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台湾《经济日报》2月28日刊登社论,指出台瘦肉精事件凸显食安配套不足。

社论说,在春节前发生台中检验出肉品含瘦肉精西布特罗事件,迄今仍未完全平息,其中涉及台当局与地方政府对于检验瘦肉精的认知差距,以及后续处理方式的歧见。无论未来发展趋势为何,经由此次事件强化食品安全制度,才是务实的做法。

在事件爆发之初,台当局即批评地方政府公布只是“个案”的结果,引发社会不安,甚至还质疑为何检验出西布特罗这样的罕见成分?更指出不排除可能是“实验室污染”的人为操作失误所致。但是,该产品由台当局与地方再检验,结果均存在瘦肉精成分,最终下架也是事实,显见食品的确有污染。特别是瘦肉精项目多样,此次检验出的西布特罗毒性高,直接危害民众健康,世界上都全面禁用,确实存在安全疑虑,台当局立场显然与民意有落差。

社论接着说,之后“朝野”又争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是否需要去立法机构进行项目报告,而在最终报告中特别强调是单一检体问题,而非系统性事件,所以不但食品安全无虞。

而事件爆发后延宕多日,台当局才公布报告,并不符合社会期待。另外,报告认为地方政府过于躁进,而径行公告结果;但地方政府则认为西布特罗毒性非常强,基于维护民众健康的理由,必须第一时间公布,而让民众可以预防,双方迄今仍无共识。

社论指出,台当局与地方的歧异,显示目前台湾内部对于食安问题的调查程序及事后处理机制,仍有不足而有待检讨。但讽刺的是,此报告“检讨”马英九时期的力道,远远高于如何精进改善现有食安机制。

社论接着说,瘦肉精在台湾本是高度敏感的话题。台湾在2021年开放含有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的美国产猪肉进口。当局宣称少量莱克多巴胺对人体无害,作为支持美猪进口的理由;但另一方面,又以维护健康因素为理由,禁止莱猪进入校园及军营的矛盾现象。

台湾全面禁用瘦肉精,却开放莱猪进口,形成对进口产品较为优惠的特有双轨规范。当局的说法是可以有效区分本土猪及进口猪,方能凸显本土猪价值。但由于官方把关不严,查核工作并未落实,进口猪混入本土猪事件时有所闻,反而减损本土猪的价值。

社论最后说,由近年来瘦肉精的一系列事件可见,强化台湾的食安系统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