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文章《梳理过去历史,基本确定西史名人故事皆在19世纪诞生》中,从1556年开始,通过对过去数百年拉丁语、英语字典的查询,笔者找到了两本具有关键性意义的字典,一本是1827年在伦敦出版的供学校使用的古典英语字典《A Classical Dictionary for the use of School》(第六版),一本是1843年英语-拉丁语、拉丁语-英语大词典《A Complete English - Latin And Latin - English Dictionary》(第三版),同样是在伦敦出版发行供学校和大学使用。

由于这两本字典皆包含有大量的西方历史名人,乃至大篇幅的故事介绍,我们不妨来做一番分析和对比,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分析,我们将以传说已久、甚嚣尘上的西方科学大神为主。

有请第一位欧几里得(Euclid,约元始前330年 - 元始前275年)隆重登场。

据西史叙事,欧几里得出生于雅典,是古希腊数学家,被广泛认为是“几何之父”。早年求学于柏拉图学园,受到柏拉图的深刻影响。欧几里得应托勒密王的邀请,前往埃及亚历山大,在那里工作多年并建立了以其为首的数学学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827年这本所谓的古典英语字典中,对欧几里得(Euclides)是这样描述的:

欧几里得,墨伽拉人(并非现行西史所称的雅典人),苏格拉底的门徒,元始前404年(现行西史改为:约元始前330年 - 元始前275年)。彼时,雅典人禁止所有的墨伽拉人入城,违者将会被处死,因此,当欧几里得出现在苏格拉底·迪欧哥(Socrates.Diog.,现行西史删除了Diog)面前并介绍自己时,他只能身着女装,把自己打扮成女人的模样。

苏格拉底·迪欧哥是亚历山大港的一位数学家,活跃于元始前300年(现行西史中,苏格拉底的生卒年是元始前469年或470年~元始前399年,比1827年时的描述提前了一百多年)。他已经写了15本关于数学原理的书。欧几里得在他的一生中备受尊敬,托勒密国王也成为了他的学生之一:他在亚历山大建立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变得如此著名,以致于从他这个年纪到萨拉森征服时期,除了在亚历山大港学习的(那些人)外,找不到任何(其他)数学家:他是如此受人尊敬,以至于柏拉图这名数学家,也对他非常尊敬(并未将柏拉图描述为苏格拉底的学生,若按现行西史,则有这么一层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是柏拉图,柏拉图的老师是苏格拉底)。

原文如下:

a native ofMegara,discipleofSocrates,B.C.404.

WhentheAthenianshadforbiddenallthepeopleofMegaraonpainofdeathtoentertheircity,Euclidesdisguisedhimselfinwoman's clothes to introduce himselfinto the presence of Socrates. Diog.——Amathematician of Alexandria, who flourished 300 years B. C. He has written15 books on the elements of mathematics. Euclid was so respected in his life- time that king Ptolemy became one ofhis pupils : he established a school at Alexandria, which became so famous,that from his age to the time of the Sa- racen conquest no mathematician wasfound but what had studied at Alexandria: he was so respected, that Plato, who was himself a mathematician, held him in the greatest estee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843年英语-拉丁语、拉丁语-英语大词典《A Complete English - Latin And Latin - English Dictionary》(第三版)771页中,欧几里得的描述是两个人。

欧几里得,是:

1、墨伽拉的一位哲学家,墨伽拉学派的首领,苏格拉底的弟子,出自西塞罗;

2、亚历山大港的一位数学家,出自西塞罗。

原文如下:

Euclides, is.

I. A philosopher of Megara, head ofthe Megaric sect, and pupil of Socrates ; Cic.

II. A mathematician of Alexandria;Ci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意,如前所述,墨伽拉是希腊的一个地名,而亚历山大港则是埃及的城市,所以这是两个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说,若根据1843年英语-拉丁语、拉丁语-英语大词典《A Complete English - Latin And Latin - English Dictionary》(第三版)的记载,欧几里得有两个,一个是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弟子,另一个则是亚历山大港的一名数学家。

而在现行西史中,此二者被“合二为一”,变成了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虑到有人可能认为上述两个词条不具备独立性,应视为对同一人的描述,笔者特意在同一页(即第771页)随意找了三个例子,以此证明其每一个词条都具备独立性,是描述的另一个人,或另一个事物,只是凑巧有了同一个名称而已。

例如:

Ephyra,第一个解释是“科林斯的古名”;第二个解释则是“一个海仙女,欧希努斯的女儿”

Epicharmus,第一个解释是“一位哲学家和诗人,毕达哥拉斯的学生”;第二个解释是“恩尼乌斯诗歌的标题,出自西塞罗”

Epigoni,第一个解释是“亚历山大在亚洲的士兵的后代,出自贾斯丁”;第二个解释是与底比斯作战的七位首领的后代:因此,伊庇戈尼斯被称为两个悲剧的名字,出自西塞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所谓的古希腊“几何之父”欧几里得就是虚构的。

既然欧几里得是虚构的,那他还能写出《几何原本》吗?显然不能。而《几何原本》又明明白白是中文作品,出自华夏,所以,从这个角度,咱们也能证明得出一个基础结论:《几何原本》的作者必定是中国人。

好了,接着,我们有请下一位,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Plato)。

西史叙事中,柏拉图(Plato,元始前427年 - 元始前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西史将这三人广泛宣传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在1827年这本古典英语字典中,柏拉图的原名竟然叫Aristocles”,大家可能对此感觉有点眼熟,——没错,这个名字与亚里士多德的英语定名“Aristotles”只有一个字母之差,只需将 c 替换成 t 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行西史称,元始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

1827年的古典英语字典中,并未提及苏格拉底受审、被判处死刑一事,只是说“在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从雅典退休(是退休,不是对现存的政体失望),而后开始游历,但游历先去的是希腊(不是先去意大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柏拉图去世的时间与现行西史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二者相差了一年。现行西史称,柏拉图于元始前347年去世,而1827年这本古典英语字典的记载是柏拉图大约在元始前348年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43年英语-拉丁语、拉丁语-英语大词典《A Complete English - Latin And Latin - English Dictionary》(第三版)第787页,对柏拉图的记载比较简略:

“一个著名的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门徒,出自西塞罗。”

原文:A celebrated philosopher of Athens,disciple of Socrates ; Ci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见,在关于柏拉图的描述上,1827年和1843年的记载与当代西史已经高度“吻合”了。

除却柏拉图的案例,古希腊两大名人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的故事也是浓墨重彩,且与现行西史高度吻合,不过通过仔细分析,仍旧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现行西史中,苏格拉底(Socrates)是希腊(雅典)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出生于元始前469年或元始前470年,卒于元始前399年。显然,其生活的年代是在耶稣和耶教诞生之前。同理,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都是生活在耶稣和天主教诞生之前。上述三者皆不知后世会出现一个耶稣,因此他们绝不可能信奉天主教。

然而,明末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曾深陷南京教案的高一志(1568-1640,原名Alfonso Vagnoni ,曾名王丰肃,又名阿方索)却在《齐家西学》云:

束格辣德(苏格拉底),吾西大贤,往往感谢天主三恩:一曰天主生我,即赋我以性灵,不投于禽兽中;二曰天主生我,即赐我男位,不投于女中;三曰天主生我,置我于文学之邦,不投于陋夷中。”

详见往期文章《希腊伪史新发现,特补一刀:希腊不是国,而是个省,清朝来朝贡,根本不是传教士笔下的什么古老文明》

又云:

“罢辣多(柏拉图),上古大贤,其治国所叮咛者,惟是敬天主第一,事奉父母第二。盖曰:‘天主恩大,父母恩亦大,故施仁于天主者,无不施仁于亲。不施仁于亲者,可谓施仁于天主乎?’”

这个意大利来华传教士学习华夏的“修身齐家”,特意东施效颦,著《修身西学》《齐家西学》,现保存于法国国家图书馆。钟鸣旦、杜鼎克、蒙曦三位学者共同整理编辑了《法国国家图书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目次》,《齐家西学》被收录于第二册。

1827年的古典英语字典中,对毕达哥拉斯也是大吹特吹,称其18岁时就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了摔跤奖。从岛上退役后,又第二次参加了奥运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希腊,几千年前就有了奥运会?

为了证明这点,西人在撰写奥林匹克(Olympic)的词条上很努力,以“后世托古”的名义炮制出了1751年、1773年那三本拉丁语字典,上述三本字典皆有“Olympiad”或“Olympian”或“Olympic”。不过,如果细细琢磨,便会发现这些有关奥林匹克的单词仅仅只是字母组合的变形,却没有对应的具体解释,完全没有运动会、没有四年一度的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12年斯蒂芬·琼斯《英语通用发音解释词典》(《A General Pronouncing and 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中,与奥林匹克相关的单词尚未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22年马礼逊《华英字典》第301页,也没有与奥林匹克有关的单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目前查证的情况,1827年古典英语字典中在描述毕达哥拉斯时,第一次出现“Olympic game”(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概念,但还没有“四年一度”的含义。

1836年新英拉安斯沃思简明字典《A new abridgment of Ainsworth's dictionary,English and Latin》第208页,首次将奥林匹克(Olympiad)第一次加上了一个“four years”(四年)的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68年,罗存德《英华字典》第三册第1248页,明确将“Olympiad”注释为“四年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说,赋予奥林匹克四年一度的运动会概念,是在1827-1836年之间才产生的,此前并没有相关的“奥运”含义。所以,所谓毕达哥拉斯在数千前就参加奥运会的说法,非常可疑。

此外,在1843年英语-拉丁语、拉丁语-英语大词典《A Complete English - Latin And Latin - English Dictionary》(第三版)第788页,对毕达哥拉斯有个总结性的概括,称其为一个哲学家”,并不是现行西史所称的数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占星家,同时,也并未称其为雅典人、希腊人。

倘若,毕达哥拉斯如果不是英语中描述的数学家,那他还能抢夺勾股定理的发明权,戴在自己头上,改名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看看艾萨克·牛顿(Issac Newton,1643-1727年)的情况。

令人震惊的是,在1827年记录了大量西方历史名人故事的古典英语字典中,居然遍寻不着牛顿的大名。

牛顿全名Issac Newton,在字母 I 的部分找不到 Issa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成Newton,在字母 N 的部分,也查不到牛顿的蛛丝马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27年的古典英语字典没有,那1843年的英拉字典中有吗?

在1843年英语-拉丁语、拉丁语-英语大词典《A Complete English - Latin And Latin - English Dictionary》(第三版)第777页,没有查到Issac,只找到了一个相近的单词Issa,但是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呢?其解释为“哈迪亚海中的一座岛屿(An island in the Hadriatic sea)”。

这个解释与牛顿相去十万八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成Newton来查,也找不到牛顿的大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1843年了,牛顿还没出现?

是不是哪里搞错了,只是凑巧这两本字典没有收录牛顿?

为了把事情彻底搞清楚,我们需要以时间为序,对多本拉丁语和英语字典进行查阅。

1751年伪作拉丁口语简明字典《A Compendious Dictonary of The Latin Tongue》中,没有查到牛顿的大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73年“罗伯特安斯沃思英拉字典”(《Robert Ainsworth's dictionary, English and Latin》)中,无论是查询Issac Newton,还是单独查询Newton,都检索不到牛顿的大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36年,新英拉简明字典《A new abridgment of Ainsworth's dictionary,English and Latin》第196页、第391页,没有Newton,没有牛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该字典第175页,也没有Issac Newt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该字典第386页,也没有Issac Newt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查查英语字典,看看牛顿的情况。

1816年威廉姆·恩菲尔德在伦敦出版的《通用发音词典》(《A General Pronoucing Dictionary)第156页、第186页中,也没有查到牛顿的大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前所述,不但1827年古典英语字典、1843年英拉字典中没有牛顿,就连1855年关于所有年代和国家的通用英语字典《Dicionary of Dates, And Universal Reference》(第七版)中第440页,也没有艾萨克·牛顿。需要指出的是,在该页中首次出现了“Newtonbarry”一词,描述的是爱尔兰的一个小镇(有一起暴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功夫不负苦心人,笔者终于在1861年《新综合英语读写词典》(《A New And 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As Spoken and Written》第258页,查到了牛顿的大名,但此时的牛顿还叫“I. Newton”,而不是“IS. Newt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1861年的牛顿只能拼成“I. Newton”,而不是“Issac Newton”,又或“IS. Newton”呢?

因为Issac是所谓的希伯来语,与以色列有关,得先有以色列(Israel)的概念,而后才有Issac这个单词。

1855年,关于所有年代和国家的通用英语字典《Dicionary of Dates, And Universal Reference》中第340页中尚未出现“以色列”(Israel)这个单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61年,《新综合英语读写词典》(《A New And 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As Spoken and Written》第212页,首次出现了以色列(Israel)这个单词,想来与之相关的Issac也应该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66年,《关于所有时代和国家的海顿通用词典》(Haydn's dictionary of dates relating to all ages and nations for universal reference)(第十二版)中第515页,首次出现了牛顿的全名“Issac Newton”,并描述了其故事与取得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70年在纽约出版的《关于所有时代和国家的海顿通用词典》(Haydn's dictionary of dates relating to all ages and nations for universal reference)洋洋洒洒共计1092页,笔者查阅了该字典第518页,牛顿的故事被继承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意,在该字典的1855年第七版中,原来的英语单词是“Newtonbarry”,而从1866年开始,为了给牛顿专有的大名“Newton”让路,这个单词被强行改成了“Newtownbarr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横亘”在了笔者面。

1870年的牛顿,是“Newtonian”(新村的、新屯的)一位哲学家,描述中称其于1687年出版了“Principia”(原理)一书,但并未指明其正式简称“Principia Mathematica”,也未道明全书名称《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巧合的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 )和其老师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也有一本书,名曰《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共三卷,只是该印刷品显示的时间较晚,是1910-1913年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英国哲学家乔治·爱德华·摩尔(George Edward Moore,1873 - 1958年)也写了一本书,名曰《Principia》,1903年出版时,为了有示区别,将书名命名为《Principia Ethic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关键在于,1866年、1870年横空出世的牛顿皆出生于1642年12月25日,去世于1727年3月20日;而现在的牛顿出生于1643年1月4日,去世于1727年3月31日,二者的生卒年竟然完全对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题外话】

科幻小说《灵能4996》第一本“风起西境”,微信读书已上线。

本人计划将《明珠蒙尘:鲜为人知的华夏科技与文化》(约20万字)付梓出版,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留言加微信,然后拉个群,统计下第一次印多少本比较合适(与出版方签订合同后,条件允许,可能预售)。倘若此次顺利,则继续将《海上忧思录》三册、《揭开西方伪史虚惑的面纱》(可能改名)四册付梓刊行。

《明珠蒙尘:鲜为人知的华夏科技与文化》作品简介:

中国不只有“四大发明”,“四大发明”只是一个“以偏概全”的误解。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多不胜数的科技发明,涌现出了无数能工巧匠和勇于实践的科学家。

本书引经据典、以翔实论据重点介绍了源自中国的诸多发明创造,包括但不仅限于望远镜、照相机、显微镜、留声机、温度计、自行车、计算机、钢琴、全世界第一架具有现代意义的飞机等等。不仅如此,就连扑克牌、大富翁等游戏都是源自中国的发明。

怎么样?是不是很惊讶?

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一些长期被忽略的华夏先辈,如甘德、石申、唐顺之、朱载堉、黄裳、黄嘉略等等,详细介绍了他们对于天文历法、物理、音乐、语言等诸多方面的贡献以及世界历史的影响。

中国不仅是文明古国,更是自古以来就学以致用,一直走技术路线的“科技强国”。这可能与我们近代百年落后后形成的“闭关锁国”的落后形象是大相径庭的。

希望通过这样一本书的介绍,能让大家重新认识华夏文化与科技的伟大。

星火相继,敢于梦想

  • 希望通过《昆羽继圣》四部曲梳理的华夏历史文化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认识,以抵御外来糟粕的侵扰(上古至宋代)【微信读书、当当、掌阅(华为手机阅读)、起点、知乎、QQ阅读】;
  • 希望通过《明朝这些事:被抹去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西史辨伪系列破除迷云,唤醒更多的人,认清这个世界近代三四百年的历史(明代至清末),喜马拉雅已上线。
  • 希望通过科幻小说《灵能4996》六部曲在现实的科技基础上铭记近代屈辱历史,向科幻高地进发,展望未来,塑造中国屹立于世界的崭新形象,打造中国人宏大的科幻宇宙,让更多的人看到文化与科技引领的方向,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人类之路(当下至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