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位朋友,大家好。

众所周知,昨天(2月24日)是俄乌战争正式爆发两周年的日子,但从我的整体划分来看,昨天只是狭义上的俄乌战争两周年,广义上的俄乌战争历时更长。

有的朋友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还记得10年前的这个时候,即2014年2月下旬,俄罗斯正式出兵属于乌克兰的克里米亚,此举可用吞并来予以形容。

虽然当时俄罗斯出兵的队伍拿掉了军人的标志,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那是俄罗斯的部队。随后在2014年3月18日,俄罗斯正式撤兵。

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俄罗斯虽然没有和乌克兰军队爆发类似如今这样大规模的冲突,也没有导致大量的军人死亡,但俄罗斯完成了一个动作,这个动作有两个标志:

第一,俄罗斯动作非常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目标;

第二,俄罗斯将原属于乌克兰的克里米亚纳入到俄罗斯的版图当中,并且还成立了克里米亚的行政管理局。

在过去的两年里,俄乌战争死伤无数,远远超过了十年前在克里米亚发生的军事冲突,但克里米亚基本上仍牢牢掌握在俄罗斯的手里。

那么,从历史的长河中去看十年前的克里米亚危机,有前因也有后果。

从前因来说,这至少从2003年乃至更早之间就开始了,即西方和俄罗斯之间围绕乌克兰的冲突。

从后果来说,它间接催生了2022年2月24日的俄乌战争。

实际上,在2014年3月18日俄罗斯撤军后,西方和俄罗斯之间围绕着乌克兰的地缘战略冲突并没有消停。

还记得在2003年,当时乌克兰有两个总统候选人,一个是亲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另一个是亲西方的尤先科。有关尤先科,令我们记忆犹新的便是其中毒事件,最终导致其脸部毁容。

在2003年至2013年这十年间,乌克兰经历了几轮总统上任。在2013年年底,时任乌克兰总统的亚努科维奇拒绝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而致力于与俄罗斯签订一系列贸易协议。

换言之,从2003年开始,乌克兰就一直存在国家方向抉择的问题,即究竟是走入欧盟的怀抱还是投入俄罗斯的怀抱?

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乌克兰这个小国的历史宿命,也是其悲哀所在。同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注定了乌克兰一些亲西方的领导人无法完成“小国大外交”,反而让乌克兰成为大国地缘战略冲突当中的一道小点心。

那么在2013年年底亚努科维奇作出拒绝后,乌克兰当地的民意就产生了反弹,这说实在比较奇怪。

众所周知,现在的乌克兰分为东部和西部,东部亲俄罗斯,西部亲西方,而在当时这是无法量化的。但就在亚努科维奇作出拒绝后,乌克兰内部集体掀起了一股反弹,无论是议会内部或外部,还是街头或地缘冲突都甚嚣尘上。

所以,这种情况也就导致了2014年2月下旬的俄罗斯出兵克里米亚事件。虽然这次冲突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军事冲突,但最后达成了效果。

一方面,俄罗斯军队扎扎实实地控制了克里米亚;另一方面,普京运用其长期从事谍报工作的谋略,在当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举行了一个公投,公投的结果就是将克里米亚纳入俄罗斯的版图。

因此,在2014年3月18日,俄罗斯军队才心满意足地撤离克里米亚。当然,这个撤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撤离,毕竟克里米亚已经是俄罗斯的一个行政管理区。

以上,就是当时俄乌之间的一些情况,这个情况也导致了几个后果:

克里米亚危机在直接意义上导致了俄罗斯与西方的冲突。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冲突不是直接发生在俄罗斯和美国之间,不管是克里米亚还是乌克兰,它要做的是选择,即投入欧盟还是俄罗斯。

所以在克里米亚危机后,首当其冲的便是搞坏了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当然,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也被搞坏了——这其实就导致了在1999年形成的G8格局正式消亡。

众所周知,1999年之前的G7是冷战时期留下的一个产物,在1999年科索沃危机后,G7峰会在德国科隆举行。

当时我作为香港记者亲赴现场,有两个印象深刻的感受:一是,当时西方已将俄罗斯纳入其中,G7正式改为G8;二是,当时由叶利钦派去的俄罗斯总理在峰会上受尽屈辱。

由于当年峰会在德国科隆举行,当时的东道主是德国时任总理施罗德。施罗德在与媒体吹风时就提出:“我们的下一步目标是让G8变成G9……”那么下一步要纳入谁呢?答案是中国。

说实在的,就连中国记者都觉得匪夷所思,当时的中国无论是国力还是国际雄心,距离进入G8还相距甚远,但我们的中国高层思路还是比较清楚的。

所谓G7或G8,实际上是西方国家制定的一个游戏规则,而无论是俄罗斯或中国加入,更多是作为一个接受者,而不是制定者。所以当时的中国在等一个机会,希望自己能参与到游戏规则的制定当中。

那么这个机会是什么呢?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两房危机到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之后,2008年10月15日美国华盛顿举行了G20峰会,那时中国顺理成章地加入了。

2008年中国的国力与9年之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虽然还没有到今天这样的地步,但当时每个人都在谈G20,就是只要中国和美国握手,似乎全球的问题都能解决。

那么等到中国加入G20后,中国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游戏规则的接受者,同时还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用最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你不是坐在桌边上参与游戏规则的谈判,那你一定就在菜单上被人吃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1999年的时候,俄罗斯一方面被西方纳入其中,G7变成G8;另一方面俄罗斯也受尽屈辱,里面全部的“奥秘”大概就在于此。

15年之后,即2014年发生了克里米亚危机,这导致了俄罗斯与西方展开了第一场决裂,俄罗斯被G8剔除。

但即便是那个时候,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也没有完全交恶,后来又过了8年时间,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俄罗斯与西方才正式决裂。

当然这个决裂按照之前我在评论中所说的那样,所有这些都只不过是因爱不成而生恨。所以无论是对中国或世界而言,还是要保持一个审慎警醒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切。

从1999年俄罗斯被纳入G8开始,到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爆发俄罗斯被踢出G8,这一路我们既可以看出地缘战略冲突的风云变幻,也可以看出俄罗斯的心路历程。

克里米亚危机到现在又过去了10年,从这个意义上说,克里米亚危机是广义上俄乌战争的开始,因为俄罗斯毕竟还是动用了军事手段。狭义上的俄乌战争就是两年之前,即2022年2月24日开始。

那么无论是克里米亚危机也好,还是俄乌战争也好,给了我们什么警示呢?

俄乌战争我们已经说了很多,那么现在我们重点说一下克里米亚危机,主要分为三点:

第一,克里米亚危机有个历史渊源;

第二,在这历史渊源的过程中,有地缘战略的冲突,而在地缘战略冲突过程当中,无论是冲突的哪一方,都有很多教训可以吸取;

第三,当冲突要爆发的那一刻,各方如何看定、如何认定规则,才可以决定后面的去向。

先说第一点,克里米亚在历史上到底属于谁?

在1783年之前,克里米亚不属于俄罗斯。

1783年,俄罗斯正处于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俄罗斯的顶峰时期,也就是在这时,俄罗斯正式吞并了克里米亚。

可在1954年时,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出于各种目的,如感谢乌克兰在二战时参与苏联卫国战争等几大原因,把克里米亚还给了作为苏联加盟国之一的乌克兰,而这在普京心中是一个重大的错误。

其实,无论是赫鲁晓夫把克里米亚还给乌克兰,还是列宁在1922年建立苏联时认定的,加盟国有自由退出的权利,普京都不认同。尤其是加盟国有自由退出的权利这点,他认为这恰恰是种下了苏联解体的种子。

普京始终认为,至少从1783年以后,克里米亚就应该是俄罗斯的,而不是乌克兰的。只不过乌克兰和俄罗斯关系好时,可以相安无事;但一旦关系不好,乌克兰要纳入西方的怀抱,那对不起,前苏联领导人给乌克兰的克里米亚,俄罗斯要夺回来。

而在这里面,就有相当部分的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成分在里面。

首先,从历史渊源上,在1783年以后,先不说俄罗斯是通过什么手段来获得克里米亚,但克里米亚曾经确实属于俄罗斯。

其次,俄罗斯能不能因为乌克兰愿意走入西方的怀抱,就把1954年被还给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强行夺回来呢?

这里面有意气用事的成分在里面,也有普京所谓的“作为一个民族英雄果敢”的一面。

但大家仔细去看,这里面有相当大程度的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这层心路历程,如果不能把它理清楚的话,恐怕无论是在未来的10年、20年,还是50年、100年,俄罗斯可能还会面临很多的艰难。

第二,在乌克兰问题上,从2003年开始,乌克兰到底是向西走还是向东走,到底是纳入西方还是纳入俄罗斯?

理论上,这背后有欧盟、美国作祟的影子,也有地缘战略冲突的影响。

那么从西方来说,如何更公平公正对待俄罗斯这么一个大国,以及欧盟东扩、北约东扩等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刻思考。

从俄罗斯来说,也要深刻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属于俄罗斯的乌克兰,如今却有很多乌克兰人害怕被纳入俄罗斯?在这个过程当中,西方犯了重大的战略错误,俄罗斯也有许多可以反思的空间。

第三,从历史上来说,俄罗斯毫无疑问存在可以说是顺手牵羊、刻意获取或巧取豪夺的行为,包括最近两年的俄乌战争,俄罗斯也把乌东四州强行纳入到俄罗斯的领土当中去。

实际上,俄罗斯可以从历史的角度说这些领土是自己的,但如果要这么说的话,我们也可以说俄罗斯有很多领土在历史上是属于我国的。

此外,在今天德国东部的石荷州等地方,以前还是丹麦的。

我们知道德国历史上有个大哲学家叫康德,他出生在柯尼斯堡,这个地方后来被强行纳入苏联领土,也就是今天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现在这个地方还充满强烈的东普鲁士色彩。

那么所有的这些问题,是不是要重新改过呢?

今天我们去看15世纪以后的欧洲地图,每一个世纪的领土都在改变,直到二战后这些领土才正式定下来不再改变。

如果还要再重新改变的话,那势必要爆发无休无止的战争。

所有这些,我想都是值得俄罗斯朋友反思的,也是值得所有其他国家反思的。

因为人类历史还很长,我们未来还会有很多年的历史,如何认定规则;如何界定冲突;如何认定历史来源;如何准确地设定管理领土归宿、文化认同和历史来源以及未来的走向……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弄清楚这些问题的内在终极原则,恐怕人类未来还是避免不了更多更长的军事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