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法新社报出有一些印度公民参加了俄乌冲突中俄的“后勤工作”后,网络上又有了新的传闻: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深思熟虑后,出人意料地“婉拒”了中国的支持,转而寻求与印度的合作。

这一决策一经发出,一下子打破了国际社会的平静,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要知道自俄乌冲突以来,我国在经济上给予了俄不小的支持。尤其是俄在做出开发远东地区的大战略后,我国更是不遗余力地配合其邀请,达成共同开发的意向。

在很多人看来,在西方国家的围剿与制裁下,俄正在向中国靠拢,中俄联手势必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令人不解的是,正在中俄多项合作热火朝天之际,俄却做出了“拒绝中国,牵手印度”的决议。其背后又释放着怎样的信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避免对中国过度依赖

从与中国联手开发俄远东地区,到为中国开放海参崴港口,再到为中国打通北极航线。

俄与中国的合作,不可谓不深。且在各项合作中,俄也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

但是越是这样,越令俄有些担忧。俄也深知“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越是对中国的过度依赖,越不利于国家长远的利益和战略自主性。

由此,普京的决定不只是应付当前形势,也是在为俄罗斯未来打算。

其实,俄在前几年已经意识到了这一依赖的严峻性。比如,俄在筹划国内首个高铁项目时,起初也是计划与中国企业合作,最终为了长远战略不得不放弃中国技术。

这样看来,俄加强与印度的合作,不仅可以避免或减弱对中国的依赖,还能够进一步拓展其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政治力量的博弈

从俄乌冲突到巴以冲突,再到红海事件,使得整个国际局势越来越混乱和复杂。

马克龙的访美之旅、德国对美国的怨愤情绪,以及土耳其的权力角逐,都深刻地动摇了国际联盟的牢固和一致性。

俄为了应对更加复杂和艰难的处境,不得不需要做出一个更灵活多变,富有策略的外交决定。

这一点,从前段时间普京闪电出访中东的阿联酋和沙特就可略见一斑。只有与多个地区、多个国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提高各种竞争的胜算度。

三、印度的底线更低

与中国相比,印度的底线更低。这也就意味着,与印度能够有着更多的合作空间。

据报道,俄在与印度签署了500多种产品的广泛合作协议之后,还特别就一系列军事合作项目达成了共识,包括共同研发新型武器系统、加强在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合作等。

一方面因为印度的军事实力较弱,需要俄的加持;另一方面,印度的底线更低,在俄乌冲突期间,印可以堂而皇之地给俄输送战略资源等。

这一点,对于向来主张和平解决冲突事件的中国来说,就显得多少有些不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俄在做出这一策略调整后,其实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

1、首先俄需要平衡与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毕竟当前中国已是俄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两国在多个领域有着深入合作,转而向印,中俄关系势必会受到影响。

2、印度作为东南亚地区大国,与周边国家多有纠葛和地缘政治问题。俄与印的合作,势必也会激起印周边小国的矛盾,这一点也需俄谨慎处理。

3、俄与印的合作,还会加速或加大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的不满。如今,俄乌战场上,其实就已经是俄与西方诸国的博弈了,与印合作将更加加剧双方之矛盾。

但无论怎么说,解决当前的眼下问题,才是第一要务。

在这一背景下,普京的表现不仅展示了他作为领导者的聪明才智和果断决策,还彰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深刻考量和作为领袖的时代担当。

读者们,关于“俄罗斯与印度的合作”,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