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的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将于2月21日正式开启预约。在这里,我们结合税务局发布的信息,给大家总结梳理了预约操作流程、需要做的汇算准备,以及大家关注比较多的常见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2023年度个税汇算预约操作流程

根据规定,2023年度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期限为2024年3月1日至6月30日。2024年2月21日(早6时至晚22时)起,纳税人可以预约3月1日至3月20日中任意一天,办理年度汇算。

如果纳税人想要在3月21日至6月30日期间办理年度汇算,则无需预约,随时可以办理。具体预约操作流程非常简单,只需三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选择年度汇算办理日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在预约的时间,申报年度汇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由于年度汇算办理时限非常充裕,我们不建议大家非要抢在前几天扎堆办理。

二、需要做的汇算准备

年度汇算实际上就是纳税人将去年全年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和已预缴的税款,合并起来,跟税务局算一下账,看看是需要退税,还是补税。由于涉及的事项较多,我们建议大家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包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核实收入信息

看一看个税系统中的收入信息,是否与真实情况相符。尤其重点关注一下,有没有不属于本人的收入,如有,经核实后,及时进行申诉。

2、核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看一下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是否真实、齐全,重点看一下:有没有不符合条件,有没有漏填的。如果有不符合条件的,及时作废或更正,如果有漏填的,及时填报。

3、核对银行卡信息

看一下绑定的银行卡是否正常在用,是否符合条件。如果没有添加银行,尽早添加。需要注意的是,退税必须要使用本人的银行卡。

三、常见热门问题解答

给大家梳理了一些关注比较高的,常见的预约和申报问题,供大家参考:

1、想要在3月初办理年度汇算,但是没有预约上,怎么办?

如无紧急情况,我们建议换个可以预约上的日期进行预约。或者,直接等到3月21日后,直接办理汇算申报。

如果有紧急情况,必须要在3月初完成年度汇算,且又没有预约上,可以考虑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直接办理(线下办理)。

2、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办理年度汇算?

在纳税年度已依法预缴个税的前提下,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可以无需办理汇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已依法预缴个税前提下,常见的需要办理汇算的情形主要有两个:存在退税且申请退税的,以及综合所得收入超12万且需要补税超400元的。

3、专项附加扣除,具体包括什么?2024年有没有什么新变化?

目前,共有7项专项附加扣除可以享受,具体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2023年1月1日起提高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三项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个人养老金可以扣除吗?怎么扣除?

可以扣除。现在已经实现了“一站式”申报个人养老金,操作指引参考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提交了退税申请后,发现填错了信息怎么办?

在税务部门审核完成之前,可以直接撤销退税申请,然后重新申报。但如果到了提交国库部门阶段,则无法撤销退税申请,需要更正申报。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撤销退税申请等事项,有次数限制,超过一定次数后,就需要去线下大厅办理汇算了。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建议大家谨慎操作。

6、办理年度汇算,需要注意的风险事项哪些?

金税四期背景下,税务局对于个税汇算的税收监管不断趋紧,建议大家依法、如实进行各项申报,尤其应注意规避以下几个风险事项:

(1)盲目听信各种“退税秘籍”,进行虚假填报。

(2)通过篡改证明资料材料,或虚假填报的方式,违规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等。

(3)需要办理汇算补税的,不按规定依法进行年度汇算补税,或虽进行了汇算清缴,但不足额补缴税款。

(4)应税收入不进行申报,存在隐匿收入的行为。

提醒大家注意,虚假填报扣除项,隐匿收入,或不按规定办理汇算补税,且经提醒督促后仍拒不改正,可能会被定性为偷税,面临补税、滞纳金、罚款,并影响纳税信用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