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7度暖爸

友情提示:为保护个人隐私,文中案例均隐去个人信息且经过加工,请勿对号入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期待。中国的家长尤其希望孩子能考上名校,因为名校不仅仅意味着家长的面子、里子都有,还意味着孩子的未来有了一定的保证。

作为一个父亲,我也有同样的期待,但心理学告诉我:眼睛只盯着孩子的成绩,恐怕会南辕北辙……

“爸,二姐的孩子应该工作了吧?”周末在父母家吃饭时,我和父亲闲聊家常。

“嗯,上班了,在区政府,然后又辞职了。”父亲回答道。

“挺好的工作啊!现在多少人都想进体制内还进不去呢!”我很疑惑。

“哼哼,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跟领导合不来,工作嫌累,总觉得被领导针对,反正一堆理由吧,年轻人刚工作,谁还不受点累?”

“那他现在干啥呢?”我询问父亲。

“干啥?还能干啥?在家坐着呗!你姐和你姐夫给他找了几个工作,人家都不满意。” 父亲的态度有点鄙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肖勇已经25了,他的一生恐怕会很坎坷,吃了学习的苦,还得吃生活的苦!

与他相反,比他大三岁的表哥颜强常年在外跟随各个工程项目满世界地跑。用颜强的话说:“咱国家除了新疆、西藏我还没去过,基本跑遍了。”

肖勇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乖巧、听话,人人都夸二姐带娃有方。高考结束,肖勇顺利考上一本院校。

颜强从会走路开始,就没让父母省过心:爷爷家的冬储大白菜,用菜刀砍得稀碎,还想知道菜刀和电视哪个硬度更高,果断拿刀进屋砍电视。要不是爷爷及时发现、阻拦,估计电视也和大白菜一个下场。

肖勇和颜强的母亲是亲姐妹,他们也同是90后,差别如此大,究竟为什么?

根源就是出在“听话”二字上!听话,意味着孩子要放弃自己的选择权和话语权,要配合父母表现得乖巧、懂事。

听话的背后,是对自己攻击性的压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提到的攻击性,并不是指攻击性行为和语言,例如:肢体攻击或言语顶撞、侮辱等,而是象征化的攻击性。

比如:当我表达和父母不同的意见,父母会生气,这实际上是孩子对父母的攻击,当父母不能承载孩子的攻击性表达,孩子的攻击性就会被压抑。

除了表达不同意见之外,攻击性还会表达在其他方面,例如:各种比赛、考试,如果你获得了第一名,也是对落后者的攻击。

所幸肖勇对妈妈言听计从,成绩一向不错,但却不敢表达不同的意见。这也是他工作感到不顺利的主要原因。

举个例子:

当领导安排工作,如果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边界,还要接受,不敢表达和反驳,结果只能是让领导觉得你的工作能力不行。这是突破了能力的边界感。

同事也常把自己的工作内容交给你做,而你不懂拒绝,欣然接受。做得好皆大欢喜,下次他还会找你帮忙;做得不好,遇上无良同事,还会甩锅给你。这是突破了人际关系的边界感。

别说是肖勇,换成谁,在这样的状态下工作,也会不开心!

为什么肖勇会这样?他怎么那么怂?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或者说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会将父母的要求,标准内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当父母剥夺了孩子的话语权和选择权,令孩子不敢表达和父母不同的意见,孩子会将父母的标准内化为对权威的恐惧。权威,在儿时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师长,成年后是领导、知名人士、行业大咖。

他们恐惧的背后,是对自己攻击性的放大,也是对他人防御值的低估,即:我的不同意见他们接不住,会令他们发怒,进而导致关系破裂。这种信念,实际上是对童年亲子关系的投射。

当一个孩子从来不允许表达自己的攻击性,也就无法将攻击性象征化。例如:追求更高官职、赚更多的钱、学习更多知识等。

与孩子的攻击性象征化相比,成绩只不过是附属品而已,决定一个孩子未来是否有出息,绝不是学习成绩!

我不想误导你,所以,我想我还是要解释一下:允许表达攻击性,不等于放纵孩子。作为父母,允许的是:孩子可以表达不同的意见、看法、观点;允许有自己的话语权和选择权。不允许的是:攻击性行为和语言,如,打人、骂人。

另外需要注意: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话语权和选择权,同样也允许他承担相应责任。没有责任的权利,就等同于放纵!

举个例子:

周五放学回家,孩子看见楼下有很多同龄小孩在一起玩,他也想玩一会儿,回家吃过晚饭再写作业。

但是,妈妈比较担心,因为周六全天都有兴趣班。平时周末的常态是:参加兴趣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快速完成作业,还能做一些课外的练习,巩固和加强知识的学习,然后才是玩耍的时间。

孩子的想法明显和妈妈的愿望冲突,妈妈可以答应孩子的要求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妈妈可以尊重孩子的意见,也可以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担心。既不强制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也要让孩子承担可能因为玩耍带来的作业延误的后果。

结语:如果父母从小紧逼孩子,不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想法,令孩子失去选择权和话语权。那么孩子很可能会丧失攻击性象征化的能力,也容易造成惧怕权威,不敢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