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心返岗干劲足

不负春光再出发

今天是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

大家迅速从“假日模式”

转入“工作模式”

元气满满地奔赴各自工作岗位

记者深入一线

直击阜阳人如何以新风貌

开启活力满满的新一年

“满格电”为企便民送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班第一天,阜阳市民中心窗明几净,人头攒动。在不动产登记窗口,工作人员正在为企业和群众办理房产业务。工作人员刘鹏告诉记者,昨天他就提前把工作做了梳理,相关资料都检查了一遍,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的一年里,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便民服务的目标,阜阳不动产登记窗口持续实施好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政策,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阜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负责人侯洪军表示,新的一年里,将认真把全省新春第一会的会议精神领会好、落实好,通过贴心便民的服务,更好地激发经营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热情。

扎好“同心结”让堵心事变暖心事

扎好“同心结”,绘就全市高质量发展“同心圆”。新的一年,各地各部门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效服务,把初心和使命落实在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中。一大早,颍州区京九路街道办事处申寨社区的工作人员就带着工人来到金融小区,处理居民反映的下水道堵塞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水道通了,我们心里也不堵了,给社区工作人员点个赞!”居民贾桂敏开心地说。

技术“一扎到底” 创新赋能

不误农时不负春。在临泉县,160多万亩冬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节后第一天,当地80多名农技人员组成农技服务小组分赴各乡镇,根据小麦生长情况以及当前气候,围绕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优化群体等方面开展技术指导,确保技术措施“一扎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今年的夏粮丰产丰收,我非常有信心。”种粮大户陈金告诉记者,农时一点耽误不得,近期要抓紧时间追施小麦返青肥。今年他种植了1000亩小麦,大概两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追肥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技术服务的保障下,当地160多万亩小麦,一类苗达117万亩,占73%,苗情总体好于去年同期。目前,在临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种植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作业效率也大幅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闫刚阳表示,将环环紧扣抓好春季田管、春耕备耕、大面积单产提升等工作,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小麦的管理水平,为小麦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抢抓机遇 谋划新基地

新的一年,阜阳谋划新增市级以上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4个,面向沪苏浙地区农产品销售额600亿元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阜阳万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刚投入生产的10000平米的育苗大棚里,600万株瓜果蔬菜苗长势喜人,新农人马涛正带着村民们忙着浇水、理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春节,马涛和村民们一直忙着育苗生产,假期都没停歇。抢抓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的机遇,马涛的育苗基地从播种、催芽等全环节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新的一年,他正谋划着建设新的育苗基地,拓展销售渠道。

马涛告诉记者,接下来,更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把基地建设好,带动更多群众就地就业,为长三角地区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为打造高质高效的区域性农业强市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阜阳新闻联播

记者 马云飞 周佰钦 郭海涛 郭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