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于孩子的家庭作业,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议论,在私下里,诟病很多,其中的埋怨,我们不再一一罗列,大家都心知肚明。

据称有一个河南郑州的大学老师,这些天和孩子的小学老师对抗上了,大学老师认为,自己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其所做的作业都是无效作业。比如,很多都是机械性的草鞋等,这些作业在大学老师看来,没有创造性,所以毫无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曾经建议老师,不要布置这种作业,可是被老师严厉拒绝了,对此,这位父亲兼大学老师便开始吐槽,而后他擅自决定修改儿子的作业计划,据称,儿子的学习成绩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此事一出,网友们又找到了抨击现有教育的大好例子,可我认为,这个大学老师的做法太过于偏颇,过于理想化,而且根本不符合基础教育的现实情况。

网友在评论的过程中,首先从身份上来确定两者观点的正确与否,毫无疑问,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和大学老师相比,小学老师不值一提。可是,我们需要讨论的,并不是学历和知识的深度广度,而是讨论在小学基础教育当中的实践和理论。从这一点上来说,小学老师再不济,他虽然不能说甩开大学老师几条街,但是比大学老师领先一些,应该没有异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者教育的对象完全不同,教育的方法也天差地别,所以,大学老师希望用自己教育成年人的方法,来教育懵懂孩童,这个大学老师,就有点闭门造车的意思了。

如果还不具有典型性,我们举一个更加简单明了的例子,世界冠军退役当教练,就是一个优秀教练,就肯定要比其他教练员更成功吗?当然不是,所以,在小学教育的实践中,大学教师别以为自己很厉害。说穿了,大学教师被社会诟病的还少吗?

其次,我们对小学教育需要有科学的认识,从学习的本质来说,创造性自然是我们需要的优秀品质,但是在学习的初期,重复性的记忆,是我们掌握某些技能的必由之路。简单来说,一个汉字怎么写,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不断地抄写,来固化这个字的笔画结构在自己脑海中的形象。当然,这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并不只是全部。对于小学生来说,基础知识的掌握,在他们的学习当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所以,一些机械性的操作,这是必然的,不能一概否定。

老祖宗传下很多古训,比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之类,这些都是对机械重复教育效果的体现,作为一个大学教师,应该对教育的各种方式包容兼并,可是这个大学教师,如此一刀切地贬损这种教育方式,其真实动机让人可疑。

何况,他自己也说了,很多作业都是机械性的,这就是说,还有很多并不是机械劳动,这不是正好完美诠释了这个小学老师的作业很全面了,他也考虑到了孩子的创造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将来的工作,有的需要创造,但是还有很多需要机械重复,这是现实社会的需求,如果一个大学老师连这点都看不到,只能说,大学老师太过于理想化,完全脱离实际。又或者说,这个大学老师其实只是想说一些引发争论的观点而已。

我最难以接受的,是这个大学老师说,他给儿子另外弄了些作业,结果儿子成绩大幅度提升,以此来说明自己很厉害。个例从来没有普遍性,何况,这个个例还没有得到长期的验证。我就只问一句:你这么厉害,那你在大学教育中,应该很厉害吧,那为什么在你的领域中,从来没有听过你的名字呢?

(图源自网络,仅为丰富文章版面,和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