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教授薛鹏(杰青)被停招研究生的事引发广泛关注,单就事情本身而言与老百姓离得甚远,我估计大部分人连“杰青”,“九院”,“停招”具体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但这件事却又对我们普罗大众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1. 从目前的舆论来看,薛教授似乎处于下风。比较致命的一点是,薛鹏教授网上实名控诉被打压丧失研究生招生资格时强调其杰青身份却有意隐瞒了重要情节:她曾向单位正式提交了离职申请。于是其可信度和动机正义就大大降低了。

这是第一个教训:无论是投诉还是举报,关键信息要不偏不倚陈述清楚,等后面再被动补充效果就不一样了。

2.现在网友有一个基本判断:薛鹏教授想以杰青身份跳槽,被单位拒绝,从而引发纠纷。我以为这个判断很可信。

“杰青”严格来说并非一个人才头衔,而是一个科研项目,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种,但这个项目不仅资助强度大(400万人民币/项),而且申请人年轻有为,教育学术背景好,研究内容和科研能力经过权威专家评议认可,因而获得该项目的学者发展潜力巨大,一般都会成为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所以“杰青”备受重视,以至于成了当今学术界炙手可热的顶级“帽子”。

打工人都知道,跳槽往往可以升职或加薪,对于薛鹏教授这样帽子在身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杰青跳槽后的待遇会翻倍,大概这样:配套科研经费1000万以上,一次性安家费100万左右(可能另外还有住房政策),年薪100万以上,配偶、孩子都给妥善安排。

这是第二个经验教训:头衔很重要,其他不重要,编制和帽子最重要。什么特聘教授,特聘研究员,没编制的最好不要去;早作准备努力谋划,争取搞个帽子,不管是草帽还是铁帽都是好的!

3. 那么,薛鹏教授跳槽是否合理呢?从目前已知的情况看似乎不合理。因为能获得杰青项目资助,与依托单位是有很大关系的!我自己也评审过很多项目,都会考虑依托单位的平台优势、科研实力和重视程度。何况,她这个项目据说是2020-2024年,项目还没结束,按规定想跳槽变更依托单位须经双方单位协商并基金委同意。

第三个教训:跳槽之前,请务必调查研究做足功课,路子能走通才行,不要贸然行事。

4.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是谁?隶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曾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研究院、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你以为是个小单位?杰青又怎么样,在九院你算个球!

这是第四个重要教训:体制内跳槽的话,你如果正式提出要走,领导挽留也没用,那么你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尽快走掉彻底离开,不然的话没什么好果子吃!不管你有理还是没理,结局都是一样的。

4. 最后我最想说的是,人才“帽子”问题,国家真的该管管了。院士、长江、杰青、四青,还有其他各种大小帽子,我不否认这些人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但现实情况有帽子和没帽子乃天差地别,待遇根本不在一个层次、各种资源上的大力扶持倾斜,这对于其他无数同样为国家科技发展艰苦奋斗贡献力量的人们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更需警惕的是:如今每一个院士、长江、杰青等帽子,几乎都会形成一个牢固的“利益团体”,进而发展成“小圈子”,甚至有的成为朝纲独揽、权极一时的学阀、大树、山头!帽子问题已经开始破坏科教学术界的风气和形象,影响到正常的学术科研生态,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手治理帽子,破除顽疾,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早日迈入世界一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