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新浪科技的文章,才发现这世界已经魔幻到这种程度:面试失败十几次的工作,原来可以在某社交软件上花钱买。

花钱买工作,这世界上的事仿佛颠倒了过来。

春节期间我也确实看到过一些人说什么“出去打工赚钱,攒多少万,回家买一份体面工作”的消息,但刚看到的时候,我一度觉得那是他们的新梗。谁又能想到,那些人说的竟然是他们的心声。

在某红书上,一些咨询服务公司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专门干那“卖工作”的勾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新浪科技消息,买一般的大型民企的岗位,标价在1万元左右;而国企岗位,标价直接涨到20万附近;最贵的自然是有编制的央企,普遍45万以上。

他们举了个例子,一位吉林省长春市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多次面试自己心仪的教师岗位,次次失败。后来在某红书上看到自己面试的岗位已经被明码标价14万,这令她心灰意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有卖官买官的流行操作,但说实话,我觉得在匪夷所思的程度上,卖工作似乎更胜一筹。只不过反过来想一想,县纪委公务员岗位都有人敢拿出来买卖,何况只是一个有编制的企业岗位?

信阳那个原副市长李长根买官卖官的事还有印象吧,连公安局长、政委都明码标了价,看上去似乎比某红书上还便宜些,毕竟是一手货源。

所以问题来了,新浪科技披露的、目前社交平台上被曝光的这些,又是几手货源,他们与谁对接,几分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反过来推就清楚了,具体的职位必然对应具体的企业和具体批准的人。你想进石油公司,把钱送到煤矿老板的手里能有用吗?当然,你把钱送给加油站的操作员也没用,明显专业和能力不对口。

虽然这种事情里面必然充斥着腐败,但是如果铁了心要查,那肯定是一查一个准。只不过大家心里都有数,查不了,顶多叫那些做生意的人别再这样光明正大的恶心人。

一些人可能会说:有这个钱,我回家躺平不香吗?为什么要当这个冤大头。

事实上,这种想法是天真的,往往花这种钱的人当不了冤大头,既然有市场,就说明有利益。如果花钱的成了冤大头,那别人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不能否认存在风险,这年头什么企业、学校都有倒闭的可能,企业倒了,你花钱买的工作肯定跟着黄。但没黄的呢?花钱拿到了有实权的好岗位的那些人呢?他们必然要用手里的权力,快速的把本钱给补回来。

如果说卖工作的人是在破坏公平,是一种腐败,那么买工作的同样如此。上一批的烂人,制造的下一批也好不到哪里去。

21号,浦东新区刚准备实施一个“全球引才伙伴计划”,甚至外籍人才还能担任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法人……说实话,在这种“花钱买工作”的问题都无法制止的前提下,这种“引才”是不现实的,弄不好就是引一大群庸才花钱把自己买了进来,然后反过来可着劲的捞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记得前几天财新网找专家估算了一个2024年国内的育儿成本报告,说人们要把一个孩子从0岁养大到大学毕业,总花费为68万。这个数字,在全世界范围内能排第二。

可问题是,花60多万含辛茹苦的把孩子培养成才之后呢?再花30多万给他买一份好工作吗?这无疑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对家属来说,难度也是地狱级别的。

花钱买工作,如此与人性相悖的行业所破坏的不仅仅是社会的公平公正,它还破坏了人们对人才的定义,对教育的信心,对未来的憧憬。这样的行为若放任不管,或者说不加以严查严惩,那便是在自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