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位旅居美国的华人在美国一家小型拍卖会上偶然发现了一件中国文物。

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件文物的价值,只因这件文物为青铜器,且在文物的底部还有133个中国古汉字,在他看来肯定价值不菲。

于是,他花重金将其买下并带回国内。

2014年,经中国多位权威专家鉴定确认后得出,那件文物就是闻名于世的“兮甲盘”。

兮甲盘,又称兮田盘、兮伯盘或兮伯吉父盘,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距今已2800多年。

兮甲盘,造型为圆形,附耳,盘沿外侈,内底趋平,盘沿下饰有窃曲纹,皮壳黑亮。如今虽然圈足已经缺失,但仍然磨灭不了其无与伦比的价值。

2017年7月15日晚,在西泠春拍会上,兮甲盘曾拍出了2.13亿元的天价,轰动一时,同时也引发了全球文物爱好者的极大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兮甲盘”的历史

文献记载,兮甲盘为西周晚期重要辅臣“尹吉甫”铸造完成。

谈及尹吉甫,他在历史上可谓大名鼎鼎。他不仅是西周晚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还是当时社会的伟大诗人。

史学家考证发现,尹吉甫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主要编撰人,向来被誉为“诗祖”。

其中在《诗经·小雅·六月》中,还有“文武吉甫,万邦为宪”的记载。由此可见,尹吉甫是辅助周宣王中兴的伟大谋臣。

在兮甲盘的底部,筑刻有133字铭文,其文如下:

“淮夷旧我(帛)畮人,毋敢不出其(帛)其责(积)。其进人,其贮,毋敢不即(次),即市。敢不用命,则即刑伐。
其隹(惟)我者(诸)侯、百姓,厥贮毋不即市,毋敢或入蛮贮,则亦刑。”

通过以上铭文,我们可以得见,这件青铜器,主要记述的是尹吉甫(兮甲)跟随周宣王征伐玁狁,并对南淮夷征收赋贡的历史事件。

“兮甲盘”流亡史

与现代考古不同,兮甲盘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便已出土,出土后一直收藏于宫中。

其中,在张揄所著的《绍兴内府古器评》中,就有兮甲盘的身影。

南宋灭亡后,兮甲盘流失民间。到了元朝,兮甲盘成为元朝官员李顺父的家藏之物。后来,李顺父家的厨娘不认识这件文物,将兮甲盘的足弄断后,做成了一个摊煎饼的平底锅。

再往后,元朝著名书法家、收藏家“鲜于枢”,偶然在李顺父家见到了兮甲盘,认为其价值不菲,于是要走了兮甲盘。

关于这件事,在陆友仁的《研北杂志》中有记载:

“李顺父有周伯吉父盘,铭一百三十字,家人折其足,用为饼盘,鲜于伯机验为古物,用以归之。”

到了明清时期,兮甲盘又重归宫廷,存于“保定官库”。

民国时期,兮甲盘辗转到了民国著名收藏家陈介祺手中。

陈介祺喜欢古玩文化,善于收藏,《清史稿》中记载,“介祺绩学好古,所藏钟鼎、彝器、金石为近代之冠”

就连鲁迅先生都对他十分敬佩:“论收藏,莫过于潍县的陈介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介祺之后,随着战乱兮甲盘再次流失。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有传闻兮甲盘藏于日本书道博物馆,后经多位专家鉴定认为,那不过是民国时期伪造的赝品。

上世纪80年代,又有传闻在香港中文大学,藏有一件兮甲盘。后经证实,那件也是赝品。

不过藏于香港中文大学的伪“兮甲盘”,盘子确实是周代珍品,只是底部133字铭文为后人伪造。

再往后,直到2010年,在美国的一个小型拍卖会上,真品“兮甲盘”才重见天日。

兮甲盘作为我国重要的文物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它不仅对我们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在学术界有着重要地位,同时它以精湛的工艺和精巧的书法艺术,也展现了当时青铜文化的超高水平。

读者们,关于“西周青铜器兮甲盘”,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