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热度,比亚迪蹭得好,鼓励所有企业营销,都往这个方向卷。

杭州高架宾利车主持械行凶事件,大家都知道了。

当时高架上车流不息,但没有一辆车停下劝阻,直到一辆比亚迪经过,为我们示范了一次教科书式的见义勇为。

他先是将宾利车主拉开,阻止其进一步攻击,见没有效果,又用身体挡在宝马车主前,进行“物理隔离”,同时抓住机会报警。

事后,比亚迪车主表示,自己是东北人,硬要动手也不怕打不过,但实在没那个必要。

劝架过程中他还跟宾利车主说:“我其实是在救你们两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叫有勇有谋?这就叫有勇有谋。

以最小的代价,达成最好的效果,中间还不忘安抚施暴者情绪,拉近两人心理距离。

的确啊,要不是他劝阻及时,想必宾利车主不会善罢甘休,按他那个力度再来几下,量刑估计还要往上跑跑。

事后,比亚迪公关部第一时间介入此事,找到这位车主真实身份,是一位姓孙的执业律师,比亚迪还表示,将为孙律师提供20万元奖励并对车辆进行终身免费维修保养。

不难看出,比亚迪希望通过此举,向公众传递一个信号:

我们是被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知人士所选择的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比亚迪这是蹭热度。

但我想问,“蹭热度”一定是贬义词吗?

大家借着热点事件,抒发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只要观点有意义、有价值、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都值得被鼓励。

真正该被讨伐的,是那种藏着私心借机营销的人,可这样的人即使没有热度,也令人生厌,不是吗?

因此,我认为,比亚迪这个热度蹭得好,20万,与其被广告公司赚走,还不如真金白银地奖励见义勇为车主。

如果各个企业、品牌,都用这个思路去“蹭热度”,相信我们的社会风气也会越来越好。

当然,“蹭”,也要讲究身法和技巧,不然“泼天富贵”就会变成“破天骂名”。

年前,奔驰加塞事件中,奇瑞的做法就是反面典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在没搞清楚事态的情况下,就盲目下场,不仅给网红徐老太一方送车送果篮,还给那个一锤就凹的引擎盖定损5200元,引得网友一片质疑——就是整个引擎盖全换了也不超过5000,这个定损莫非是冲着故意损害财物罪的标准去的?那不成了欲加之罪了?

果然,没过多久,事态反转,网友发现徐老太一方的视频疑似存在剪辑,驾车司机也并非她宣称的是徐老太本人。

所谓“老弱妇孺”被加塞欺凌,是被单方编排拼凑出来的故事。

奇瑞的口碑,也随着反转而急转直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亚迪和奇瑞,区别就在于,比亚迪没有直接介入冲突,而是奖励冲突之外的第三方,无论当事人之间存在什么争端,会有什么样的反转,第三方见义勇为的性质都不会改变。

而奇瑞呢?常见的交通冲突,非要下场“拉偏架”,明明自己的车主没做什么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事,却将其抬到“奖励”和“表彰”的高度。

很明显,与凝聚社会共识相比,奇瑞更希望刷出自己品牌的存在感。

一个是“我的车主做了正确的事”,所以我要鼓励;一个是“我的车主疑似受欺负了”,所以我要补偿。后者,明显没有站得住脚的道理。

所以说,蹭热度不是原罪,只要初心是光明的,效果是正面的,大家并不会反感。

也希望比亚迪这堂营销课,能被其他品牌借鉴,大把广告费,与其花在投流量买热搜上,不如用来表彰那些有智慧、有品格、有社会责任感的用户。

毕竟,后者的社会形象和示范效应,比明星代言强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