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徕村基本情况

徂徕村,地处徂徕山西北麓,南靠徂徕山 AAAA 级国家

森林公园,北邻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距 AAAAA 级泰山风

景区 17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北距济泰高速、

泰新高速、青兰高速三条高速下道口 3 公里,徂徕村全村占

地面积 1.8 万余亩,含 25 个自然村, 550 户,1660 人。主

要农作物玉米、花生、小米等,特产:大樱桃、油杏、板栗、

核桃。辖区内生态环境优越,人文历史丰厚,红色资源充沛,

形成了山水交融的独特风光。

一、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徂徕村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

优势,其中六逸峰、攒石崮、独秀峰、走神洞、徂徕夕照、

徂徕水库、小罗圈民居、弘慈度假山庄等几十个绝美景致。

攒石崮兀立高耸,状似孔子向老子问礼,又似神女背靠徂徕

山,远眺泰山;徂徕夕照,又称“徂徕晚晴”,与“泰山日

出” 齐名,均属古“泰安八大景”之一;徂徕水库也因其

独特地理位置,形成了“山水环绕,绿树掩映,青砖黛瓦,

渔樵耕读”的山水田园特色风貌。成为吸引众多游客休闲、

旅游、度假的乡村旅游“活力引擎”。

徂徕村水库美景

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徂徕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徂

徕山是山东省打响抗日第一枪的地方,徂徕村是起义队伍的

主要根据地,当时的泰安县委就在徂徕村的崆崆山自然村办

公。徂徕村妇女救国会会长于秀泉主动为抗日队伍站岗放

哨、送情报、筹措军粮、补洗军衣、救治伤员,其事迹在档

案资料和革命史志中都有大量记载。1978 年于秀泉病逝后,

经中共泰安县委同意,在于秀泉当年站岗放哨的山岗上修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秀泉亭”,以示永久性纪念。

泰安县委旧址

于秀泉红色文化纪念亭

红色人物于秀泉

三、徂徕山樱桃产业持续壮大。现有的 3000 亩大樱桃

种植基地为基础,打造了大樱桃采摘一条街,发展大樱桃标

准采摘园 40 余个。每年 5 月份左右举办“樱桃采摘节”活

动,推动徂徕山樱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樱桃采摘一条街特色园区

四、人文气息浓厚

金大学士党怀英在此读书,著《竹溪集》,元儒学教授

时珍编《竹溪庵集》,村委对现仅存遗址与残碑进行修复整

理;李白与山东名士孔巢父等在徂徕山作书房隐居,世人称

为“竹溪六逸”。李白与杜甫携手游徂徕,后来李白《送韩

准裴政孔巢父还山》诗中曾有“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

之句,便是对这段隐居生活的深情回忆。金代大学者元好问

在其诗中所咏:“徂徕山上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之佳

句,代表了李白的后来者游历或隐居徂徕的心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徂徕村独秀峰山脚下有一处古建筑,名为:作书房,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携五友(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

陶沔)隐居于此,创立“竹溪六逸堂”(现存清朝碑刻中有

记载)。自隋唐以来,历代名流隐士不断至此隐居著书立说。

宋宝元年间,著名学者石介在家服丧时,在此创建“徂徕书

院”(宋朝时四大书院之首),人称石介为“徂徕先生”。石

介,北宋时期的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他在徂徕山开院

授书,当时从者众多,授书的地点后被称为徂徕书院。又称

作书房、竹溪庵、讲易堂。

作书房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民宿建设情况

(一)打造“一户一景”,布局多元化民宿产业

徂徕村原有 34 个自然村,先后经过合并迁居,还有自然

村 25 处,常住人口 393 户 896 人,主要集中在刘家栏、火

烧箭、簸箕掌、罗鼓山、新村等自然村,其中有 3 个自然村

非常适合建设民宿,刘家栏自然村位于村委驻地,常住 69

户 145 人,面积 85 亩,有 30 处石墙房屋保存完整,其中 10

处房屋空闲,东邻徂徕水库,西邻大顶子山。火烧箭自然村

常住 42 户 75 人,面积 89 亩,有 42 处石墙房屋保存完整,

其中 15 处房屋空闲,坐落在大猪窝山下。小罗圈自然村常

住 9 户 12 人,面积 50 亩,有 25 处石墙房屋保存完整,其

中 15 处房屋空闲,坐落在徂徕山上。原来这些村落主要分

布 于 徂 徕 山 深 处 , 建 筑 以 石 头 房 子 和 石 板 路 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罗圈传统山村特色民居

刘家栏自然风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家栏自然风光

徂徕村已打造民宿样板院落一处,统计整理闲置民居

100 余处,为下一步大规模开发民宿产业打好基础。徂徕村

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统筹经济和生态目标,持续推进民宿建

设工作。按照“一户一策”出点子、找方法,充分调动村民

发展民宿的热情,鼓励他们在家乡既能安居,也能乐业。依

托民宿,留得住游客,也留得住乡愁。让乡村的慢生活、清

新的空气、乡村邻里之间互相来往成为一种向往,从而打造

乡村旅游的“拳头”产业。

民宿外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更好的提升徂徕村民宿住宿品质,丰富特色民宿为载

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助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徂徕村在现有

基础上大力推进民宿、农家乐等服务升级优化,进行民宿特

色化改造。按照“一户一景”要求,打造的民宿品牌不仅是

住宿,更拓展了新消费场景,民宿既是乡村旅游业态,又是

优势乡村旅游的产品。“民宿+文创”“民宿+美食”“民宿+滑

雪”“民宿+康养”“民宿+研学”等业态已成为乡村振兴新生

力量。

民宿周边锣鼓山水库环境

(二)深挖乡土内涵,打造特色民居生态

深挖特色乡土文化,打造原汁原味的乡村民宿,“干农

家活”、“吃农家饭”、“住农家房”、“享农家乐”,将原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业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田园风光,淳

朴善良的民俗风情,为开发乡村旅游业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

础。开发隐居文化和休闲农业为核心的美丽乡村度假品牌,

导入“乡村民宿”发展理念,将其中的元素、符号、建筑、

景观等与乡村休闲、情景体验、主题度假等相结合。通过改

建现有老式青瓦房建筑,完善景区的各项配套设施,院落内

部保留自然之物和古朴风貌,打造休憩空间,形成独具特色

的乡村度假空间,圆城里人乡村家园梦,找回曾经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