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人形象和行事风格上,中美两国的企业家存在重大差别。这对两国的经济竞争,科技创新有何影响,不是个可以小觑的话题。

前不久,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去世引发了一波意想不到的與论热潮。一位民营企业家的葬礼竟成为全国议论的话题,不说绝后,也是空前的啦。这从侧面反证出,社会大众对中国企业家的整体形象是不满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众印象里,中国企业家一有钱,就会改国籍,转移资产,996福报。只有宗庆后,任正非这样少数有抱负有追求的企业家,成为大众仰慕的对象。而美国企业家,最典型代表乔布斯、马斯克,给人的印象是狂妄、大胆,为产品和性能极致求新。用颠覆性创意和产品改变世界。

好像中国的企业就是创始人兑现利润的场所,而乔布斯、马斯克们则把个人梦想和企业追求融为一体。马斯克为什么能打造特斯拉和移民火星为目标的太空探索公司,除了个人的天才构想和大胆冒险精神,更离不开追求新奇,热爱挑战的企业家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全世界都在为一位富翁的死感到震惊,这位富翁甚至登上了各大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这个人叫霍华德·休斯。也许你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但是说起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飞行家》,或许你就会有些印象了,没错,这部电影的主角原型就是霍华德·休斯。为什么这么多人关注他呢?就像电影中为观众展示的那样,霍华德·休斯是一个狂热的飞行爱好者,他因为亲自试飞差点被摔死,为了建造世界上最牛的飞机不惜变卖家产;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感情史极其丰富的花花公子。

和霍华德·休斯相比,马斯克就是当代的飞行家,他同样是一个富豪、热爱天空,感情经历丰富而曲折,最重要的是,马斯克获得的关注一点也不比霍华德·休斯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斯克的太空梦虽然听起来语惊四座,不过这一次他的疯狂举动并没有被人嘲笑,反而得到了不少人的尊重,有媒体这样评价他:"如果他成功了,人类便成功了;他不仅是在为他自己奋斗,而且是在为我们所有人奋斗。"

幸好有这些理性的声音,才让马斯克没有无端被嘲讽。不过,要想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仅仅依靠"路人粉"是不够的,马斯克还需要有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这意味他要进入太空爱好者的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类是特殊的群居动物,不仅会按照所在地域划分彼此,还会按照不同的爱好跨地域组建圈子,而依靠共同兴趣绑定的团队似乎表现得更有激情。在美国人登月之后,人们的想象力伴随着月球车的着陆被彻底地撞开了,无数新鲜想法喷涌出来,爱好者们聚集在一起交流思想,很快就诞生了一个叫"太空极客"的群体。

太空极客,顾名思义这类人都对探索太空充满兴趣,他们大多数在青少年时期就向往浩瀚的宇宙,也都喜欢科幻小说,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们都有"钞能力"。所以,在美国的太空极客圈子里聚集着一堆如雷贯耳的超级富豪,比如微软的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再比如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还有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就在这些富豪遥望天空筹划着如何征服它的时候,一个敢想敢干的新富豪加入了,他就是埃隆·马斯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斯克进入这个圈子以后才发现,这些富豪一直在影响着美国太空事业的发展,他们会花大价钱雇用国家级别的航天专家,然后在他们的授意下制作出价格高昂的飞行器,虽然这看起来是不过是有钱人的业余消遣,但在客观上还是促进了航天事业的技术革新速度,从这一点上看,还真的符合极客精神﹣﹣敢于砸钱,敢于探索,敢于藐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