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行业,薪酬问题总是备受关注。尤其是基金经理的高薪问题,屡屡被热议,甚至具体的奖金数额都能人言籍籍呢?

背后的原因主要是,近几年大多数基金的业绩难以令人满意。

当业绩遇冷,薪水仍旧热

华安基金,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公募基金之一,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享有行业内的高声誉。依托强大的背景资源,华安基金的业绩表现并未达到预期,特别是在增长基金规模方面表现欠佳。

羊毛出在羊身上,高昂的管理费最终要有被当成“傻子”的投资者来买单。华安基金享受着管理费带来的丰厚收益和高额的薪酬,同时,又如何看待外界的质疑?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华安基金实现了5亿元的净利润,管理费收入超过了15亿元。

说到底,“基金经理也只是一个工种,只是时代给它加上了耀眼的光环”。如果托付的基金经理不能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增值收益,投资者只会用脚投票!

根据应届生校招公众号【研习生】发表的文章《华安基金2024届校园招聘及薪酬待遇》介绍:月平均工资11K左右,其中66%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9000-12000元/月,33%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12000-15000元/月;年终奖平均6w+;研究员一般年薪会超过30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法定五险一金,整体绩效好时会提供旅游基金,交通补助,商业补充保险等福利。

对于校园招聘的新生而言,华安基金的平均月薪达到了11k,这一数字在许多其他行业看来已经相对较高。这只是华安基金给到校招生的薪酬,实际上华安基金的薪酬待遇可能比公开的数据还要更加优厚。

爆款基金伤人,迷你基金盈利真相

华安基金近期荣获“金基金TOP公司奖”等四项大奖,并声称其在过去2年、3年及5年的收益中均位列榜首。然而,与其获奖荣誉和业绩自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投资者对其长期投资体验表示不满,批评之声不绝于耳。

针对华安基金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真相如何?这需要数据来说话。

数据显示,华安基金旗下混合型基金在过去三年的平均收益率为-16.68%,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了-35.29%。乍一看,华安的业绩似乎优于市场平均水平,展现了其基金的超额收益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深入分析发现,简单使用算术平均收益率来评价总体业绩是不准确的。实际上,表现良好的主要是规模较小的基金,至于那些规模较大、持有人众多的热门基金业绩却普遍不佳,部分基金净值甚至出现腰斩。

业绩规模双杀

昔日“老十家”公募之一的华安基金,便遭遇了业绩和规模的双重“滑铁卢”,曾经疯狂吸金的拳头权益产品在过去三年遭受严重亏损,损失超过-40%,导致许多投资者失望而去,这直接影响了其管理规模的变化。华安混合型基金规模也从2021年的2019.37亿元下滑至1009.36亿元,减少了约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wind)

从收益表现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26日,华安基金旗下多只基金的表现令人不满,成立以来就遭遇巨额的亏损,跌幅达到-20%至-50%不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wind 截至2024年2月26日)

曾经最引以为傲的爆款基金,近三年却变成了最令人失望的基金。包括明星的基金经理饶晓鹏、投资部总监万建军在内的一些业内大佬,都经历了意想不到的挫败。

饶晓鹏,是华安基金的知名基金经理老将,在华安基金担任基金经理9年多,期间最高回报率达到了195.67%。不过,最近的情况就没那么光鲜了。

数据显示,到2024年2月26日为止,饶晓鹏管理的5只基金近一年的表现都不理想,净值跌幅都超过了-20%。两年的情况也差不多,跌幅都在-20%以上,甚至超过了-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wind 截至2024年2月26日)

特别是华安聚优精选混合基金,这是饶晓鹏手下的一颗明星产品,2020年7月成立,当时正值白酒等消费板块火热,加上饶晓鹏的名气,这只基金迅速成为市场的宠儿,募集到了高达290.67亿元的资金。但是,好景不长,这只“爆款基金”的表现并不如预期。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26日,华安聚优精选混合自成立以来跌幅高达-38.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wind 截至2024年2月26日)

至于规模,到了2023年底,这只基金的资产规模缩水到了46.60亿元,相比成立初期减少了244.07亿元。昔日的“巨无霸”基金,如今已经大不如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wind )

表现不佳不仅是饶晓鹏,还有一位喜欢追涨杀跌、跟风炒作垃圾股的百亿基金经理——万建军。

万建军自2016年加盟华安基金,起初担任投资研究部的联席总监,2018年开始管理基金。其目前管理7只基金,管理总规模达99.03亿元。

但是,除了他的早期产品华安研究精选基金和23年新发基金华安远见慧选A1外,其2021年至2022年间任职的基金目前都处于亏损状态,亏损幅度在-29%至-39%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wind 截至2024年2月26日)

基金业绩不佳不仅引起资金缩减和投资者撤资,对基金经理是打击,但最大损失落在投资者身上。基金公司仍然通过管理费来实现旱涝保收,对于投资者来说,损失的是他们辛苦赚来的钱。

业绩低迷,管理费却增

华安基金的基金经理业绩低迷,这并未对公司的管理费收益产生太大影响。据wind数据显示,华安基金在2021年的管理费收入为32.23亿元,2022年增至33.78亿元,2023年上半年仍保持在15.80亿元的高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wind )

在经历了连续的亏损和市场的波动之后,华安基金的表现引发了投资者的深思。

在基金公司通过高管理费为其管理团队提供了可观的薪酬和福利时,投资者却没有得到期待中的回报。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不禁要问:如果一个公司不能让客户赚到钱,还值得信赖和投资吗?

那些被绩优基金的营销策略吸引而高位入场的投资者,在亏损后离开,可能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