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时代,有时候看似“山穷水尽”,但在大佬们的积极斡旋之下,还是迎来了转机,俨然是一个新的开始。

颜值经济的带动下,美容仪高烧不退,火爆到什么程度呢?在社交平台上,很多年轻人都留下了曾经连夜排队抢购美容仪的盛况。2017年,一位美妆博主随手拍的视频引发了轰动,凌晨1点半,韩国免税店门口,抢购ReFa的消费者陆续带着被子在排队,免税店门口的长椅已经睡成了长长一条线。

和深夜排队抢购一样深刻的,还有美容仪的价格。当时经典款ReFa价格在1700元左右,即便卖出了天价,但仍然有人趋之若鹜,宁愿花2000元高价代购也要赶上这波时髦。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几年后的ReFa同样惹来了一波关注度,不过这次的原因则成了价格暴跌。

在ReFa天猫旗舰店里,曾经最火的两轮滚轮原价1990元,现价仅为649元,相当于原价的3折左右;原价1890元的脸部+眼部两用按摩仪腰斩为820元;而原价2390元的经典款脸部提拉+全身按摩,同样腰斩到了1280元。

现象级爆品沦为了时代的眼泪,相信已经有不少人已经能哭晕在厕所,当年排队熬的夜,忍痛砸下的重金,终究还是错付了。

行业“紧箍咒”来了,雅萌、觅光开辟新赛道

射频美容仪价格跳水,是消费者不爱了吗?答案触目惊心,美容仪行业掀起降价潮,与行业新规有着直接的关系。

根据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发布《射频美容设备注册审查指导原则》,从2024年4月1日开始,射频美容仪将正式纳入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其中明确,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期以来,家用美容仪都是按照《家用和类似用途皮肤美容器》标准进行管理,在我国主要归类为家用电器产品中的皮肤及毛发护理器具类别,执行相应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该标准主要强调安全、噪声、电磁兼容性等指标,但并未对美容仪宣称的功效进行具体考核。

由于监管的缺失,这也使得家用美容仪行业鱼龙混杂,产品质量更是参差不齐,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类不良情况,而现在随着美容仪进入“械字号”时代,行业洗牌在即。

尽管当前我们并不知道,家用美容仪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惊喜,但可以肯定的是,家用美容仪新规实施后,美容仪现有销售和推广体系都将迎来剧烈变化,也正是因为如此,行业品牌才会纷纷抓住最后的“窗口期”大肆推广。

家用美容仪市场悄然酝酿着一场大地震,新规实施后,仅有进行过备案的品牌才有资格生产销售射频美容仪,行业品牌想要活下去,势必要顺应时代,加入“械字号”监管,这也会在无形之中淘汰一大批厂商。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生与死之间,谁会真的甘心被淘汰,与其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还不如挣扎向前,替自个另谋生路,这样的背景下,面罩美容仪成了行业品牌的新选择。

随着越来越多品牌的加入,面罩美容仪的赛道上,既有AMIRO觅光、雅萌、花至、Ulike、极萌等专业美健个护电器品牌,也有松下、奥克斯这样的综合家电品牌,还有科施佳类以光电类为主的美容仪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罩美容仪销量大增,真的值得买吗?

这注定不是一个人的狂欢,面罩美容仪惹来行业品牌加入的同时,也吸引来了一大批消费者的青睐。

在天猫进口美容仪热销榜单中,截止2月22日14点,霸榜进口美容仪榜单的正是面罩美容仪,紧随其后的便是初普Tripollar奇迹S射频仪,不过相比699元的初普Tripollar射频仪,这款CURRENTBODY 4in1面罩美容则卖出了3899元的高价,着实要不接地气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户纷纷在评价区称赞:“使用几天,脸白了一度”、“脸明亮了许多,闭口也消了几个”、“三天开始就看到了效果,朋友也说我白了”、“使用一周了,绿光提亮控油效果不错”、“使用十天,感觉痘印少了不少”……

而在社交平台上,面罩美容仪也成为了很多明星、博主的爱用好物,在社交平台上,美依礼芽、林允、李若彤等公开为面罩美容仪打call,更有贾乃亮等知名影星直播带货面罩美容仪,掀起了热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面罩美容仪的火爆,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来的早得多。

根据此前GfK中国大陆零售推总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面罩美容仪的销额规模同比增长达288%,成为整个家用美容仪赛道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

相比射频美容仪价格大跳水,面罩美容仪销额的暴增,也反映出了用户对护肤方式的新追求,为颜值经济买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面罩美容仪。

这里需要向大家强调的是,和直接接触皮肤的射频美容仪完全不同,面罩美容仪是通过光照射到皮肤上而已,像蓝光(消炎杀菌)、红光(美白、焕肤、祛痘)、黄光(舒缓),不同的光有不同的功效,由于不接触皮肤,所以从产品的安全性来讲,面罩美容仪要比射频美容仪好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面罩美容仪真的值得买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目光回转至家用美容仪市场。目前,市面上家用美容仪主流技术有射频、微电流以及光疗技术,其中,面罩美容仪就属于光疗技术,这里我们也做个简短的说明。

面罩美容仪通常采用的光波有抗初老的红光、舒缓的黄光,抗痘的蓝光,由于光疗技术是将光照射到皮肤上,故它与射频、微电流相比,安全性更高一些。

但这里需要向大家强调的是,尽管面罩美容仪安全性确实要更高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买面罩美容仪就对了。

行业监管缺失,大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上面,我们也提到了,即将实施的美容仪新规限制了射频类产品的发展,要求行业品牌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中并未包括面罩美容仪这类的光疗产品。

这也就是说,即便是今年4月1日起,美容仪新规正式实施,也不会影响到面罩美容仪这类的产品,可以这么认为,面罩美容仪“绕开”了行业监管。

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向雅萌、AMIRO觅光进行了求证,并得到了对方的答复。

在某电商平台雅萌自营旗舰店,我们询问雅萌面罩美容仪执行小家电还是医疗器械标准?客服回应称,雅萌美容仪仍属于家电类目,但在后期会快速、积极获取医疗器械“许可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AMIRO觅光面罩美容仪身上,某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客服回应称,自家的面罩美容仪仍是家用电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对于雅萌、AMIRO觅光这样的专业美健个护品牌来说,在发力家用美容仪的路上,也是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方面积极获取医疗器械许可证,另一方面,则通过面罩美容仪这样的新品类来绕开行业监管,不至于让自个处于“被动挨打”的处境中。

家用美容仪行业监管收紧之际,雅萌、AMIRO觅光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顶多是暂时的缓和之计罢了,要知道,欧美地区已经将面罩美容仪纳入到了医疗器械监管体系中。

具体来说,目前家用美容仪行业的情况是,像射频美容仪一样,欧美地区已经明确将面罩美容仪划分为医疗产品,出口的厂家都是按照医疗测试的,但国内市场并没有,很多厂家也没有按照医疗产品范畴来做,有些企业在品开发出来但实际功效验证还没有出来时,就已经开始去宣传产品的各种功效数据,这就为行业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来说,面罩美容仪到底好不好?产品的安全性自然首当其冲,但实际的使用效果也同样重要,毕竟用户为颜值经济买单的动力就是,为美丽加分。

就很尴尬了,由于面罩美容仪没有纳入医疗器械管理范畴,产品使用效果有着明显差异化。对此,花至美容仪相关负责人指出,面罩美容仪的安全性与功效性这都取决于产品到脸的距离。

该负责人指出,“光在传播路径中能量会发生严重的衰减,离得近虽然能保证到脸的能量密度但是无法保证均匀性,离得远又会面临到脸能量够不够的问题。如何在保证到脸能量达到起效能量的情况下确保均匀性是企业在产品研发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而在黑猫投诉平台,就有用户吐槽,自个购买面罩美容仪,经过15天的试用后发现,产品过敏并且没有实际效果,要求商家退货退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我们有必要砸重金购买面罩美容仪吗?

小编的看法是,行业监管尚未到位之前,我们大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或者选择有15天试用期的大品牌厂商,这钱到底该不该花,一切还得疗效说话,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