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周报

近日发布的一项

关于手足口病病毒的调查研究显示

柯萨奇病毒A6已成为

导致我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

主要病原体

目前与重症手足口病相关的

柯萨奇病毒A6正在演变

并存在暴发的风险

小心!柯萨奇病毒A6

研究团队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儿和儿童,症状通常以发烧、口腔溃疡和皮疹为主,症状一般较轻,在7至10天内缓解。然而,部分重症病例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神经、呼吸或循环系统并发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肠道病毒A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2016年,肠道病毒A71灭活疫苗开始广泛使用,显著降低了该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生率。然而,由于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多样性发生了变化。

根据国家手足口病病原体实验室监测网络,研究团队调查了我国2012年至2023年间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从中获得74株柯萨奇病毒A6菌株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柯萨奇病毒A6已成为导致我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此外,与重症手足口病相关的该病毒正在演变,并存在暴发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对重症手足口病的监测。

研究涉及的74例与柯萨奇病毒A6相关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中,48例为男性,26例为女性;平均年龄约为2岁,其中1岁以下儿童25例,1至5岁儿童26例,5岁以上儿童3例。

研究团队表示,5岁以下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免疫系统不成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增加易感性,并导致严重并发症和潜在的致命后果。因此,开发柯萨奇病毒A6疫苗,对预防易感儿童出现重症手足口病至关重要。

5月22日

广东疾控发布紧急提醒:

目前广东省手足口病

已进入流行期

广东疾控介绍,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等,近年以CVA6和CVA16为主要流行血清型。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疾控提醒托幼机构因为儿童聚集且普遍易感卫生习惯尚未养成容易出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应做好手足口病预防措施01园长应做好

①制定预案制定本单位手足口病防控预案,建立领导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和个人。

②组织学习组织教师、生活老师、校医、后勤保障人员等学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③监督落实日常防控工作组织监督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及病因追查登记、室内通风和卫生清洁等工作,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供师生使用。

④配合调查处置发生聚集性疫情后:根据疾控部门的要求实施晨(午)检制度;对离园小朋友要派专人联系家长了解每日健康状况;实行病例日报和零报告制度;开展全园彻底清洁消毒;配合做好其他疫情处置工作。

02校医、保健老师应做好①指导规范落实晨(午)检制度常规情况下开展晨检,在疫情流行期或发生聚集性疫情后实施晨(午)检。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幼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尽早送至医院就诊,患儿所用物品应立即消毒。②做好幼儿因病缺勤的登记工作监测因病缺勤率,发现发热、出疹病例异常增多时应及时报告。③定期开展培训演练定期组织开展手卫生、清洁消毒等预防手足口病相关培训和演练。④提高预警意识当发热、出疹病例异常增多时,尽快向对应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疾控中心报告,并暂停全园性、跨班聚集性的活动。⑤配合防控如幼儿园发生聚集性疫情,在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防控。

03班主任、生活老师应做好①提高预警意识在校医/保健老师的指导下,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幼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尽早将幼儿送至医院就诊。②落实复课标准幼儿患病期间应停课休假,症状完全消失一周后或发病14天后,方可复课。③勤通风保持教室空气流通和室内外卫生清洁。④勤洗手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⑤做好沟通工作如班级发生聚集性疫情,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安抚和沟通工作。

04清洁人员应做好①做好日常清洁工作每天对厕所进行清洁消毒;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饮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增加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课桌椅、滑梯等物体表面擦拭消毒频次,以及衣物、被褥等暴晒频次。②及时消毒要及时对患病学童的相关物品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造成传播;如幼儿园发生聚集性疫情,应在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对校园进行终末消毒,需使用含氯消毒剂,75%酒精对肠道病毒是无效的。有效预防方式:打疫苗不过,宝妈宝爸们也不需要草木皆兵。不小心“中招”,也不要过分紧张。听从医嘱,在家隔离观察。得病的患儿不要去幼儿园或学校上课,症状完全消失后满1周,才可以复课。

当然最重要且有效的预防方法还是打 疫 苗!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至少有20多种,但EV71是引起重症病例、死亡病例的主要“元凶”。接种EV-71疫苗,可以有效地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官方盖章的有效预防建议:6月龄~5岁的儿童接种手足口病毒疫苗。5岁以上的孩子,随着体内免疫能力增强,患手足口病的几率小,不建议打疫苗。很多家长会问:得过手足口病的孩子,今后还会得这病吗?有可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种,它们之间没有互相交叉免疫。即使打了疫苗,也可能还会得手足口病。但只要是打过疫苗,出现重症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深圳大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