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书法篆刻艺术

顾琴 顾文俊 编著

978-7-5760-3995-5

198.00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 ● 简介

本书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顾琴教授及编写团队全面、系统综述中国书法篆刻艺术与发展史脉络的编著。在纵向上梳理书法篆刻艺术产生、发展、勃兴等各期的艺术风格;在横向上观照书法篆刻艺术家的风格特点、相互关联等。内容涵盖宏观的社会变迁、艺术嬗变等大背景,以及对微观的代表人物和艺术作品的分析。并且注重书法篆刻艺术鉴赏对于培养创作能力、审美品位、人文情怀、文化特质的重要作用,致力于推动学生创制作品与品鉴艺术的实践。

作者 ● 简介

顾琴,华东师大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协女书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书协理事、女书家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普陀区书协副主席。曾参加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届篆刻展、首届国际篆刻展、全国妇女书法展、中日篆刻家邀请展等专业展。著有《画印寻意》《顾琴书法篆刻集》《明代篆刻》《书法篆刻艺术之美》等专著,及书法教程《袁安碑》《王福庵说文部首》等;专著《海派篆刻研究》2015年荣获全国第五届兰亭奖理论奖。在艺术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2020年荣获中国书法风云榜“创作潜力人物奖”及“上海书法学术奖”。曾应邀赴日本、西班牙讲学与交流。

顾文俊,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成员,上海松江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松江区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曾在上海市第十二届篆隶展、松江区首届草书展、松江区首届行书展、松江区首届篆隶展等展览中多次获奖,参与编写《书法篆刻艺术之美》、高中美术《中国书画教参》书法部分、《上海市小学生写字等级考试专用书》等。

设计 ● 说明

本书特邀曾获“最美的书”奖项设计师整体打造;由上海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印制。

采用小16开(169mm×239mm)开本,气度端肃的同时不失格调优雅,恰当呈现全书20余万字、500余幅精选中国历代书法作品的图文并茂丰富内容。

书芯将近600页,采用80克浅色牛皮纸,以黑色与模拟印章朱砂红色双色印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封面采用浅褐色水洗牛皮纸,选用中国最早汉字甲骨文的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商代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图案,置于跨越封正、书脊、封底的全封面居中部位,进行压凹处理,封面文字烫印棕色;腰封采用与内页相同牛皮纸,文字则以棕色专色印刷;前后环衬采用棕色里纸,使得全书高配呈现同一色系。

成书特别另施以三面书口人工粗糙磨口工艺,可谓不是毛边胜似毛边。

整书在设计理念上追求浑然一体的效果,突出中国书法在宣纸时代之前高古时期于简帛、麻纸等书写材料上原初特质的观感,体现出有如敦煌文书般的返璞归真。

本书 ● 特色

对大部分配图书法作品的今日原件藏馆或原始出处,做查核、标注,体现严谨。

对部分书法作品图片的背景色,以朱砂红色进行一定淡比例铺层,衬托书法质感。

装饰页 ● 试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阅读更多

内页 ● 试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阅读更多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艺术的特殊贡献。

中国书法作为东方传统文化中最具中华文化特质的视觉艺术,中国汉字作为书、印艺术的核心符号,与书法篆刻的艺术书写和书刻意象息息相关。

众所周知,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文字:一是苏美尔楔形文字,二是古埃及图形文字,三是中国汉字。前两种古文字已随着历史和社会变革而式微,唯独古老的中国汉字及书法艺术绵延且鲜活,呈现出生生不息、无限勃然的生命力!亦如鲁迅先生所言,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可见,书法艺术并不等同于一般的实用书写,其所包括的意、音、形的三美更是凸显书者饱含其独特的性灵构思,不断建构并涵养化成的字符与意象。书者用笔、墨、纸、砚等书法工具,经由书写过程,创作书法线条,通过节律的运笔轨迹,达致生动而触人心悟的艺术,以此表达书者的心性,体现书者的生命形式,传达书者的审美意趣与思想情感,书法具有审美性与实用性的高度统一。

我们在历代书论中,能参悟到先贤们绝妙的书法艺术境界。汉朝扬雄言:“书,心画也。”元朝郝经《论书》:“书法即心法也。”晚清刘熙载《艺概·书概》言:“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由此可见,中国书法以书写汉字为具体形式,通过书写抒发主体情感。书法的分类则有正、草、隶、篆、行五种书体,并主要以碑、帖两种形式流传于世。

从殷商时代汉字发轫、甲骨契书滥觞,到商周时期金文雄浑奇逸,到春秋战国时期楚、齐、晋、秦各系书风齐放,再到秦汉分书、简牍、诏版、帛书、石刻、摩崖等样态纷呈,至东汉时中国书法已基本完成了书体演进之程,其后诸时期均为中国书法的风格变迁期。魏晋南北朝时,楷、行、草诸体日趋兴盛与完善,实用书写与艺术表现得到充分融合与彰显,书法在艺术性灵层面攀上首个高峰,涌现出钟繇、皇象、卫瓘、索靖、“二王”等非凡绝伦的代表书家及经典书作。此后历经唐人尚法,“初唐三家”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中晚唐“颜筋柳骨”之颜真卿、柳公权,均以精谨严法的楷书而垂范后世。宋人尚意,则有以“苏、黄、米、蔡”为代表的书风,立足个性、敢于独造,在书写中注重表达内心深处的精神意象。元人复古,在赵孟頫的影响下,元代书家大多探古溯源,直追魏晋隋唐古风。明人多态,随着明中期经济文化的渐趋繁盛,以吴地苏州为中心,沈周、祝枝山、文征明、唐寅、陈淳、王宠等为代表的“吴门书派”,书风雅秀,性灵润泽,一改明初单调的萎靡之风;明后期以松江地区为中心、董其昌为首的“云间书派”,重又倡导复古书风、力追晋唐,以禅喻书,学古求变。清人崇碑,金石学与考据研究迭兴,引发碑派书法勃兴,尤其是篆隶书风于清代得到了极大拓展。

纵观中国书法演进史绵延横亘的五千年,与此相伴的是,中华书学体系在明理、笃学、育人、养德诸方面无不彰显出其独特的东方文化精神。古人有“书如其人”“心正则笔正”言,书法之学浸润于蒙学、从师、读书、交游、进学、修为等各阶段的人文化育进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基因之一。

基于上述思辨,本书编撰,侧重书法、篆刻艺术鉴赏对于培养人的书法创作能力、审美能力、人文情怀和文化品质等的重要作用。我们深信,书法篆刻艺术美育正与当前国家大力倡导“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一脉相契。

本文节选自《中国书法篆刻艺术》

制作:张思悦

关注并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