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位朋友,大家好。

根据昨天晚上收到的消息,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十三届部长会议期间,中国商务部长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进行了会面。

之后,中国就这次会面的情况发布了新闻稿,表示双方进行了专业深入的交谈。

注意“专业”和“深入”两个词。前者毫无疑问是指双方的交谈涉及到了贸易问题,因为两人都是搞贸易的;后者则是指双方的交谈可能触及到了一些深层次方面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这次中方的新闻稿中并没有使用实质性、建设性和坦率性这些词语,换句话说,双方此次的交谈没有出现争论,自然也没有触及到一些实际问题,并不具备建设性。

有人可能会问,什么叫“建设性”?

要解读“建设性”,就要把分歧、实质性和建设性放在一起。换句话说,就是双方的交谈虽然有分歧,但还是触及到了很多实质性问题,或者说双方在触及到实质性问题的时候是存在分歧的,但双方未来还是要向前看,这就是建设性。

首先,从大面上说这次会面还是值得欢迎的,因为这毕竟是戴琪为数不多与中国商务领导人的见面。

大家知道,戴琪是华裔,她之前在广州待过几年,普通话说得不错。按理说,她应该是拜登政府当中率先与中方打交道的,因为她对中国比较了解,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另外,戴琪主管的贸易领域历经了特朗普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早在三年之前,拜登政府上台的时候,我们就期待她可以在这一领域与中方接触,因为不做出改变对美国其实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假如说美国方面真的对中方保持善意,并希望双方交谈能得出建设性成果,第一件应该做的事就是取消高关税,或者至少是大幅削减关税,至于其他战略方面的问题,完全可以以后再说。

但是从拜登上台三年以后的情况来看,中美之间在军事、外交、台湾问题等方面虽然是分分合合、起起伏伏,但最后还是在向前走,唯独贸易问题就像一块焊死的铁板,是死水一潭,根本没有任何的触及。

上面提到过,这对美国是百害无一利的,那为什么还是没有触及呢?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曾说过一句话:“贸易问题其实是一个政治问题,所以身为财政部长的我已经无权干预。

当然,财政部长只是管一些宏观政策和货币政策,贸易问题是贸易代表戴琪主管的领域,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方面和整个拜登政府的大政方针有关,贸易代表自己也无能为力,而这中间最主要的还是要看拜登的意愿,是拜登不愿意取消。

另一方面,这其实与戴琪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戴琪是美国贸易部门的执行长官,而且她不光可以执行,也可以向上峰汇报,拥有参与战略制定的权利。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这次中美贸易长官会面一事我们还是要欢迎,毕竟迟到的来临也还是来临。

其次,我必须强调这次会面来的太晚了。如果说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更早一点,中美之间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

如果说在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甚至去年的这个时候,如果中美双方的贸易长官能会面的话,我觉得其实都来得及,因为去年这个时候拜登执政的时间刚刚过半。

当然,现在也不太晚,但意义已经不大了。因为进入3月份,美国总统的竞选就要开始了,之后各方的精力都会放在竞选上,更何况现在的特朗普在竞选上是势如破竹。

到这个时候,双方只会拼“硬气”,也就是看谁对中国更硬,所以此时此刻希望中美双方在贸易问题上有所缓和,其实是门都没有的事情。

众所周知,拜登政府是2021年上台,那么在2021年上半年,戴琪其实是无所作为的,而在下半年,2021年的10月4日,她曾跑到CSS,就是美国比较有名的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发表过演讲。

当时我们以为拜登政府已经上台半年,戴琪在贸易办公室的工作也捋得差不多了,所以她可能是有话要说。

在戴琪发表演讲当天,我们曾对演讲进行了全程的直播,并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点评,为我们的学员提供了第一手的信息。

但结果还是令我们比较失望,因为演讲的总基调不仅没说取消关税,也没说削减关税,而是继续维持特朗普时代留下来的对华高关税政策,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也正是在这次演讲之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才会说出上文提到的那句话,贸易是一个政治议题,她无权干涉

当然,身为财政部长的她,确实无法干涉贸易代表的事,但这个事情一拖拖了三年,直到现在拜登的任期都快结束了。

从这意义上说,中国商务部长和戴琪的见面一方面是值得欢迎,另一方面对于大局其实无补

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中方的新闻稿中只说了专业深入的交谈,而没用实质性和建设性,甚至是坦率性这三个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文提到了,实施对华高关税政策对美国来说是百害无一利的,很多的美国家庭和美国供应商也都深受其害,那么拜登团队为什么没有取消或者大幅削减关税?

我认为这与拜登当局,以及整个美国社会目前维持对中国高压政策的所谓政治正确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最容易处理的事情,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因为只要越雷池一步,就显示了对中国的放任。

所以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当然就拼命地做。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戴琪的问题,但戴琪背后的老板是拜登,而拜登又是美国民意的选择,他背后又有一个美国的民意。

与此同时,在执政当局和美国民意之间还有那批精英阶层,也就是智库、执政官员、前官员,正是这三层架构,构成了制约美国对华政策可能出现任何缓和的因素。

一些朋友可能会疑惑,不是说中美之间还是有一些建设性的内容可谈吗?

我想说的是,现在中美关系之间所有的建设性之举,都是经过了猛烈冲撞之后才有的,比如2023年的气球风波,美国也是在撞了南墙之后再回头,这才有了后续的些许前进。

只要有一段时间不撞南墙,中美关系可能就会马上打回原形。如果在不撞南墙的情况下,美国原本的对华高压政策基本上也是维持不动。

以上,就是目前美国对华政策和战略背后的底层逻辑。

当我们了解了这个底层逻辑后,一方面我们要倒吸一口冷气,另一方面美国未来的总统无论是谁,我们对中美关系都不要抱有任何幻想。

所以从这意义上说,我们对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也不要抱有期待。

众所周知,戴琪是一名华裔官员,作为中国人我们或许会对其抱有一定期待,比如此前的骆家辉等人。

但坦率来讲,在美国无论是学界、政界、智库的,还是军届的官员,有时候越是华裔越会矫枉过正。因为他们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受歧视、受怀疑的小群体,所以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有时候会刻意表现得比美国人更蠢。

这其实就是人性,和他们是不是华裔没有直接关系。

所以,所有的商业、政治、战略洞察背后,其实某种程度也是一种人性的洞察。

鉴于此,我们大概也能看清此次我国商务部长和戴琪的会谈。

当然,也许双方还会谈一些其他话题,比如昨天(2月26日)双方居然谈到了台湾问题。说实在这令我非常纳闷,两个国家的贸易代表见面,不谈贸易上的问题,反而去谈台湾问题。

既然是两个贸易代表来重申台湾问题立场,那理论上也说明此次双方没有什么好谈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我国商务部长并不是专门与戴琪会见,而是在参加国际会议期间进行的会谈。

既然来都来了,不谈也浪费,那还是谈一谈吧。那么坐下来谈什么呢?那就是台湾问题。

当然,戴琪肯定要提中国政府产业补贴等老生常谈的问题,说实在的,这其实是围绕着问题核心兜了一圈,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这叫“为谈而谈、为见而见”。

当然,也许我有了解不详的地方,如果有了解内幕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纠正。但从整体上来说,这个见总比不见的好。

再来简单聊聊另一个话题,即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昨天(2月26日)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节目上的讲话。

伯恩斯作为美国驻华大使,又是美国资深的外交官,经常在第一线处理中美关系,甚至对中美关系的一些战略定夺起到相当大的影响作用。

昨天伯恩斯的讲话主要有两层意思:

第一,未来美国及整个世界都不应该在中国的主导下进行;

第二,中美不能“离婚”,两国必须共存。

在访谈期间,主持人追问:“既然矛盾这么复杂,不如干脆脱钩......”

伯恩斯随即表示:“脱钩不行,离婚也是不行的。这样做的后果,将会使75万个美国家庭无法解决晚餐问题......

我并不知道这个“75万个美国家庭”是如何得来的,可能是美国方面的统计数据。当然,美国肯定不止这75万个家庭,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美国这75万个家庭的生计与中美关系有着紧密联系。

所以,伯恩斯说脱钩是不行的,“离婚”也是不行的,但在这过程中要进行管控等。

坦率来讲,伯恩斯这番表示并没有太多新意,但从整体来说,这非常符合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去年3月提出的“去风险化”概念。

所谓的“去风险化”,其实就是将双方关系中敏感的部分掐掉,将风险去除,之后就按正常关系进行往来。

就我个人看来,这本身也无可非议,目前的“小院高墙”不去不行,美国人也不会允许中国继续在美国的高科技体系当中,中国当然也不会满足于自家高科技在美国的底层逻辑下步履蹒跚。

中国是一定要超越美国的,而等到部分或全方位超越美国的那一天,也就无所谓去不去风险了。而目前最麻烦的,是在通往超越的道路上。

所以从这意义上说,中国现在面临着一个全方位摆脱封锁和孤立的过程。

当然,除了这个方面,我相信中美关系有98%的部分都是不具备任何风险的。因此我觉得,中美双方有相当大的必要和空间,好好地坐下来谈一谈。

那么,目前中美之间的政治层面、外交层面、战略层面都已经确定,唯独在贸易层面还有相当部分的可为空间。

但从理论上说,当前中美在贸易层面可以说不可为,因为正如我前文所言,美国总统大选马上就要开始了,目前美国国内各大候选人对中国只有强硬的成分,绝无放软成分。

假如明年是特朗普上台,那更是没得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假如是拜登连任,第一任期都没能解决的事情,估计在第二任期也不大可能解决。

这恰恰是让人感到非常遗憾的事情。

说实在的,美国再怎么采取强硬措施,也不应该与75万个美国家庭为敌,而且据我们了解,目前有相当部分的中国企业家已经开始做风险对冲和风险分化,希望能用几个市场结合替代美国市场。

等到中国大部分的出口商完成替代美国市场的动作后,届时对美国来说可能一切都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