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春秋时期,古人是如何过年的呢?古人过年必祭祀,而祭祀采用的是"蜡祭"的方式。这种祭祀方式蕴含着什么道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礼记》中这样记载:"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就是在周历的十二月农事终了,把一切和农作物有关的神都找来祭祀一番。蜡祭的神灵主要是,始创农业的先音,附带着主管农事的司音。祭祀谷神,就是报答先音和司音的。还要祭田官之神、祭田间庐舍和叶陌之神,祭包括虎猫在内的禽兽,从报恩的角度上说,真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

诗经女孩看到里面还有一句,"既蜡而收,民息已。……既蜡,君子不兴功!"说的什么意思呢?说的是到了年终岁尾,劳动人民都休息了,开始准备蜡祭,蜡祭之后,就把谷物收藏起来,让农民休养生息。所以蜡祭以后,君子就不再大兴土木征召民众。

后来《礼记·杂记》记载,孔子与子贡一起观看乡人岁末祭祀百神之后喝酒,说"一国之人皆若狂"。对此,子贡颇不以为然,然而孔子却说:"百日之蜡(干枯),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孔子的这种说法我们耳熟能详,其实这就是对平时生活的感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也是我们生活的道理。可以看作是我们对生活劳逸与奢俭、收放与张弛关系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经里也有这么一首诗:

蟋蟀在堂,岁聿(yù)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tài)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jù)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juě)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tāo)。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诗经·唐风·蟋蟀》

《蟋蟀》这首诗,一方面说光阴荏苒,年终岁尾,不享乐则生活索然无味,该庆祝的时候我们还要庆祝。另外一方面劝诫世人,行乐之时还要想想平时,想想来年,有节制的享受才是中庸之道,享受完了还是要继续努力向前的。

诗经》的这首《蟋蟀》,所传递出的道理,和孔子的观点一样,祭祀之后,我们大吃大喝一顿,然后保护好世间生命,即所谓"正德、利用、厚生",适可而止,既享受了,也安逸了,后面还要继续的耕作劳动,争取更大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