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全国两会正火热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带来有关绿色低碳、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四份建议。

其中,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领域,雷军建议将人工智能教育拓展到义务教育阶段,同时提议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拓展到更多专业,如传统理工科专业,医学、金融、文史、艺术等专业。

图源 | @雷军微博

他指出,2023年,以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人工智能掀起新一轮浪潮。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从长期趋势看,各行各业对掌握人工智能基本技能的人力需求正急剧增长,以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际技术水平来看,特别是在顶尖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更加短缺。因此,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将成为我国产业持续升级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雷军针对“加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满足科技变革需求”方面提出的三大建议

一是从义务教育阶段普及人工智能素养教育。

“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需要从基础理念到简单应用,全面激发中小学生的兴趣,培养中小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大力推进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建设。

雷军提出,高校是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498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209所高校成功备案或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在全国3000多所高校中占比仍然较低。

因此其建议,加大对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的投入,通过加强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从海外引进优秀师资力量,吸引企业高级人才和行业专家进入高校授课等方式,扩大教学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 pexels

同时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拓展到更多专业,如传统理工科专业,医学、金融、文史、艺术等专业,培养更多跨领域人才;引导人工智能赛道的大型企业向高校学生开放实习实践机会,提升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综合素质。

三是支持大型科技企业和教培机构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

人工智能快速向各行业领域延展渗透,对人才技能升级要求较高。

此外,在近年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许多企业成为该领域的重要推动力量,它们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和强大的计算资源,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同时社会人才市场严重缺乏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培训能力。

“建议鼓励大型科技企业和社会教培机构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训,以适应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快速迭代、人才需求量大、应用广泛的特征。具体来看,可结合人工智能人才的供需情况,通过配套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和机构灵活设置从人工智能基础素质培训,到尖端前沿人工智能人才的系统性培养,有效满足当前各领域对人工智能应用型需求。”

早在2018年,雷军在出席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时候,就已经提到人类进入了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深度学习算法的重大突破,使得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

“要么成为AI的主人,要么被AI淘汰。”关于“未来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应对时代的挑战”的话题正持续发酵,也值得学校和家长持续探讨和深思。

往期荐读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常生龙:教师需要转变的三个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