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中线倍长

2024年海淀区九年级数学第27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题是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期末数学第27题,几何综合题,主要考察学生识别、分析题目几何情境中的基本图形,通过画图观察、分析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猜想并探索其中的不变关系,题目图形取材于课本习题,也是学生平时练习中的常见题型,但条件与结论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调整,巧妙建构了各元素间新的关联,突破旧的解题思维,是道不可多得的优秀试题。

题目

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边AC,BC上,连接DE,∠EDC=∠B.

(1)求证:ED=EC;

(2)连接BD,点F为BD的中点,连接AF,EF.

①依题意补全图形;

②若AF⊥EF,求∠BAC的大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析:

0 1

(1)非常简单,由AB=AC得∠ABC=∠C,而∠EDC=∠B,则∠EDC=∠C,故ED=EC;

0 2

(2)①补全图形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②题目中唯一知道的角度是由AF⊥EF得90°角,因此猜测此题∠BAC=90°,这是我们找思路的方向。

方法一:中线倍长法

由点F是BD中点,不妨将EF加倍延长,可构造出全等三角形,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对全等非常好证,△GBF≌△EDF,得BG=ED,由第1小问ED=EC,得到BG=CE;

仍然由△GBF≌△EDF,得点F是EG中点,再加上AF⊥EF,即AF是EG的垂直平分线,于是AG=AE,最后加上AB=AC,得△ABG≌△ACE,所以∠ABG=∠C,并进一步得到∠ABG=∠C=∠ABC,即∠GBC=2∠ABC,依然由△GBF≌△EDF,得∠GBF=∠EDF,于是BG∥ED,所以∠GBC=∠DEC,现在我们得到了∠DEC=2∠C,则在△EDC中,设∠C=x,则∠CDE=x,∠EDC=2x,列方程x+x+2x=180°,求出x=45°,所以∠BAC=90°.

方法二:还是中线倍长法,严格讲也属于方法一,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延长AF至点G,使得FG=AF,连接DG,AE,EG,第一对全等三角形是△ABF≌△GDF,得到AB=GD,∠ABF=∠GDF,AF=GF,于是可证AB∥DG,点F是AG中点,再由AF⊥EF得EF是线段AG的垂直平分线,于是AE=GE,根据题目中的AB=AC,前面证过的AB=GD得AC=GD,加上CE=DE,AE=GE,得第二对全等三角形,△ACE≌△GDE,所以∠C=∠GDE,即∠GDC=2∠C,而AB∥DG,则∠BAC=∠GDC=2∠C,接下来和方法一相同,得到∠BAC=90°;

解题反思

我们将这道题的条件稍作调整,将△ABC改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证AF⊥EF,难度立马降低不少,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等腰Rt△ABC中,α+β=45°,∠EDC=∠B保证了∠DEC=90°,于是在Rt△ABD和Rt△BDE中,AF=EF=1/2BD,从而利用三角形外角定理得到∠AFD=2α,∠EFD=2β,于是∠AFE=90°;

本题抽掉了∠BAC=90°这个条件,而是把它作为结论,由AF⊥EF反向推导,所以学生在面对它时,没有了直角条件,所以上述过程中的一系列与直角有关的定理都无法顺利得到,包括45°角,135°角,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

用这道题来检验学生证明是否有条理也很有效,基本上在一开始就得到了45°角的证明,大概率是伪证。

这也提供了一种命题思路,将教材上的习题条件与结论互换,增加或减掉部分条件,再看结论是否能够得到。整个题干部分叙述起来也清晰明了,图形也不会出现繁多线条,更符合数学命题的简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