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镠修筑宫殿,有个术士跟他建议把西湖填平,修筑更大的宫殿,可保千年基业。钱镠笑着说,只有百年的王朝,哪里有什么千年的王朝。

我将钱缪的这句话概括为钱镠定理: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千年的王朝。

还没有一个王朝超越出这个定理。

那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嬴政在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认为天下已定,于是自称“始皇帝”,后面接着就是二世、三世,子子孙孙直到无穷。而很打脸的是,秦朝二世而亡。秦朝以法治天下,秦始皇陵、秦直道、阿旁宫、秦长城等庞大的工程使用了过百万的刑徒,最终秦末的农民起义的熊熊之火吞噬了这个堪称残暴的政权。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统治者在西区前朝教训的基础上,做出更多的改变,认识到了能够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在铲除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统一思想。但汉朝却陷入了外戚擅政、宦官专权、吏治腐败的泥潭,最终亡了国。

后面的隋唐,开创了科举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唐朝却受困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最终国祚290年。

宋朝吸取唐朝割据势力太强的教训,重文轻武,大幅度加强中央的军事力量,削弱地方的实力,却造成了国家在军事上的孱弱,外患此起彼伏,最后王朝也被外患所终结。

而明朝鉴于前朝的经验,废除丞相制度,实行五军都督府,设立督察院,大幅度加强中央集权,并提升言官的地位。但明朝却很快陷入了制度僵化,贪腐横行,财政糜烂的困局,最终亡了国。

而清朝虽然吸取明朝的教训,提出永不加赋,创造了康乾盛世,但无法抵御外敌,国祚不足300年。

看看各大王朝,他们无一不在吸取前朝的教训,他们也在不断地优化制度,但无论他做什么,却没有一个王朝能够永葆青春。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操纵着这一切,让每个王朝都无法避免亡国的历史宿命。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有的王朝璀璨如火,辉煌而短暂;有的则如落日余晖,渐渐黯淡。

02

那究竟是谁主导了这一切?

很容易联想到的就是君主专制的制度,这些王朝都有一个皇帝,以他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吸食着天下的所有人的骨髓。

就拿朱元璋来讲,他设定俸禄的时候,给自己儿子每个人规定的是5万石。而他给官员定的俸禄却低得要命。最低的从九品,一年才60石,一个藩王是他的800多倍。一个县的县令,作为一县的最高官员,一年也才90石;而即便是尚书这样的部级高官,一年的俸禄也才732石,仅仅相当于藩王们藩俸的1.5%。而官员们需要去上班,这些藩王们却什么都不需要做,坐享荣华。

而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国家的尚书只有6位,朱元璋的儿子有20多个,而朱家随着皇位一代一代往下传,龙子龙孙呈爆发式增长,到了明朝末期,朱家的子孙已经多达数万,这么多人趴在百姓身上吸血,明朝灭亡也就不奇怪了。

君主制度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让一小部分人,踩在众生之上,让天下人供养着他们。当下面的人尚能苦苦支撑之时还好,若是上面的人逐渐增多,下面无法承受,这整个王朝就会崩塌。

秦朝是这样,百万刑徒葬身于秦朝的宫殿、陵墓。

汉朝是这样,东汉末年,粮食的最高涨幅是3万倍。

唐朝是这样,唐末,饿死的百姓超过500万。

明朝是这样,所加三饷是正税的3倍还要多。

03

所以,这些王朝,无论他们做任何的改变,都无法改变部分人踩在千万百姓之上的事实。

而这一点不改变,不要说千年王朝,五百年的王朝,那都不会有,因为那是你的王朝,跟百姓一点关系没有。

其实,王朝跟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当我们谈到历史上的某个年份的时候,都说的是乾隆多少年,崇祯多少年,连历史的记号都是以皇帝来命名的,跟百姓何干?

梁启超在谈论中国历史的时候,曾语出惊人,说中国之前的历史都能不能叫历史,因为没有记录国民的全部经历,厚厚的二十四史那只能叫家谱,是二十四姓的家谱。

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以此论之,虽谓中国前者未尝有史,殆非为过。

梁启超又说: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是的,有君王,而无普通百姓的历史。

其实,王朝这样的东西,亡了倒也还好,因为王朝会亡,国家永远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