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的回应,突然刷屏。

3月10日,一则关于“‘X疾病’可能爆发?国家疾控局回应”的话题冲上热搜。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在记者会上表示,虽然“X疾病”的发生很难避免,但由此引发的大流行是可以防范和应对的。

另外,关于新冠病毒BA.2.86的最新研究发现也引发关注。3月10日,据北京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团队最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BA.2.86已经分化为一种新的血清型。换句话说,基于XBB抗原的新冠疫苗存在被BA.2.86及其后续衍生变异株逃逸的风险。目前,基于XBB的疫苗对BA.2.86仍然有效,但BA.2.86衍生的奥密克戎亚变体可能会获得生长优势,导致突破性感染激增。

国家疾控局回应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就“X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发出警告,说新的变异体和流行病的暴发“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不是是否会暴发的问题”。究竟该如何防范“X疾病”可能带给我们的危害呢?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表示,国际社会对“X疾病”高度关注,所谓“X疾病”,并不代表某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由未知病原体引发可能导致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X疾病”最主要的特点是“高致命、传染快、易变异”,它的发生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很难对“X疾病”的病原体以及发生的时间、地点来进行预测。

各国专家普遍认为,受全球气候加速变化、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病原跨物种传播频繁发生等因素影响,由“X疾病”引发全球大流行的风险在持续增加。

王贺胜表示,虽然“X疾病”的发生很难避免,但由此引发的大流行是可以防范和应对的。会同相关部门提前谋划,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准备工作的确定性,来应对传染病大流行的不确定性。

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依法防控,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平急转换的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体系,强化传染病风险评估,提升早发现能力;

三是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队伍演练,做好相关物资储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四是建立健全科学防控体系,加大科研投入,推进传染病大流行的前瞻性研究,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五是建立健全群防群控体系,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和基层治理机制,广泛开展科普宣教,全面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和疾病防控能力水平。

王贺胜称,传染病流行没有国界,防范应对全球传染病大流行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携手同行。我们将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推动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其他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大流行条约》缔结和《国际卫生条例(2005)》修订,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最新发现

3月10日,据北京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团队最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BA.2.86已经分化为一种新的血清型。这将为未来针对多价广谱新冠疫苗和中和抗体的研发提供依据,并为全球新冠病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科学基础。

报道称,该团队以小鼠血清交叉中和的方法,系统研究了XBB.1.16、EG.5、FL.1.5.1和BA.2.86等受体结合域抗原性,发现前三种的抗原性与XBB较为类似。

然而,BA.2.86的抗原谱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血清型。换句话说,基于XBB抗原的新冠疫苗存在被BA.2.86及其后续衍生变异株逃逸的风险。

目前,基于XBB的疫苗对BA.2.86仍然有效,但BA.2.86衍生的奥密克戎亚变体可能会获得生长优势,导致突破性感染激增。

该团队表示,针对血清型的系统研究可以快速归类新变异株,评估其免疫逃逸能力,同时可用于设计广谱的多价疫苗和中和抗体。

据悉,绰号为“Pirola”的BA.2.86属于奥密克戎家族中的一员,最早于去年7月24日被确认。

BA.2.86一度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极大关注,因为它的突变程度非常大。

据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的进化生物学家Jesse Bloom此前公布的研究显示,在病毒刺突蛋白方面,BA.2.86与BA.2相比有34处变异,与XBB.1.5相比有36处变异。换种更通俗的说法,BA.2.86相对BA.2、XBB.1.5的变异程度,差不多等同于初代奥密克戎病毒与原始毒株的差别。

高级研究员Morten Rasmussen介绍称,对于一个新冠病毒来说,发生这么大幅度(30多处)的变异是不太常见的情况。

BA.2.86突变虽多,但具体对XBB疫苗以及过往疫苗接种+各种病毒株感染的免疫逃逸程度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针对新冠BA.2.86变异株的风险评估报告显示,基于现有的认知,现有的新冠检测和治疗手段,对BA.2.86变异株似乎依然有效。没有证据显示该变异株可能会引发更重的症状。

责编:战术恒

校对: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