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品|车谈会深度组

文|赵妙琳

责编|袁桂远

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

在政策利好、市场环境温和的前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不少新势力车企都成了“风口上的猪”,汽车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持续了整整三年,惹得民不聊生、内需疲软,俄乌战争、美国发动武装袭击,世界格局仍不稳定,能源紧张让许多企业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加之全球通胀处于高位,使得整体经济下行。

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之下,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受波及,不仅传统汽车大厂压力山大,小车厂更是一批接一批倒下,过去那番欣欣向荣的景象终被打破。

不过,也正是宏观环境的恶化,世界不确定性的打击,企业生存空间不断缩减,才暴露出了有人一直在裸泳,有人一直在浑水摸鱼。

春节开工第一天,有人津津乐道,谈论开工红包,有人却收到了“停工停产6个月”“工资迟发”的消息。年后第一周,高合汽车抢走了整个车圈的视线。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品牌的情形,那是2021年的广州车展,被号称捅破国产电车天花板的它,与奥斯顿马丁、宾利、兰博基尼等跻身同一展馆,并吸引了大多数视线,不少人举着手机记录着HiPhi X的炫彩灯光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估计那时不少人也有和我相同的感叹:真好啊,国产豪华车也有光明的未来。

一语成谶,2023年,比亚迪先后发布高端硬派SUV仰望U8参数图片)和百万级纯电性能超跑仰望U9,广汽埃安旗下高端品牌昊铂推出百万级纯电超跑昊铂SSR,燃油时代没能实现的价格高度,新能源时代终是一一实现了。

然而,那个最初为我们塑造新能源高端梦的高合却在这条国产高端化之路中倒下了。

曾打败保时捷,获得2021下半年50万以上豪华品牌电动车销冠的高合,从2023上半年开始,开始雪藏月销量数据,但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高合汽车2023年累计销量仅有八千余辆,换算下来,月均销量还不到一千。

据了解,高合汽车旗下共有三款产品,包括HiPhi X、HiPhi Z和HiPhi Y,其中,相比起前两款售价上探到60万元以上的产品,去年7月发布的33.9万元起售的HiPhi Y,乃是高合切入蔚来、理想等中高端腹地市场的首次尝试,是一款走量的“保命”产品,曾寄予着复刻特斯拉Model Y传奇销量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根据公开销量数据显示,这款车在去年9、10月的交付量分别为1556、1606辆,按此推算,恐怕年销量都难及Model Y的月销量。然而,年末的供应商断供,终止了这款车冲击高销量的可能,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它沦为笑话的可能。

据透露,与高合合作的多家供应商已经被拖欠贷款近两年,部分零部件供应商甚至因此倒闭,因此去年高合汽车盐城工厂在复工与停工间反复切换,今年更是难以坚持,直接停摆。

有二手车商爆料称,高合旗下在售车型的售价体系已经开始崩塌,开始骨折价大甩卖,HiPhi Y一口价19.99万元,HiPhi X特价批发处理29.98万元,昔日“天花板”沦落至“吆喝贱卖”,着实令人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除了高合汽车,天际、爱驰、威马等造车新势力也在此前被爆工厂停产、门店倒闭、售后停滞等情况。放眼这些进入生死倒计时的品牌,其实有很多的共同点。

首先,规模体量小,这是造车新势力的通病。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以及利好的政治条件中,造车新势力依靠小体量如疾风般进场,你追我赶,好不热闹。但随着市场趋向饱和,大家不得不开始争夺生存空间,“坐如钟”的传统汽车大厂难以撼动,个别相对弱势的新势力品牌就成了牺牲品。

在整车制造业中,规模为王。所以已经树立起了积极市场口碑的新势力如特斯拉、理想、蔚来和小鹏一直在积极扩充体量,包括入驻城市、扩张产品线以及向大厂递上橄榄枝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规模体量小还有一个致命痛点,即资金链紧张,回首国内数十家倒下去的造车新势力,都是从资金链断裂开始爆雷的,反之能够跑出来的造车新势力,不是在融资,就是在融资的路上,有资金,才能实现周转,才能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核心技术缺失。主打“高端”的高合,说到给人最深的记忆点,除了捅破国产天花板的价格,不外乎大胆的外观设计。

但好看和贵能成为标签和核心卖点吗?如果是像保时捷、BBA一样有多年时间积累的国内外知名豪华品牌,或许可以。但高合,不过是在风口突然杀出来的造车新势力,尚未通过市场验证,缺乏核心黑科技,纵使能在一开始凭借新鲜感收割一波爱国用户,但又凭借什么吸引消费者长期买单?

值得一提的是,卖高价的高合还曾被车主投诉涉嫌销售欺诈,而面对消费者对其并未使用英国之宝音箱,而是用了价格更低廉的国产品牌这一指控,高合只是回应理解偏差,设计配置描述的是与英国之宝的合作模式,难免凉了用户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肯定的是,主打高端的高合,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期实现了错位竞争,推开了一扇名为国产高端化的窗,打开了中国造车新格局。怎奈何在市场变革的浪潮中,暴露出了缺失核心卖点,产品配置难以匹配高价等种种问题,落得梦碎终局。

除了企业内部原因,加速这些“摸鱼”企业生死倒计时的原因,还有外部市场的白热化竞争。

2023年初,特斯拉化身价格屠夫打响的那一枪,可谓影响深远。除了在去年逼疯、逼退了不少品牌,还在今年逼得比亚迪火力全开“毙外敌”。

春节假期结束第二天,比亚迪便率先扔出一颗“王炸”:王朝网旗下秦PLUS荣耀版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7.98万元起。与此同时,五菱、长安汽车、哪吒汽车、北京现代、上汽通用等车企纷纷加入价格战,集体宣布多款车型大降价。

今年的价格战口号不再是“油电同价”,而是“电比油低”“油比电强”。在燃油车和电动车发展的分水岭,庞大的传统产能和逐步萎缩的燃油车市场矛盾加剧,燃油车与电动车终有一战,表面上是产品价格战,实际上是全产业链的体系战。

不同于上述的小规模体量的造车新势力,也不同于限制诸多的传统汽车大厂,比亚迪有着历时十几年布局下的“垂直整合模式”,有着完善的研发体系和产业链体系,所以不仅能“行如风”般进入新能源赛道,还能在新能源市场“坐如钟”。

技术决定实力,实力决定是否有定价权,研发及产出能力极强的比亚迪,正是掌握了当下10-20万元价格市场的定价权,今年比亚迪在10万元级市场开出的降价第一枪,是以自主新能源的身份向传统合资燃油车发出的一波猛烈冲击。

我记得王传福曾表示,比亚迪有定价权,但希望平稳一点,不要搞得大家都很难受,别人都没活路,但现在很显然是没想友商留活路。

一方面,去年年底,许多车企为了冲目标,出现了压库行为,但今年1-2月份汽车市场相对疲软,销量放缓,比亚迪吹响降价的号角,是为了促进市场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降价本意是通过降低利润来增加销量,比亚迪作为当下少数实现营收的车企,有以价换量的本钱,其它则车企未必,硬着头皮跟进意味着亏本,价格战的持续会彻底拉开有资金、有技术的车企和小规模、技术水平低的车企的距离,并加速后者的淘汰出局,高合不过是其中一员。

不过,淘汰也并非弱势车企的唯一退路,参考美国三大的发展之路,除了竞争,还有合并,个别难以独活的车企,还能通过并入强势品牌,以另一种方式在汽车市场实现长存。

当然,有人退,有人进,浑水摸鱼的弱势品牌被淘汰之余,还不断有新产品补充上来,据统计,2024年,将有超100款新能源汽车上市,车型几乎覆盖了乘用车的全部细分市场,其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于比亚迪、吉利、奇瑞和长安这几家自主大厂。此外,外众瞩目的小米SU7也将在今年杀入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毫不意外,这是进入“血海”竞争的一年,也是淘汰赛加速的一年,新能源市场将会在一片混战中,逐渐迈向如同持续多年稳定的燃油车市场相似的格局。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天下大势,也是汽车市场大势。只有当裸泳的人被尽数踢出局,新能源市场才能顺利迈入下一个阶段。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