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低迷之后,A股终于在春节前后迎来了一波像样的反弹。政策方面,监管层加大了对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现象的查处力度;

资金方面,央行持续降准降息,市场并不差钱;

最重要的是估值上,目前市场依然处于较低位置。

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之下,市场情绪有所回暖,从今年年初至2月26日,上证指数上涨了0.07%,沪深300上涨了0.65%。

大盘回到了3000点附近,但很多股民和基民却发现,自己的账户并未跟着回来。

在A股5351只股票中,仅665只上涨,全市场股票的涨幅中位数为-16.53%,“赚了指数不赚钱”成了股民基民吐槽的焦点。(以上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4/1/1-2024/2/26)

那么问题来了,该选择哪类投资品种,才能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股票吗?

市场上的股票数已超五千只,其背后的上市公司良莠不齐,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并不是什么好的选项。

主动基金呢?

可能存在各种风格偏移,也容易错失市场行情,此外,相较被动跟踪指数的指数基金,主动基金研究起来无疑难度更大。

再说指数基金,尤其是宽基指数基金,能紧跟市场整体表现,无疑是较好的选项。

但是,回顾A股历史,宽基市场指数面临着一个尴尬的情形,那就是长期大幅震荡不涨。这时,就不得不说到指数增强基金了。

指数增强基金,顾名思义,就是对指数基金的增强,即: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投资管理,力求做到比指数涨得多一些,或是跌得少一点,从而获取超越指数的回报。

那么,指数增强基金的实际历史表现如何呢?

近些年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不少指数增强基金,最多的是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的增强基金。

我统计了2017年至2023年,全市场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的均值,这7年间这三大宽基指数增强基金的平均收益均超越了基准,表现出较稳的超额收益。

那么指数增强基金是如何实现增强的呢?增强方法主要分三类:

一是量化增强,即使用量化模型,从市场数据中寻找定价错误或者能够产生稳定超额收益的机会;

二是主动增强,类似主动基金,基金经理对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分析和主观判断,对指数成分股的配置进行调整,以求获取超越指数的收益;

三是其他确定性相对较高的方法,比如打新股、参与定增、大宗交易等。

可以认为指数增强基金是被动+主动的基金,一方面继承了指数基金成本低跟踪市场的优点,另一方面又获得了主动管理的灵活性,基金经理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对基金进行调整,以追求更好的风险收益比。

1股票覆盖广、持仓分散均衡

指数增强基金对基准指数的偏离是有限制的,这种限制,决定了基金在股票的配置上不能偏离基准指数太多;

基金的行业分布和投资风格和基准指数大致保持一致,不会过度集中于个别行业或赛道,保证了持仓的分散性和配置的均衡性。

2透明度高、便于投资者决策

基金的重仓股按季度延时公布,全部持仓要等到年报或半年报发布才能看见,及时性较差,而指数的成分股几乎是随时可查,由于指数增强基金和指数持仓接近,我们可以透过指数来分析指数增强基金。

比如,在汇添富沪深300指数增强的基金招募说明中写道:“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和备选成份股占非现金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 80%”

3贝塔和阿尔法“双轮驱动”

指数增强基金既可以获得指数上涨带来的收益,又能通过有效的增强策略追求超额收益,在跟随市场的同时,寻求更好的长期收益。

受到前两年基金抱团瓦解、外资流出等因素的影响,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股在近两年的熊市中经历了大幅下跌,从最高点5930.91跌到目前的3489.74点,跌幅超过41%,估值也大幅回落,跌回了底部区域。

下图是过去10年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走势,其中虚线标出了当前所处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Wind,2017/01/01-2023/12/31

在鱼龙混杂的A股市场,沪深300代表的大盘蓝筹无疑是质量相对较好的股票,再加上较低的估值,这时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较为适合低位布局。

市场上有很多指数增强基金,汇添富旗下的系列指数增强产品业绩表现亮眼,产品线较全,覆盖了市场重要宽基指数包括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中证1000等,这里重点介绍汇添富沪深300指数增强(A类005530,C类010556)。

汇添富沪深300指数增强A成立于 2018/03/23,根据基金2023年四季报,从基金成立到2023/12/31,基金上涨36.57%,相对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95%+活期存款利率*5%)的累计超额收益50.44%。

根据招商证券数据,截止2024年1月1日,近一年业绩在52只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中排第一。(数据来源:招商证券,《多重因素共振下的小盘量化掘金》,截至2024年1月1日)

历史业绩只是评价基金最直观的一个方面,作为普通基民很难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机构投资者往往具备更强的研究能力和更多的信息,因此,机构持有比例是我们选择基金经常参考的一个指标。

从这方面看,汇添富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高度认可,根据基金的定期报告,机构的持仓比例一直很高,而且近两年还有所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2020/1/1-2023/6/30

指数增强基金是主动管理和被动跟踪的结合,能够超越指数,主要来自主动管理的加成,关键依赖于基金管理者的投研实力。

基金从成立至今一直由吴振翔和许一尊这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他们在量化投资领域深耕多年、经验丰富。

吴振翔是中国科学院的应用数学专业博士后出身,有着15年的量化投资经验,2008年加入汇添富担任数量投资高级分析师,2010年开始管理公募产品,是公募最资深的量化基金经理之一。

许一尊也是拥有13年的量化投资经验的老将,他是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硕士,2010年加入汇添富基金,历任金融工程分析师、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

以量化管理为主的同时,他们注重风险的控制,坚守投资的本质,不片面跟风“行业轮动”,不主动押注短期因子,尊重量化数据、但也坚守“好公司”的投资底线。

出色的业绩离不开优秀的团队,目前汇添富基金的量化投资团队已有数十人,平均从业年限就有10年,团队中既有传统上量化部门偏爱的统计、金融出身的资深从业者,也有计算机、AI、物理等背景的名校毕业生。

当面对一个复杂的事物时,不同的人通常会看到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视角相结合,往往能够得出更全面的结论。

股市充满随机性,难以琢磨,即便是聪明如牛顿也吃过大亏,面对这么一个复杂的系统,综合多方视角更是有益。

统计、金融专业的人更注重用已有的金融理论来分析市场,计算机、AI专业的人更偏向于从数据中挖掘市场规律,而物理专业的人可能会从复杂系统、系统工程等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市场。

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专业视角的融合,能够更好的保持量化投资的生命力,这种专业的“分散”在投资结果中体现为超额收益的稳定性。

除了沪深300指数增强,汇添富还有一个沪深300相关基金,沪深300安中指数(A类000368,C类018947),可以看作是以指数形式对沪深300的“增强”,历史表现也很不错。

除了沪深300,汇添富的指数增强基金产品还包括中证500指数增强(A类001050,C类016854),中证800指数增强基金(A类017896,C类017897)和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A类017953,C类017954),都有较好的历史业绩,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全面的选择。

总之,我觉得指数增强基金是不错的A股资产配置工具,如今市场处在低位,中小微盘指数不是很稳定,可以考虑沪深300,适合普通投资者在当前市场逐步布局。

对了,在支付宝上搜“汇添富基金财富号”,首页有个#新年上上签#的活动,感兴趣可以去看下。另外支付宝首页还有个开门红活动,最高可领取8.88元开工红包。

最后给大家推荐个不错的小程序,就是常说的股债性价比指标,可以看看当前市场走到哪了。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构成基金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上述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产品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本宣传材料所涉任何证券研究报告或评论意见在未经发布机构事前书面许可前提下,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所涉相关研究报告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承诺,阅读者应自行审慎阅读或参考相关观点意见。

汇添富中证500指数增强A成立于2015/02/16,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500指数收益率*95%+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汇添富中证500指数增强A由汇添富成长多因子量化策略A于2023/4/25转型而来,基金自转型以来及各年度的业绩和业绩基准分别为:

74.42%/-3.26%(成立至今)、18.8%/26.85%(2015)、-3.96%/-15.77%(2016)、-0.7%/-0.05%(2017)、-22.51%/-30.36%(2018)、37.13%/23.8%(2019)、40.2%/18.99%(2020)、17.59%/14.08%(2021)、-13.9%/-18.28%(2022)、2.44%/5.30%(2023转型前)、-4.16%/-11.93%(2023转型后)。数据来源:基金年度报告及2023年第四季度报告,时间截至2023/12/31。吴振翔于2015/02/16开始任职、许一尊于2015/11/24开始任职。该基金由吴振翔、许一尊共同管理。

汇添富沪深300指数增强A成立于2018/3/23,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95%+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汇添富沪深300指数增强A由汇添富价值多因子股票于2020/11/03转型而来,基金自转型以来及各年度的业绩和业绩基准分别为:

36.57%/-13.87%(成立至今)、-16.13%/-22.76%(2018)、38.74%/32.22%(2019)、10.87%/9.86%(2020转型后)、-1.93%/-4.85%(2021)、-16.81%/-20.58%(2022)、0.16%/-10.79%(2023)。数据来源:基金年度报告及2023年第四季度报告,时间截至2023/12/31。吴振翔于2020/11/03开始任职、许一尊于2020/11/03开始任职。该基金由吴振翔、许一尊共同管理。

汇添富中证800指数增强A成立于2023/05/19,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95%+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基金成立以来的业绩和业绩基准分别为:-4.11%/-12.16%(成立至今)。数据来源:2023年第四季度报告,时间截至2023/12/31。许一尊于2023/05/19开始任职。

汇添富中证1000指数增强A成立于2023/05/19,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1000指数收益率*95%+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基金成立以来的业绩和业绩基准分别为:0.74%/-10.04%(成立至今)。数据来源:2023年第四季度报告,时间截至2023/12/31。许一尊于2023/05/19开始任职、王星星于2023/06/29开始任职。该基金由许一尊、王星星共同管理。

沪深300安中指数A成立于2013/11/06,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 300 安中动态策略指数收益率*95%+金融机构人民币活期存款基准利率(税后)*5%。基金成立以来的业绩和业绩基准分别为:115.19%/85.53% (成立至今)。数据来源:2023年第四季度报告,时间截至2023/12/31。吴振翔于2013/11/06开始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