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氏桂花汤圆

吃过冇?

⚪️⚪️⚪️

下雪下霰下刀子,也挡不住老武汉跑到五芳斋卖叠式汤圆的窗口,一站就是四个小时。么办咧,要过元宵撒。

然而我不去。

硚口建乐路的巷子里,有一家开了二十四年的手作汤圆店,无论春夏秋冬,门口的锅总是热气腾腾,李莲珍包一个汤圆,就丢一个到锅里,白玉丸子起起伏伏,酒香阵阵。

喜欢这一口的说他们家是“全武汉唯一能跟五芳斋抗衡的汤圆”。千人千般口味,抗不抗衡的,吃了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不是第一次来吧?”李莲珍看到我,笑了一下,“感觉蛮面熟。”

两年前我来过一次,那时候是去隔壁咪咪过早,顺道吃了一碗酒酿汤圆解渴,没想到她还记得。

李莲珍的丈夫不像她那样活泼,一直闷头盯着锅里,像是在监控每一个汤圆的状态,过几秒挑出来一个,八个汤圆他用了一分钟才一个个装好。我看不出区别,只觉得个个都像蛮有福相的大胖小子,软趴趴泡着热水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加糖啊,再给我卧个蛋。要嫩一点。”旁边的叔叔说完就坐了进去。我也有样学样,加了碗红糖荷包蛋。

看着锅里浸泡的汤圆,我总担心它会软趴趴的没口感,没想到入口软糯却不失韧劲。李莲珍说了,这就是吊浆汤圆的神奇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莲珍用的是孝感云梦产的糯米,糯米需要浸泡一夜,泡软后碾磨成粉浆,再装入棉布口袋里,沥干水分,最后再和成面团,这样做出来的汤圆会更糍实更有弹性。

“比速冻的好吃100倍。”“武汉的汤圆除了五芳斋就吃他们家。”这是网友们比较一致的评价。

“我们家的汤圆做起来还是比五芳斋的麻烦一些。他们的叠式汤圆是滚粉子,不像我们,还是要自己一个个的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圆一咬破,黑芝麻馅儿流了出来,比平时吃的要稀一些。李莲珍说这是因为没加猪油。“我们的汤圆馅是纯芝麻、桂花和白糖调制,因为附近老人多,还有蛮多是医院过来的病人,吃不了猪油,这样比较健康。”

我妈总爱说“原汤化原食”,让我吃完汤圆把汤喝了,我从来都不喝。但李氏桂花汤圆的汤底是自家酿的伏汁酒,香甜可口,还带有桂花的清香,一起下肚倒真是解腻化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年元宵节是李莲珍最忙的时候,早上4点要起来准备,晚上12点才能收工。这几天,他们家就是建乐路上的大明星,家家户户都来买汤圆。

我从武昌过来,还有几个拐子是汉阳的。“汉阳离硚口近啊,每年都来买。”

李莲珍提前几天就包好了汤圆冻起来,还约了亲戚朋友来帮忙,“不然根本搞不赢。”

砧板上糯米团子码得整整齐齐,热锅里白水沸腾汤圆浮浮沉沉。李莲珍夫妻靠着一个小门面,搓出去了千千万万个汤圆,也搓出了他家的武汉小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莲珍卖汤圆的初衷蛮简单,“不想种田了。”

就因为这,她和丈夫从孝感农村来到武汉。那是2000年,江汉路才整形成了步行街,硚口美食街噶事,晴川桥通车,武大并校,整个武汉这里那里蠢蠢欲动的,就像李莲珍的那颗心。

夫妻俩找了个孝感老师傅,开始学做汤圆。他们想好了,就做桂花酒酿的。师傅说了,武汉人好这一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孝感米酒全国闻名,孝感人把控糯米的优势是DNA里头的。“田都能种好,有什么做不好的?”从吊浆到和面,从调馅到控制火候,夫妻俩全程精耕细作,直到一碗汤圆初长成。

慢慢就有熟客了。“附近街坊都说喜欢这个味道。这么多年我只做这一个味道。”武汉只卖汤圆的店不多。汤圆简单撒,家家户户都会做。就靠着一款汤圆经营二十四年,可能就李莲珍一家?

李氏桂花汤圆的名气,就从硚口的巷子里头传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到武汉的时候,李莲珍的儿子才出生,她担心不种田会是错误的选择,担心靠自己养不好儿子。

现在,“今年,我儿子研究生毕业了。”说起这个李莲珍可就喜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头连着中山大道,一头连着京汉大道,车水马龙的喧嚣之间,建乐路悠然宁静,分割出建国和建乐两个老社区。

这里的过早摊子,随便一问,都是二十年起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咪咪早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7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咪咪早点是建乐路人气最旺的过早,天天排队。1997年开的店,老板从二十七岁做到了五十四岁。

硚口好吃的热干面蛮多,但咪咪家的格外不同款。调料台上面摆了十几个碗,都是浇头,动线上配了三个嫂子,面从一头传到另一头,里面就多了鹌鹑蛋、黑木耳和一勺带肉的炸酱,才六块钱(年前还是五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回吃我就对这个事印象蛮深,特意告知我司摄影师兼热干面测评大神阿宽:“他们家料才多。”

论过早阿宽也是见过世面的,看到面上厚厚的一层肉,他还是发出了惊呼:我懂你意思了。

这回吃感觉有点咸,老板说也可以不加炸酱。她跟我讲:“你帮我说啥子啊,木耳和鹌鹑都涨价了我的面才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慧水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慧水饺在靠近中山大道的那一头,老板在显眼处贴了个提醒:在武汉,馄饨被叫做水饺。

“蛮多客人都是中山医院过来的,医院里南来北往的人多了,他们不晓得武汉的水饺是么意思,就解释一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慧水饺的汤底是用猪骨头熬制,现包现煮,皮薄肉鲜,一口下去都是肉。店堂大,可以坐十几桌。“以前来吃的人多,需要这大的位置。”老板笑了笑,“从我丈母娘开店算起,香慧起码有三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野生豆浆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咪咪对面的豆浆摊,也摆了二十年,风雨无阻。阿姨推车上撑了把大伞,伞下面两锅热豆浆。上回来她也是在这个位置,跟我说有人专门来拍过她,这回她又炫耀了一次这个事。

我买豆浆的时候,天上突然开始下霰,砸得她的伞咚咚响,幸好递过来的豆浆是滚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炸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7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记油炸总是最早下班的。在他们家,我第一次见到小油条头,长得跟薯条一样。

另外一家卖炸物的爹爹婆婆,则像活在上个世纪。两扇不晓得从哪里拆下来的木头窗子作为防热隔板,里面放了口锅,爹爹用红色油漆写了食物种类的大字报,贴在路口。除了稀饭、面窝、鸡冠饺等,糍粑、油饼、油香等老武汉特色炸物也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说建乐路跟两年前没什么变化,街坊说跟十几年前比变化也不大。时间像给这里按了暂停键,连几个流动摊点都不流动。想起小时候我妈总跟我说,要是走丢了就原地站着,结果这些摊子一站就是二十年,生怕我一回头找不到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天就是元宵节,武汉天降“小汤圆”,铺满一路。学生延迟开学,大人居家办公,刚好给大家伙创造机会齐聚一堂过节。

我远在四川探亲的爸妈看这天气,干脆不回武汉了:元宵节你自己煮几个汤圆吃,会煮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离开李氏桂花汤圆的时候,我买了一袋速冻汤圆和一碗自酿酒糟。李莲珍告诉我,煮汤圆的秘诀是水一沸就要加凉水,莫急,这样煮出来才好吃。

我骄傲地回了我妈:汤圆,谁不会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