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间无限晴明趣,万里行空神笔扬。胸中宇宙天地在,撗涂竖抹皆文章。”这是我与王白石先生多次接触后,他留在我心目中的深刻写照。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四月的洛城,车水马龙,繁花似锦,牡丹芍药次第开放,白的像雪,明亮耀眼;红的似火,辉煌欲燃。明媚的阳光下,洛河水潺潺流淌,飞溅的浪花如银子般跳跃。

洛阳各个牡丹园内人流如织,摩肩接踵,面对一簇簇盛开的牡丹花,摄影爱好者不时地举起长枪短炮,留下美好的瞬间;画家们挥毫泼墨,一蹴而就,将一幅幅浓墨重彩的历史画卷定格在宣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花园内,有一个画家格外引人注目,他不光身材如玉树临风,而且其长相酷似濮存昕,绘画技艺更是卓尔不凡,巧夺天工——他就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荣宝斋签约画家王白石先生。

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驻足观看王白石创作,他们从起初的好奇变为后来惊奇,慢慢地一个个迷恋起来。

中国花鸟画作为传统中国画的独立画科,其题材广泛,表现力丰富,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花草、虫鱼、禽鸟、松石等本无情,但是在画家眼中,却是风情万种。那万千风情中已融入了画家的主观因素,因而,不同的画家眼中的意象是不一样的,他所表达出的艺术语言也是有别的。但一位画家所表达的意象或者说是意境,能否使观者产生共鸣和无尽想象,是花鸟画传情达意必须经营的重点。

王白石说,意境的经营不是为所欲为,信手拈来,没有笔墨功夫,就谈不上意境的制造,仅有笔墨功夫,也制造不好意境。意境作为花鸟画的最高境地,它是构成花鸟画的灵魂所在,是画内画外、写实写意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唐代文学家王昌龄在诗律专论《诗格》中提到了“意境”这一审美概念。他论述了诗的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这“三境”虽是针对诗的审美要求提出的,却也与传统花鸟画的意境营造是一脉相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昌龄论述的“三境”可理解为:物境指诗中呈现的景象,正所谓诗中有画,似可观、可感,如赏美景;情境指景在诗中不再是物象的排列,而是诗人情融于景后使人因“娱乐愁怨”而产生的情感状态,在诗中运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呈现出来,或高亢激昂、或轻松愉悦、或愁绪满怀;意境指在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活动中所生成的某种意味,这种意味不仅渗透在物境、情境中、还延伸至诗景外。

“写生对于花鸟画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其一生创作不可缺失和取之不尽的源泉。”王白石如是说。王白石近二十年来,不论春夏秋冬,还是晨曦暮色,他总坚持到大自然中去写生,捕捉自然界中所要表达的物象,并对其物象的形状、大小、色彩及生活习性进行仔细的观察研究,详细的记录。他经常运用目识心记的方法来寻求对自然万物的感受,为日后的创作积存素材,酝酿情感。他既师法自然又不囿于自然,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带到写生中去,一花一草,一枝一叶,一虫一鸟总在其所要表达的情感之中,从而使得画面生动鲜活,乐趣盎然,具有真实感和艺术美。

王白石的花鸟画以写生为基础,把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的没骨画技法与当代审美观相结合起来,使作品极富制造性与趣味性。其悟性彰显在他的每一幅画作中,更体现在他对于临摹、写生和创作三者之间的理解上。他通过临摹古人的经典作品,培养起对传统中国画独特美学品行和艺术语言的认识,从现实生活出发,制造属于当代的审美样式,造化之美与真情实感的统一是画家王白石创作鲜亮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了解王白石的人,还以为他的这个名字是艺名或者笔名,是为了追随齐白石先生而起的。其实不然,王白石就是他的真名,这个名字是他的父亲在其出生后不久给他取的。他的父亲是一个老中医,白石是一剂中药材。本草中被称为“解酒神器的“枳椇子”是这么被描述的: “其树径尺,木名白石,叶如桑、柘,其子作房似珊瑚,核在其端,人皆食之。”此物名为枳椇,其入药最早记载于《唐本草》中。他的父亲为他取这个名字可谓用心良苦,不但希望他是一剂良药让世人强身健体,而且自己的生命力也要像石头一般坚不可摧。

随着王白石一天天的长大成人,其父的愿望也在一天天实现。从小就喜欢美术的他,在岁月的打磨下,在勤劳的积存下,在聪悟的感召下,在坚强的勉励下……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美术爱好者,一步步成长为画坛巨匠,用画作展现祖国的秀美山河,用画作启迪人们的聪慧才智,用画作讴歌五千年华夏文明;让无数人仰慕,让无数人赞美,让无数人对其作品流连忘返。

画如其人。王白石的作品借物咏志,借景抒情,把自己高洁、坚忍、无私、质朴的性情,在宣纸上展现得漓淋尽致、让人一览无余。一个心灵龌龊的作家是写不出高尚的作品的,同理,心存杂念的画家也画不出流传百世的精品佳作。

王白石说,一个画家第一应该想到的是社会责任,用作品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时代精神,自己的作品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必须是美感瞬间涌入心头,让人享受到视觉盛宴,从作品中感悟到明快、吉祥,心中充满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