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空中的士的消息可谓铺天盖地,深圳湾到珠海仅需20分钟,堪称科幻照进现实,全新的技术催动下的交通变革正在悄无声息地展开。一场关于低空经济的未来,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那么南京呢?南京在这场技术变革的进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未来又是否能够分一杯羹呢?

01 应用场景

目前运用比较成熟的方案有两类,第一类是快递外卖的空中投送,第二类是以载人载物为主的空中的士。这两套技术方案在深圳都已经开始实践甚至是落地。

这里讨论的所谓“飞行的士”就是“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简称eVTOL。可以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飞,然后转换为固定翼飞行模式进行高速飞行。比飞机飞得低,比汽车速度快,相当于给汽车插上了翅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两天深圳飞往珠海的峰飞航空“盛世龙”号的巡航速度达到了200km/h,同时凭借空中取直,点到点的最短飞行路径,实现了原本路程3小时到20分钟的大跨步蜕变,更为重要的是本次事件是对低空出行商业化运营的重要探索。

作为民用航空的补充,其部署更加灵活,无需大型跑道,不过载重量偏小,中短期内更多倾向于空中旅游、中高端商务接送以及运输业务,当然某种程度上或也有可能在未来取代常规小型直升机。

而在快递外卖层面,无人机运用得更早也更加成熟。但个人认为取代传统骑手并不现实。毕竟即使采用无人机配送,也并非是店员打包好餐品后,直接往天上一扔就可以了,而是需要送到指定的无人机配送点,而这个配送点往往位于建筑的顶楼,既是停机坪又是起飞场,这相当于应用场景基本仅限于单体商业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接收端理想情况当然是位于每栋楼的顶部,或者每个小区安置一个接收端,但每栋楼都设置接收端早期肯定不现实,航线太多太密。但如果一个小区设置一个或几个小区设置一个无人机接收点,那么从接收点到具体的每一户这之间的空白,由谁填补?是用户自己吗?还是配送员?如果是点餐者,这反而不方便了,如果是配送员,那还不如一开始就由骑手送。可见无人机送外卖前期并不适合普及到千家万户,至少现在并不是一个TO C的产品,而且大部分建筑设计之初也并不具备这样的硬件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某些场景还是比较合适的,比如某些高档写字楼或行政类的办公区,平时骑手不让进,外卖会放在楼下或大堂的某处取餐点。这类场所采用无人机配送倒是比较合适,以前去楼下取外卖,现在改去楼顶取外卖。另外个人觉得,消防灭火、森林巡查、医疗资源配送、农业应用、执法等等也是无人机领域比较合适的应用场景,可见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还是比较多的。

02 定位

总体来说,目前所谓低空经济还是以B端为主,政策上虽然很多城市都在鼓励支持,但涉及到很细的法规层面还很不足,比如安全性问题,责任划分问题等等,总体来说低空经济依然处于探索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能做什么?其实有多个方向,一种是具体飞行器的研发和制造,比如扶持类似大疆这样的无人机整机企业,只不过业务主要面向B端,有点类似南车的感觉。南京的地铁列车基本都出自南车,还有很多外销,那么未来南京的低空经济,包括空中的士或用于送快递或外卖的无人机能不能也出自“南飞”呢?至于消费级C端恐怕很难,毕竟这已经是大疆的天下,全球70%的市场都被其收入囊中,这样的地位难以撼动。

另一种是无人机内部的关键元器件或系统的开发,比如飞控、图传、芯片等,做底层架构或元器件的研发。这玩意儿虽然听着有点不起眼,但属于闷声发大财的类型。

还有一种就是数字城市的玩法,消防、农业、交通、外卖、执法等等,统统整合进南京的数字大模型中,配合AI以及大数据,通过无人机的快速调度,打造真正的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甚至是未来的AI城市。通过此手段,大大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和未来都市的魅力值。

目前南京在无人机领域中规中矩,浦口高新区在这方面似乎起步稍早,其已建的三套自动机场以及多处起降场,服务于长江场景和智慧园区场景并展开自动化作业,后续还将在城市公路桥梁巡检、应急救援等方面探索应用途径。

关于低空经济的玩法,目前全国包括全世界都还处于探索期。在这项事业还没有真正成型的阶段,南京当然有机会参与其中,尤其是参与到法律法规的制定中、B端产品的开发、商业用途的探索等等,浦口已经开了个好头,后续发力一定要跟上,很多时候持续性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