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在灰蒙蒙的天气里,来到长江之滨的江阴。渡江战役的东线,从靖江出发,在江阴靠岸。前面帖子里介绍的靖江东线第一帆,里面也提到过这位船工英雄的事迹。其实,长江两岸的史料是站在不同的视角来描述,靖江的东线第一帆是出发地,江阴的渡江第一船是靠岸地点,最终的内容是殊途同归的。包括张家港的双山岛战役,是渡江战役中不同的目的地,发生的故事都是可歌可泣的。

1.在不同的高速路线切换

天公不作美,还是在一个阴天出发。江南的小桥流水,很难展现出挥斥方遒的的那种磅礴大气。就连持续灰蒙蒙的天气,也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你的情绪,变得越来越多愁善感。各地的基础建设越来越好,很多国道、省道甚至县道、郊区道路,都达到高等级快速路的设施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天池山服务区的时候,略微下了点小雨。在江南这个主打园林和水乡特色的旅游城市里,附近的天池山是处于城市边缘的景区,主要是平原里的山丘,有山有水适合户外远足,在大家印象里的存在感并不强。

刚通过收费站,进入的第一个选择题来自于这里的匝道上。路线上的指示牌特地标注了飞机的图案,朝左朝右都可以去往周边不同的机场,每每看到总觉得让姑苏的梅友机场情何以堪。绕城高速作为省级高速,包含了好几段运营路线,将很多旅游景区比如光福、太湖、同里、甪直、周庄、穹窿山等都串联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G2、G42沪宁上的车水马龙、时常拥堵缓行相比,在绕城高速上的车流量压力要小得多,基本上都能够按最高限速行驶。每次从主线到了汇接点东桥枢纽,就早早切换路线。以前的绕城高速限速100km/h,让人觉得略有遗憾,前一段时间放开限速至120km/h,和主线高速保持一致,加上过路费相差无几。路况空而且限速一样,极高的性价比也就凸显出来。

走上了主线高速,马上就能感觉到拥挤的压力。即将进入无锡辖区,与绕城高速双向6车道不同的是,沪宁线上都是双向8车道,但依旧是车满为患。尤其是无锡区域,在绝对里程不长的一段距离内,有多条分支路线的汇合点,造成了车流量的大幅增加。加上这段路程的马路两侧还开设了梅村服务区,无疑让本就举步维艰的路况,更加雪上加霜。平日里就是这样,一到节假日,更是惨不忍睹。

看看路牌,名列淡水湖排行前三的太湖,就在附近。深入了解一下太湖水域的管辖情况,也很有趣。太湖沿岸的城市苏州、无锡、常州和湖州,瓜分了太湖水域的管辖权。得名就源于太湖的湖州,分到的管辖区域屈指可数;无锡也分得了不多的管辖区域,被份额也少的常州横空伸出的管辖区域隔断,从中一分为二。从形状上看,有人文雅地形容常州的这一块水域,弯弯的像是象鼻子;也有人粗暴戏谑地称这一块区域形状,完全就是伸出来的一脚。其实想想,脚也不都是贬义词,类似于苏州阳澄湖边的美人腿,这个称谓不也很唯美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州独占太湖水域面积的70%,绝对数值是一枝独秀。不过,因为离城区有不少距离,如果不是住在沿湖的东山、西山、风景区、光福,专门前往的目的性也很明确,基本上就是吃船菜,游览景区,以及每年一度的看梅花、采摘白玉枇杷、杨梅、橘子、碧螺春茶叶等等,耦合度并不高。每次听到响起无锡市歌“太湖美”时,总觉得他们才是太湖的老大。从这里转到锡澄高速,原本由东往西的方向,至此变成朝北前行。双向8车道的路面,也缩减成了6车道。可以看到对向的车辆已经拥堵了,这也是此路段司空见惯的常态。

到了江阴北出口,这里也是离江阴大桥南侧最近的收费站,和即将要去的目的地一样,都在长江边上。

沿着城区道路前行,江阴在经济百强县排行榜上,相当长的时期与昆山难分伯仲,都是实力很强的超级选手。前面的斜拉索桥梁是城市内部的桥梁,再远一些的圆形穹顶状建筑,就是江阴体育场馆了。离这里不远的江阴-靖江长江隧道,预计今年也会完工,也许会给长江两岸的交通带来些许改观。

2.室外展览渡江第一船

到达了景区附近,这里设置了多个无人值守的停车场。不过在进进出出的衔接上,还是会常常出现啼笑皆非的局面,究其原因,应该是智慧道闸的实时数据刷新不及时引起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出口已经出去了好几辆车,有了空位;入口处却没有联动,还是提示车位已满,造成排队拥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停下车沿着绿道走,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建议可以继续往里开,离景区近一点。因为从最前面的停车场走进来,要差不多10多分钟,而且景区附近的停车资源比较充裕,整体状况并不紧张。绿道的示意图上,除了标注了林间小道的路线,其余突出保留了洗手间、餐饮店、公共自行车、停车场、休息区这些便民设施,挺人性化的。

到达了山前路的标牌,这里是个三岔路口,不同的方向对应着不同的景区目的地的路线。继续朝西去往鹅鼻嘴公园,转弯朝北的话去往江阴军事文化博物馆。

岔口旁的绿地上,静静地摆放着一艘木船。船身黝黑,从成色看像是复制品。旁边还竖有一面帆,上面写着渡江第一船。毫无疑问,在渡江战役中,正是依靠一艘艘这样的小船,逐步把大部队送到了江南,完成了既定任务。

因为渡江战役战线很长,所以在不同地域的战斗中,评选出了好几艘渡江第一船。来自繁昌的黄梢船,最后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来自南京的蒸汽小火轮京电号,原本是电力公司运煤船,在战役的后半程还运送过高级首长等重要人物,如今被评为一级文物,陈列在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广场中央。

渡江船工当天曾经往返运送过六次,作为渡江船工小组的队长,密集的炮火没有吓退他英勇参战的决心。在第一次出发时,当时他的全家包括夫人、子女都在船上,和众多战士们一起,冒着枪林弹雨到达了彼岸,拖家带口把身家性命都捆绑在一起,称得上荣辱与共。

前面的帖子正好讲述过靖江东线第一帆,里面也提到过这位船工英雄的事迹。其实,长江两岸的史料记载是站在不同的视角来描述,靖江的东线第一帆是出发地,江阴的渡江第一船是靠岸地点,最终的内容是殊途同归的。包括张家港的双山岛战役,是渡江战役中不同的目的地,发生的故事都是可歌可泣的。

整个船身都是木制,漆面有些斑驳,船头摆放着一个大铁锚,舱边有一副木桨,在船的中部有一顶船篷。这样一艘船,承载着五十多人和装备,显得有些拥挤,船身重了行进也会缓慢。但大家硬是凭着平时训练的技能,凭着勇往直前的信念,渡过了长江。曾经的他们,就是这样改写了历史,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