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新闻,上海一个30岁女教师被丈夫举报出轨16岁男生,连篇累牍的聊天记录,简直辣眼睛。

在聊天记录里,这个高中男生居然是处于“高位”,30岁的女教师管这个孩子叫“大哥”。

他们俩的对话就像是同龄人在对话,甚至看上去是这个男生在操控一切,引导着女老师的欲望,挑逗着她的情绪,刺激着她的行为。

但凡你有点儿男女关系的经验,就能明白,女老师在关系中,显然心理年龄是个远低于16岁少女的状态。

她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被征服”的状态。

其实,这是一种“未完成情结”。

就是说,小时候未能满足的愿望,希望在成年以后过度补偿。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隐藏人格”,或者说是“阴影人格”。

比如这个女教师,她的隐藏人格就是一个渴望变坏的“未成年少女”,在这个扭曲的关系里,她并没有把自己当做成年人,而是想要“爷青回”,不,应该叫“奶青回”。

虽然这个女教师很奇葩,但她的这种“角色扮演”的心理其实在社会上很常见。

不是有那句话吗:没事开个同学会,拆散一对是一对。

同学会往往会勾起很多人“未完成情结”:

没有追到的初恋;棒打鸳鸯啊的怨偶,到了同学会,就会瞬间“穿越”,回到青春期,开始玩“纯情”的游戏,哪怕已经有了伴侣和孩子,也都会丢在一边,变成为了爱,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骚年骚女,因为他们从本质上就排斥长大,渴望活在美好的过去,他们没法应对现实的困难,于是就借助这种“角色扮演”,活在虚拟的世界里。

还有的人,会正好相反,会对同龄人无感,而只能去找那些比自己年长很多的异性谈恋爱。

在内心深处,他(她)不是找伴侣,而是找“爹妈”。

可是对方想找的不是女儿或者儿子,你们的需求不匹配,你把对方当爹妈,对方把你当伴侣,最后自然就是“驴唇不对马嘴”,婚姻就是一场笑话。

但是这种和现实对抗,试图逃避问题,“生活在别处”的思维,就像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一样,你吸食太多的“精神鸦片”,代价就是现实的毒打。

比如你不光是在头脑中意淫,还要在现实中,把自己当成少女和16岁的男生谈恋爱,那你老公就会代表老天爷惩罚你。

这样的关系之所以叫虐恋就是因为它不是真正的爱,而只是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你强迫对方扮演一个你想象中的角色,而一旦对方不符合你的期待,你们的痛苦和冲突就会到来。

比如,这个女教师,用色相伤害了一个未成年男生的心,他本来可以有一个健康成长的人生,但是因为她的出现,让他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从阴影中走出来。

总之,婚姻的目的不是为了补偿你过去的伤害,而是为了教会你疗愈自己。

补偿就是自己编一个梦,还强迫别人和你一起演。

疗愈就是清醒地面对,学会好好爱自己。

在这一点上,没有人是看客,所有人都在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