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国的第一次大授衔中,黄光明与少将军衔擦肩而过,只被授予了大校军衔。

与他相比,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曾经在他麾下任职的营长、营指挥员却有多人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按道理,英雄都是群体出现的。手下营长都能是少将,黄光明似乎怎么着也能拿个少将军衔。那么为何在黄光明与麾下的营长之间,会出现如此强烈的反差呢?

这还要从他所在的平西第九团说起。

1937年7月7日,日本借口士兵失踪,攻打宛平县城。而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八路军辖下三个师也开始渡过黄河奔赴前线。

而平西第九团也是在这一时期成立。

彼时为了能够继续向西发展,晋察冀军区派出了邓华前往百花山开辟平西根据地,后宋时轮又率一部加入其中。

1939年,八路军进行整编后,所部也整编为三个团。而黄光明则担任了九团的团长,王季龙出任政委。而在抗日战争期间,九团的战绩是有目共睹的。

期间既有切断日伪向北平的煤炭运输线,又有在反扫荡中歼灭为数不少的敌人之功。

时间进入1945年,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一败涂地,其颓败已经是必然。

而在物资供应上日军也已是捉襟见肘,平西地区的日寇甚至还放出了要抢掠八路军过节的食物的口风。九团也利用这一“契机”将其抢肉的敌中队长果断击毙。

不过作为九团的首任团长,黄光明的仕途却“发展不顺”。而这也与1940年9月的涞(源)灵(丘)战役中他的表现有关。

作为九团团长,他率部奉命在涿鹿担任阻援任务,所部歼灭200余人,不过八路军也有200多人牺牲。牺牲过大,萧克也批评了他的指挥问题,而在1942年1月他也被调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这一下子远离了抗战第一线,战功的累计自然也就落后了。要知道黄光明19008年出生,1929年便参加了红军,长征时就已经是特务连连长,妥妥地的“老资格”。

而调往延安后,他又参与了延安的保卫工作,直到1945年11月,黄光明才重回一线,被调任到冀中军分区出任旅级副官。

到解放战争期间,黄光明也并无太大的战绩,这也成为了影响他军衔评定的又一“掣肘”。

1950年,黄光明调任安徽宣城军分区司令,显然此时他的职务上也已经落后众多同侪了。

之后作为21军61师的师长,黄光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而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综合了黄光明的战功、资历、现任职务等多方面因素,他也被授予了大校军衔。

与他的大校军衔相比,平西九团的同侪就要好的多。在他调任延安后,其所部副团长、营长等继续在平西与敌斗争。

以二营长詹大南为例,他便在抗日战争之后历任344旅营指挥员、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务。

其所属营教导员曾威也相继出任了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旅副政委、军分区司令员、军级副政委、副军长等职务。而他们也在大授衔中获得了少将的授衔。

而更令人遗憾的是,在开国大授衔后其实还有一批将领又被晋升为将军,他们也同样被称为开国将军。

不过黄光明却无缘入选,因为1963年他便离世了。致敬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