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塑料造粒”,被说成是“人造大米”

曾几何时,塑料君在媒体上有些忙,先后以塑料大米、塑料紫菜、塑料粉丝的形象曝光。不过,按照塑料君自己的说法,这些事情均和TA无关。

2017年的元旦前夕,在很多人的微信圈子里,出现了一段情节非常“惊悚”的视频:大把大把的塑料被扔进机器,机器的那端就产出了白花花的大米。看过视频的小伙伴纷纷表示被吓到了!我们平常吃的大米居然是这样的?!

随后,有人咨询专业人士:塑料真能造出大米吗?回答是:不!可!能!后来这个消息被起底,视频实际是一条移花接木的谣言!之所以说这条谣言是移花接木,是因为视频中的内容是真实的,但机器产出的白花花的看起来像大米的颗粒,根本就不是大米!

业内人士表示,“塑料造粒”造出来的颗粒其实和大米有很大区别,只是因为视频的清晰度不够,才看起来像大米的。

其实早在2011年,新闻中就出现了“塑料大米”的说法。那年6月3日,南京市民金先生的母亲买回一袋50斤的大米。当老人舀出两盒子米洗后,水面上竟漂浮起十几颗圆润的白色颗粒,捏起来仔细一看,竟然是塑料质地的"大米"。

随后,金先生又在米袋子里挑拣出十几颗相同的"塑料米粒"。他说“我一开始都不敢相信,真的没想到他们会在大米里掺上这个”。时间曝光后,超市表示联系厂家展开调查。尽管目前在网上并没有查到有关该事件调查结果的最终消息,但是很多业内人士都站出来表明了态度:“大米的批发价格是1800~5000元/吨不等,而PVC在塑料里算便宜的,价格也超过6000元/吨。所以,没有人肯这么做。”

有个网友在新闻后面跟帖说:“小编脑残!把米做成塑料才更划算,有这样的塑料米,我用真米和你换!”

2015年,一度有“用烂棉花做大米”的传言

也有网友猜测:“很多防潮剂的颗粒就是类似的白色塑料颗粒,估计应该是放防潮剂的小袋子破了,防潮剂颗粒混在了大米里。”

类似的消息还一度传到了美国。2016年10月,“中国塑料大米流入美国市场”的谣言在一些社交媒体上死灰复燃。为此,美国辟谣网站“谣言粉碎机”专门发表辟谣文章,评论说“关于中国食物的谣传是典型仇外心态”。

类似的,还一度有谣言称用烂棉花造大米的。2017年春节后,微信的朋友圈里一度流传一个视频。视频里一位孕妇用打火机点燃了一捆粉丝,发现粉丝竟然“比柴火还好烧”,视频里能听到“噼里啪啦”声音。

孕妇一边用一根棍子不断地搅动燃烧中的粉丝,一边说“隐约还能看到荧光粉被燃烧”、“燃烧后有异味”;当看到有黑色东西粘到棍子上、甩都甩不掉时,又说:“这不就是塑料吗?”

这段视频,小酉看完后就笑了。因为早在2011年就有过一个潮湿的面条就可以被点燃的视频,点燃后的残余物也是黑色的。CCTV曾经专门还有一个节目对此解释,结果和塑料无关。

粉丝和面条一样,成分都以淀粉为主;而淀粉类产品,本身是碳水化合物,很容易燃烧。视频中燃烧后粘棍子上的黑色的东西,其实是淀粉燃烧碳化后的产物。视频拍摄者因为粉丝可燃、就说粉丝是塑料,荒唐得简直可笑。

但是,这个谣言还是惊动了食品工业协会淀粉及淀粉制品专业委员会,他们专门发布了严正声明。

类似消息在2011年也出现过。当年11月初,苏州市民依女士通过《中国苏州》网站《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反映,11月2日,她在位于文化宫举行的“2011苏州农副产品名优商品展销会”上,购买了一些粉丝,待回家“放水里一煮,待了半个小时全是塑料的味道。”“味道太难闻了,就把生的和熟的都扔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谣言:塑料造粉丝
谣言:塑料造粉丝

苏州市食品行业协会与依女士取得联系,由于依女士已经把所购粉条全部处理掉,协会将依女士购买的同批次产品、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苏州泰事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做检验。

结果显示:“产品自封袋装完好,为白色颗粒,产品中亚硫酸盐、硫酸铝钾、铅和总砷含量合格,委托样品结果符合GB/T23587-2009粉条标准。”

2017年春节过后,朋友圈里出现塑料紫菜的视频。其中一段视频,爆料人将阿一波牌紫菜撕碎泡在自来水中,泡软后拿出几块紫菜展开用手划在紫菜表面上,并表示紫菜公司是用塑料袋制作紫菜,同时告诫网友今后吃紫菜“要注意”。

另一段视频中,一名女士将乐惠牌紫菜放在一个大的不锈钢盆中进行相同的实验,得出相似的效果,最后同样对网友称“别吃紫菜了”。

第三段视频中,另一名女士对海佳味牌的紫菜进行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不断重复这些紫菜都是“黑塑料袋做的”,并说自己在食用紫菜的过程中发现紫菜嚼不碎,并表示紫菜有一股腥臭味。

视频中,该女子使用了很大的力气来对紫菜进行撕扯,以示很难撕开。很多人看了这些视频后,不禁生疑:紫菜竟然是废旧黑塑料袋做的?这是真的吗?

事实上,关于紫菜的谣言这已不是第一次传出了。用“紫菜+塑料”作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就可以发现,早在2011年5月,就有媒体发布广东“塑料紫菜”的虚假报道,一时间大家闻紫菜色变。紫菜价格也从原来的每斤35元降到13元也无人问津。

2016年8月,紫菜谣言再次凭空而起,闹得满城风雨,消费者半信半疑,“再也不吃紫菜”的说法不胫而走,对紫菜产业造成不小冲击。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淀粉及淀粉制品专业委员会的声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紫菜是塑料做的?假的。
声称紫菜为塑料所制的视频

对于这个传言,业内人士表示,根本不可能存在所谓的“塑料紫菜”。如果因为紫菜“扯不断、嚼不烂”而有疑心的话,只要把它点燃一下,就可以很容易辨别出来:紫菜燃烧有一种特殊的咸腥味,与塑料燃烧的气味完全不同!

问题是:一个6年前就出现过的谣言,为何今天仍有人信?……媒体人士分析说:食品安全本是一个最基本、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在国内,从苏丹红鸭蛋到三聚氰胺奶粉,从地沟油到毒生姜、镉大米等,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冲刷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应有的信心,消损着人们对食品生产者、监督者应有的信任。无形中,食品安全几乎变成了一只人人自危的的“老虎”,谈之色变。

于是,人们对此问题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忧心忡忡、草木皆兵,怀疑任何一种食品里都可能潜藏着未知的陷阱和阴谋。正是对于食品安全感的丧失和极度敏感,导致了人们面对即便是再拙劣不堪的谣言时、也失去了辨别的能力。

2017年2月23日,阿一波公司负责人表示:曾有人给公司打过威胁电话,扬言要公司交几万元钱才保证不把视频传播到网络上。这是通匿名电话,来电号码被用技术手段隐藏。阿一波公司董事长李宁波对媒体称:他看到的“塑料紫菜”视频已不下10个,并以每隔几小时就新出一个视频的速度蔓延。

这其中,有质疑的消费者,也有蹭热点的公众号,甚至还有趁机敲诈的人。海佳味公司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该公司的施先生称,他们也接到神秘的匿名电话,内容是向公司索要“很多的钱”。

据他透露,还有多家晋江紫菜企业负责人接到了这种匿名电话,内容全都是“要钱”。

怎样才能终结类似的谣言呢?首先要严厉查处谣言的源头。谣言制造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益,除了像前面几家企业经历的那样、赤裸裸地进行勒索之外,有些制谣者是为了赚取眼球、点击率。对于勒索者当然要给予严厉打击,对于为了赚取眼球而无事情生非的造谣者,也要给予同样严厉的制裁,让他们不敢任性而为。

现在的问题是:在谣言流出的前期,往往影响不大;相关部门认为影响不大,所以就疏于打击。等到谣言流传开来后,影响大了,相关部门再进行打击时,谣言的恶劣影响就已经无可挽回了。

还有就是,要提高全民的生活常识水平。生活中流传的诸如塑料紫菜、塑料粉丝、塑料大米之类的谣言,鉴别真伪并不需要很深的学术;国家应该拿出更大的力度在普通民众中进行普及。

目前国内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没上过初中的人很少很少了。在初中,大家就已经学到地球上的物质由100多种化学元素组成,可是,为什么在生活里、很多人却连塑料都分不清?

指导受教育者,将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是一个亟待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