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新冠病毒真的会阴而不散吗?普通人群中持续感染的比例有多高?它会带来哪些影响?

一项由牛津大学领导的新研究,对普通人群中持续感染 COVID-19 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震惊:研究发现,普通人群中持续感染 COVID-19 的比例可能高达 0.5%!这意味着,每 1000 名感染者中,就有 5 到 10 人可能在体内持续携带病毒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 什么是持续感染?

持续感染是指患者在感染病毒后,体内病毒载量持续存在,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可检测水平。此前,人们普遍认为持续感染只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但最新研究表明,普通人群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 普通人群中持续感染的比例有多高?

该研究对 90,000 多名参与者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 381 人在感染后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内持续检测出阳性。这相当于所有感染者中的 0.42%,远远高于之前的预期。

▎ 持续感染会带来哪些影响?

研究发现,持续感染者在感染开始超过 12 周后报告出现长新冠病毒症状的可能性比典型感染的人高出 55%。这意味着持续感染可能是导致长新冠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一些持续感染者体内,病毒会发生大量突变,其中一些突变可能会导致新的冠状病毒变体出现。这提示我们,持续感染可能是新冠病毒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持续感染?

目前,针对持续感染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加强对普通人群中持续感染的监测,对于追踪病毒变异和预防新冠疫情的持续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建议:

  • 加强对新冠病毒的基因组监测,及时发现新的变异株。
  •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更长时间的隔离和监测。
  • 对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进行更有效的保护。

新冠病毒仍在持续演变,我们对它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持续感染的存在,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需要继续加强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一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Ghafari, M., et al. (2024). Prevalence of persistent SARS-CoV-2 in a large community surveillance study. Nature. doi.org/10.1038/s41586-024-070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