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中国铁道部向全世界发布了一项采购需求:140列时速达到200公里的动车组,最终经过审核,发现有4家公司能满足我们的建设需求,分别是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高铁联合体和加拿大庞巴迪。其中,西门子不管是技术水平还是公司能力都是最强的,而庞巴迪实力则最为弱小。

而西门子显然也明白自己的长处,觉得自己已经稳了,于是在谈判过程中表现得十分傲慢,除了开出了每一列动车3.5亿人民币的天价之外,还要收取3.9亿欧元的技术转让费,全部加起来,差不多要600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当时我国的动车和高铁事业刚刚起步,600亿我们完全是能拿出来的,但如果任由西门子漫天要价,那就等于把主动权拱手相让,对我们高铁的后续发展极为不利。所以铁道部是不可能被西门子牵着鼻子走的,于是,铁道部增加了两个要求:

参与投标的公司必须是中国企业。第二,参与投标的中国企业必须有国外成熟技术的支持。也就是说,不管是哪个公司,只要他们想要中国的大订单,就必须跟中国的企业合作。不仅如此,在这两个要求的基础上,铁道部还表示,在建设过程中,中标企业必须对关键技术以最低的价格转让给中方。

随后,铁道部又指定了两家国内企业作为中方的合作机构,一家是南车集团的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即南车四方,一家是北车集团的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即北车长客。

这样一来,西门子等四家公司,就必须去找南车北车两家中国企业合作,僧多粥少,主动权立刻就回到了中方手里。

之后,北车选择了西门子,南车选择了日本高铁联合体,而法国阿尔斯通则两边下注,同时与南车北车进行谈判,南车和北车也借着跟阿尔斯通谈判的行为,来给西门子和日本联合体施压,迫使他们让步。至于庞巴迪,因为他们的技术是最落后的,所以态度特别好,中方任何要求他们都会尽量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后续谈判过程中,西门子觉得自己优势很大,不但开出了接近600亿的天价,还在许多关键技术的转让上不肯退让,引得铁道部官方都出面了。西门子觉得,连铁道部都来找自己,岂不是说明中方服软了?所以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愈发肆无忌惮!

然而,铁道部反手就通知北车,让其加快和阿尔斯通谈判的进度,很快,双方就达成了协议,紧接着,南车也跟日本联合体签约,而庞巴迪,则以合资的方式参与了投标,也勉强分了一杯羹。

消息一出,西门子顿时就懵了,本以为自己技术最先进、实力最强,应该是稳操胜券了,没想到却成了第一个出局的!

这还没完,到了第二年,也就是2005年,铁道部再次抛出一个大订单,这次的技术规格更高,要求时速达到250公里。因为前一次被敲打过了,西门子这次懂事了,主动降低报价,每列动车只收1.9亿人民币,技术转让费也直接膝盖斩,只要8000万欧元。因为本身就比不过西门子,阿尔斯通和日本高铁联合体也不得不应声降价,大幅降低了我们的采购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通过两次订单谈判,前后加起来也不过才两年时间,中国就掌握了时速250公里高铁的核心技术,之后我们再发扬光大,完成了对西门子等公司的超越,成为了世界高铁技术最强、规模最大的国家。

目前,中国投入运营的动车缓和列车加起来已经接近3000列,最高时速达到400公里,总里程更是比其他国家加起来都还长,不仅如此,我们的高铁票价、建设成本都更低,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铁道部20年前那场经典的谈判案例,被写入了美国斯坦福大学谈判教科书中!

最令人绝望的是,这就是一个无法破解的阳谋,西门子唯一的破局方法就是不要中国的订单了,但这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