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紧日子”不是权宜之计,而应该成为常态,透露哪些信息?

碧翰烽/文

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强调要习惯“过紧日子”。

近日,有官员表示:“过紧日子”不是权宜之计,而应该成为常态。要把资金管好、用好,决不能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花钱。

习惯“过紧日子”,有的地方当然有困难方面的因素,必须要下决心“过紧日子”。但是,提出“过紧日子”要成为常态,实际上更有积极意义,值得充分关注。

首先,应是下大力扭转一些地方单位的政绩观偏差。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中,其中一条就是要着力纠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问题,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有的地方单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仅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更是大手大脚花钱,造成了资金的巨额浪费,还留下了大量债务,对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危害都是比较大的。

所以,严格落实地方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债务问题倒查机制,是势在必行,是从一个制度层面解决“过紧日子”的问题。

其次,有了钱也不能乱花,不能大手大脚,要讲规矩,依法行政。现在有的地方提出“过紧日子”,是因为钱“紧”,并没有真正从思想上理念上制度上解决“紧”的问题,一旦有了钱,可能这个“紧”又变成“松”了。

因此,我理解这个“习惯”,或者“常态”几个字,应该不是“紧”一阵子,而是要长期性、制度化、规范化。

这就要求各级各单位要务必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每一笔钱都要“紧”着花,不能讲奢华排场,不能搞铺张浪费,不能追求享受。

具体来说,也还得要从“三公”经费方面“紧”起,比如公务接待改革,能不能更深入一步?能否取消一般性公务接待费?就像企业那样改为发放伙食补助,这样不仅可以省掉公务接待费,提高管理质效,而且也可以减少公务接待的各种应酬。

再比如公车改革,能否进一步缩减公车数量?更多实行社会化服务,毕竟现在家庭车辆已经比较普遍,加之车补已经实行,就像当年的手机,现在也不用配备了。

最后,“过紧日子”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民生、基层方面。“过紧日子”当然不是不花钱,而是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老百姓的民生福祉上。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安全等等方面,都还需要花钱、投入,广大群众也有迫切的希望、更高的期待。

包括还有一些地方的交通、水利、信息、科技、生态等基础建设,也需要加大投入,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为老百姓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

只有每一个家庭富裕起来、每一个人的日子好起来,这个“紧”就真正“紧”出了更多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