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有痰怎么办呢?

通常大家都是讲怎么化痰,但其实化痰只是治标,只有从源头处减少痰液产生才是根本。

具体来说下⬇️

首先,要化痰,

我们先弄清楚痰是怎么形成的。

说到痰,都觉得它是一种病理产物,是生病了才会产生,其实并不是。

痰其实每天都在产生,只是平时感觉不到,生病了痰液增加才感觉到有痰。

所以其实痰分两种,

一种是生理性,

一种是病理性。

生理性的痰,从鼻腔就开始分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的呼吸道是一条相通的管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从鼻腔开始,呼吸道随时都在分泌黏液。

正常情况下人感觉不到这些黏液的存在,只有在某些病理病态才能感觉得到。

这是因为:

人体鼻腔里面覆盖着一层松软的黏膜,黏膜上有很丰富的腺体,还有大量的纤毛覆盖。

这些腺体每天都能产生大量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对人体有很大的保护作用。

它们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沾住空气中的大分子粉尘,它还可湿润鼻腔防止干燥,相当于人体的“空气净化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呼吸道粘膜的清扫作用)

那么这些黏液产生后都去了哪里呢?

这里最大的功臣就是黏膜上的纤毛了。

呼吸道黏膜的每个上皮细胞大约都有200根纤毛,这些纤毛时刻在进行规律地摆动。

它向内摆动时坚挺有力而快速,向外摆动时弯曲柔软而缓慢,这样就能把黏液往胃里送,往里就会随着口水一起被吞进胃里。

所以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这就是“生理性的痰”。

但当人生病的时候,病菌(比如细菌病毒)攻击了呼吸道(也可能过敏),导致呼吸道粘膜受损、纤毛丧失正常的摆动功能后。

这时候会怎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会导致黏液分泌增多,黏液产生速度远远超过纤毛的处理能力的时候,它们就会聚集在呼吸道上,黏液附在粘膜上刺激神经产生不适感。

让人不得不用力咳出它,

这就是病理性的痰。

黏液附在咽喉导致呼吸道变窄,只能通过加快呼吸给身体供氧,这时候我们就会听到孩子发出呼呼的声音,就知道有痰了。

如果宝宝免疫低,经常受到病菌侵袭,呼吸道反复感染,支气管黏膜经长期刺激后处于损伤状态,代偿功能弱,就会表现为经常有痰。

经常有痰,就意味着病菌一直在或者黏膜的损伤一直就没好,这种持续下去就有可能发展成慢性支气管炎,甚至肺炎。

可见,“化痰”的本质是要消炎和修复黏膜。

在实际应用中,既需要考虑把已生成的痰排出的同时,还需要从源头处减少痰的产生,

所以“袪痰”方法,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1、加快黏液排出(让已生成的痰液加快排);

2、稀释痰液,恢复纤毛摆动(纤毛正常摆动才可促排痰);

3、减少黏液产生(抗病菌,消炎)促进黏膜修复。

⬆️把这三点都同时兼顾了,化痰效果肯定也会最明显。

现在我们来解析下这三点分别可以做什么:

第一点,加快粘液排出

属于常规处理,看之前写过的文章:90%咳嗽不需要止咳而是要化痰,学会这3招轻松化痰!

也就是多喝温热水,做蒸汽浴,给宝宝正确叩背等。

包括大家有时候会看到的一些食疗,比如喝梨汤,其实就是通过多喝水的方法,去滋润咽喉,稀释痰液以加快排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点,稀释痰液,如何做到呢?

痰液不是想加快排出就能加速排出的,因为它比较粘,痰液又黏又多的时候,它附着在呼吸道上,很难去除。

所以西医有一种化痰药是专门稀释痰液的。

先稀释,再去用多喝水\拍背等方面,效果才会更好。

化痰药选择单一成分的,比如盐酸氨溴索,很多专家和权威机构都比较推荐这个药。

它的作用就是减少粘液的在呼吸道的滞留,稀释痰液。

还有的药物是黏液溶解剂,可降低粘液的黏稠度,比如N-乙酰半胱氨酸。

当黏液减少,附着在黏膜上的纤毛也自然才能恢复摆动,纤毛恢复摆动,痰液就能更顺利排出了。

不过它毕竟是药物,能不用就不用。

(注意吃药得吃在“刀刃”上,可先确定宝宝确实是有痰咳不出来再吃,如果宝宝咳嗽前后明显有痰音也没有缓解,那就可吃;

如果宝宝咳嗽的时候有「呼噜呼噜」的声音,咳嗽之后有明显吞咽动作,并有恶心干呕(有时会吐出粘液),多半被咽下,不用吃化痰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推荐用陈皮或者化橘红泡水喝,这些含皂甙类的物质有助化痰。

包括盐蒸橙子都是这类,原理差不多,看自己怎么方便怎么用了。

(制作方法:陈皮一小撮或者化橘红片2-3片,开水冲泡3-10分钟,可反复泡至无味,建议6个月以后再用,小宝宝喝味道减淡即可)

如果是大人,还推荐用淡盐水漱口,漱口的时候需要让盐水在咽喉处多停留,也会有稀释痰液的作用。

第三点,减少粘液产生(最关键的)

如果说前面两种方式是“治标”(把已经产生的痰液想办法稀释或者排出),那么第三点就是“治本”。

因为是从源头处减少痰液的产生;

痰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有炎症,只要炎症在,痰就会源源不断的产生,只有消除炎症,减少痰液的产生,才是从本质上”化痰”。

而炎症的发生,是因为机体遇到了”外来物”的刺激,机体为了消灭这些外来物,自身就会生更多“炎性因子”,从而引发各种炎性反应。

这个外来物,可能是细菌\病毒也可能是支原体,衣原体等。

如果能明确是相关的感染,严重的时候可用相应药物,比如细菌感染就吃抗生素。

但绝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是病毒。

病毒是没有针对性药物的,病菌感染靠自身免疫去对抗。

这个时候,有助免疫对抗的营养素就是很好的选择了。

我们自己经常用的就是三剑客(包括VC,免疫蛋白,乳铁蛋白,沙棘籽油),它从多方面多维度去支持免疫,加强机体的消炎,从而改善一切炎症.

以上方法用哪个不必纠结,全部一起用最好,本就是从不同角度去综合改善。

轻度的,可能多喝点煮梨汤,甚至多喝水就好了;

严重的,需要增加干预的力度,就得综合去考虑。

比如有的孩子是因为哮喘,那就不是简单喝水拍背吃化痰药,也不是用营养素消炎就行,而是要规范的进行治疗了。

作者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