大的教师可以提升学生们的成绩,可事实恰恰相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以来都向往西方文化的范美忠,在当了历史老师之后,课堂上的他从来不按照教学大纲走,更是直接当着学生的面抨击如今的教育制度,以此来夸赞西方文化有多好。

时间一久,学生们的成绩也是直线下滑,随即学生的家长向校长告状,听了家长们的意见,最终决定辞退范美忠。

不甘心的他继续去其他中学寻找职位,可是坚持自我思想的他,在毕业8年的时间里,陆续换了7所学校,直到2005年,江堰光亚中学成为了他最后的归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前几所学校不同的是,这所中学没有严格的教学大纲,课堂内容是由教师自由安排,这也正好符合范美忠的教学方式。

2008年,范美忠不仅娶妻生子,而且工作也到了稳定期,本以为日子可以就这样安稳过下去,可谁知那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彻底改变了范美忠的人生轨迹。

一夜之间,范美忠变成了“范跑跑”,学生心目中可以侃侃而谈的老师,也变成了自私自利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范跑跑”的反响越来越大,凤凰卫视邀请他参加《一虎一席谈》节目,在节目中,范美忠依然为自己辩护,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场的观众已经开始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原先反对他的人,现在都开始慢慢理解他了,他虽然不崇高,但是他还是能够坦诚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所以对于这件事,大家也没有必要太过于苛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作为范美忠的妻子认为,自己的丈夫并没有错,他是一个有家庭的人,不能轻易的拿生命去冒险,毕竟家中的孩子还在等着爸爸回家。

尽管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了,范美忠仍然锱铢必较地纠结着一个同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直面苦难的真实面,而非得去作出崇高的样子?”

事后为了谋求更好的生计,他放下了手中的书本,选择了下海经商做了教育培训,并且还号称自己是“中国第一文科教师”。

通过教育培训之后,他的收入要远远高于之前,原本蜗居的两室一厅,也换成了四室两厅的新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逃跑的是英雄,逃跑的只是普通人,求生是每个人的本能,在危急时刻范美忠不管是舍弃学生还是舍弃自己的母亲,都是他个人的选择。

大家指责范美忠并不是因为他贪生怕死,而是因为他逃跑后大肆宣扬自己的懦夫行为,甚至把他当成了一种“美德”,这种行为何尝不是对社会道德的挑战。

虽然他临阵逃脱,但他能把妻儿照顾的很好,只能说范美忠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但他却是一个好父亲。

信息来源: 凤凰资讯《邱震海:“范跑跑”风波 价值转型期典型事例》 新浪财经《汶川地震过去16年,当年那范跑跑如今怎么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