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七号就要“回家”啦!

根据此前发布的消息,预计在今年4月份,在太空出差5个月的神十七号乘组,将会搭乘神舟十七号择机返回,而接下来,就是神舟十八号任务的起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来,自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抵达空间站以来,他们已经先后成功完成了多次任务,并且我们的地面科研人员和航天员们紧密合作,围绕变重力沸腾实验、微生物研究以及高温材料研究等试验,展开了紧张而有序的在轨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返回时间,其实早在神十七发射之前就已经通告了,神十七乘组预计将执行长达5个月的任务期限,预计今年4月,他们将圆满返回地面。

至于返回的地点,则依旧和以前一样,降落在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着陆场,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独特且人烟稀少,早已是我国航天任务中的重要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较于四子王旗,东风着陆场更适合神舟飞船的返回和搜索回收任务。

自我国神舟十二号任务以来,东风着陆场就一直作为四子王旗的备用着陆场,并在后续任务中,逐渐成为我国主要航天任务场地。

未来,东风着陆场很可能会成为我国主要的航天任务基地,而且说不定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还将在此进行载人登月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可以说东风着陆场已经成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标志性场地。

需要说明的是,神舟系列飞船在发射和返回时,对于航天员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挑战性。

首先是发射阶段,因为运载火箭的快速飞行,使得舱内航天员需要承受重达数个G的加速度,可能有些朋友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那么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飞船在发射的时候,航天员身上的压力,相当于同时背负着七八个自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比喻的话,相信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困难程度了吧?

虽然这个过程并不长,但承受如此大的压力,会使得航天员的体力消耗极大。

这也是为啥,当飞船抛开整流罩进入近地轨道后,一些感觉体力不足的航天员,会在第一时间吞吃航天员能量餐来补充身体能量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返回时,飞船需要穿过“黑障区”进入大气层,因为飞船的运行速度很快,所以坠入大气层时,会与空气产生摩擦,继而产生近乎两千度的高温,这对于航天员的心理以及体力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神舟十七号曾进行了两次出舱活动,其中一次,更是尝试性修复了空间站太阳翼,这在神舟十七号诸多任务中,具有极强的挑战性。

三位航天员和地面指挥中心,以及机械臂的配合下,实现了我国空间站太阳翼的首次修复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神十七所修复的太阳翼区域,位于我国舱位段的核心区域,堪称本次任务的一大难点。

但三位航天员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勇敢的精神,成功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不仅彰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实力,也大大提高了我国出舱维修能力的水平,为我国未来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所述,我国再次说明了2024年度的航天任务和相关计划,预计今年将实施100次左右的发射任务,而且将有超过300颗航天器被送入浩瀚的太空中,同时,中国空间站也将继续开创常态化运营模式。

而且神十八比起神十七,有了不小的升级,进场时间以及航天员乘组都已经确定,但由于保密机制,并未对外公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在神舟十七号返回之前,神舟十八号将率先抵达中国空间站,届时将会和神十七乘组再一次会面,并且展开为期一周左右的6人在轨任务。

如今时间已经来到了三月份,也就是说神十七乘组的任务已经到了收尾的倒计时,那么神十八的进展如何?我们一起期待。

如果喜欢文章,请【点赞关注】作者,然后分享转发给更多的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