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有一位中国的农村妇女,在她去世30年之后,她的名字为世界所知,而这一切却在她生前自己的预料当中。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她的故事。

1992年11月份的一个晚上,河北省香河县的一所老房子里挤满了人。

周老太太躺在床上看着满屋的儿孙,她已经88岁了,行将就木。

所有的儿孙们都回来探视,围在她的床前,看着周老太太凹陷的脸颊,亲人们心里都不好受。

只见老太太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看着眼前的晚辈们,慢慢地张口说道:“你们不要难过啊,我走了之后,不仅全香河会知道我,全中国、全世界都会知道我的事。”

围在床前的家人们都面面相觑,觉得老太太已经神智不清了,开始出现临终前的幻觉,说胡话了,大家就更伤感了。

周老太太把大家的表情都看在了眼里,她什么也没说,只是笑了笑,就继续闭目养神。

十几天之后,周老太太安详地走了,但是奇怪的是,她的尸体在死后多日也没有出现尸斑,在没有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尸体也没有发出异味,也没有腐烂。

于是,家人们就让她的尸身继续安安静静地躺在她去世的那张床上,不去打扰她。

为什么家人会这么做呢?

后面会谈到奇事一传十,十传百,邻里乡亲们还有听到消息的人们纷纷赶来眼见为实。

周老太太的遗体放在那个小土屋里,一放就放了三十年。果真全世界都知道了她,而且给了她一个名字,叫作香河奶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香河奶奶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呢?

周老太太名叫周凤臣,1905年出生于香河县,香河县位于北京东南60多公里,是一个小县城,但是历史悠久。

在北周以前属于幽州燕地,公元10世纪被后晋皇帝石敬瑭打包到了「燕云十六州」里,割让给了契丹,成为了辽朝的地盘。

话说辽朝的萧太后巡游到这里的时候,恰好碰到一条河道里的荷花盛开,微风拂过,叶绿莲红,香气扑人。

太后大悦,赐名「香河」,从此这个地方就改名为香河县了。

1905年周凤臣出生的时候,周家是香河县的大户人家之一,周凤臣也被家里视为掌上明珠,过着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家闺秀生活。

但是她从小就身体不好,就常被家人带到庙里焚香礼佛,布施斋僧,从小就为周凤臣打下了礼佛的底子。

等到读书识字的年龄,周小姐便萌生出了学医的念头,但是家里坚决不同意。

谁家的千金小姐去学手艺啊?学了医少不了就要抛头露面,给病人望闻问切,就有男女的肌肤接触嘛,那传出去岂不是笑掉大牙了。

于是这个念想就被全家掐灭在萌芽状态当中了。

这算是少年时代周凤臣唯一的烦恼了。

成年之后,因为家里人心疼这个女儿,也不愿意让她远嫁,就许配给了本城一个叫杨士杰的世家子弟。

本想着小两口有各自家里的帮衬,日子就应该过得红红火火了吧。

不承想天有不测风云,周家因为经营不善破产了,没有办法对嫁出去的女儿再施以援手,而杨家的大家长也突然病故了。

还在世的杨家兄弟们为了家业起了争执,于是兄弟阋墙分了家。

杨士杰是家族当中的小儿子,掌管家业的是哥哥们,所以分家产时,他排到了最后,是吃尽了亏,只分到了几亩薄田、几间茅屋。

那周凤臣就跟随丈夫开始了苦难人生,杨士杰为了养家糊口,去天津找了一份工作,而周凤臣则是自己带着几个孩子,可怜大户人家的小姐,在家种地犁田。

她刚去下田的时候,连草和苗都是分不清的,经常把麦苗当作草一起拔了。

刚进厨房做饭的时候,一顿饭就烧了两个小时的柴火,被烟熏得咳嗽、眼泪直流。但是,煮出来的饭却是夹生饭。

而且杨士杰有很强的书生的自尊心,就算妻子娘家人有人愿意接济,他也不愿意靠这样的接济,来养活自己的妻儿老小。

夫唱妇随,周凤臣在这一点上是坚决支持丈夫的,再苦再难也要自力更生。

一夕之间,周凤臣就从娇滴滴的少奶奶变成了真正的农妇。

杨士杰以为妻子坚持不了几天,就会哭天抹泪的抱怨了,谁知道每次回家的时候,迎接他的都是妻子的笑脸和一桌简陋,但是热腾腾的饭菜。

杨士杰这才放下了心。一次过年,杨士杰风尘仆仆的从外地回家,把一年的家用交到了妻子手上。兴高采烈的他还拿出了一个红包,这个红包是老板看他工作勤奋给他额外发的奖金。

杨士杰把这个红包交到妻子手上,希望她去买几身新衣服,因为自打和兄弟分家以来,妻子就一直过着苦日子,连一身新衣服都没有换过,整个人都是灰头土脸的。

第二天,杨士杰外出访友回家,本来想看到妆容焕然一新的妻子,谁承想看到家里坐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干瘦老头。

这位老人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态度谦和。

妻子也没有换新衣服,仍然穿着旧衣服。她是忙进忙出的,为这位老人端上丰盛的饭菜。

那这是演的哪一出啊?

杨士杰就向妻子打听,听妻子说老人是一位高人,至于怎么个高法呢,丈夫是一无所知,只知道妻子对这位高人是非常的敬重。

给她的红包全被她用来置办谢师宴了,杨士杰无可奈何,也只好听之任之,也不知道老人向妻子传授了些什么。

话说周凤臣拜师之后,学习了一段时间。居然能够给香河县的街坊邻居们看病了。

这让杨士杰有点心惊胆战,因为周凤臣看病不是走寻常的路子,看病的方法很野。

如果病人家里经济尚可,周凤臣就会开正经的药;但是如果病人家里很穷,周凤臣就会用一些不知名的野草,再加上不知哪儿找来的香灰,合成药给病人服下。

总之百样人有百样医法,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是让杨士杰很惊奇的是,妻子还真的总能把人给治好。所以当时的香河县,几乎所有人都听过周凤臣的名字,许多人来找她看病。

周凤臣行医收费很少,给家庭贫苦的病人就完全不收钱。

再加上医术好,一传十十传百,周凤臣就成了香河县里的名医。

那个时代医生并不需要执照,完全就是口耳相传的口碑。

时间一晃,来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周凤臣已经把6个孩子都养大成人了。

这时香河县天翻地覆,周凤臣的家里也天翻地覆。

那是因为周凤臣被红卫兵们当成了要「破四旧」的对象。

有一天,一群红卫兵冲进了周凤臣的家里,把周凤臣供奉的佛龛彻底掀翻,佛像扔进了垃圾堆,把家里值钱的东西一抢而空。

家里人都很担心老太太受不了,可是让他们更担心的事情还发生在后面呢。

第二天一大早,红卫兵小将们又冲进了周凤臣的家里,不由分说,就摁着周凤臣开始给她剃头。

他们把快60岁的周凤臣一半头发剃光,留着另一半头发,俗称阴阳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红卫兵们就架着周凤臣出门游街,走完了整个县城之后,又被拉到了县城广场上。

广场上早就搭好了台子,很多人聚集起来,正等着批斗周凤臣呢。

组织批斗会的人叫彭二,彭二从小多病,彭家又穷,周凤臣经常给他免费看病,可以说是看着这小子长大的。

但是彭二为了表现自己的革命积极性,和周凤臣划清界限,就主动请缨来主持这个批判大会。

只见他在台上慷慨激昂地痛斥周凤臣和周家的种种「罪恶」往事。

当然故事是胡编乱造,荒诞不经。

广场上挤满了人,许多都是周凤臣曾经救治过的父老乡亲,但是此刻几乎所有的人大脑都被清空,还不停的齐声呼喊着「打倒周凤臣」这样的口号。

有的人甚至还往周凤臣身上扔石头,有几块石子就砸中了周凤臣的头,她当时就头破血流。

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批斗会已经结束,看热闹的人也都一哄而散,回家吃晚饭去了。

躲在家里不敢出门的家人看到周凤臣还没有回家,担心老人一时想不开,寻了短见,就急着出门偷偷去寻找。

结果找了一大圈也没找到,就在大家心里很绝望,担心老人是不是就跳了香河的时候呢。

突然家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只见周凤臣满脸泥污血渍的站在门口,怀里抱着刚刚从垃圾堆里刨出来的佛像,颤颤巍巍的进了屋。

杨世杰赶紧三步两步赶上前去扶住老伴,连声慰问,“有事没事啊,要不然我们还是找个医生吧。”

周凤臣没说什么话,摆了摆手,把怀里的佛像交给了儿子,说:「去,把佛像藏好,我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