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达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地产销售大概率会在2024年见底企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产销售大概率会在2024年见底企稳

到底多少面积企稳?卖方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基本是8-10亿平米。

因为2023年基本上10亿出头,2024年会落到中枢附近,或者跌破中枢一点。

截至2023年的数据,我们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是6%,2024年很有可能会向日本和美国的低点靠近。

另外,受高善文博士的启发,他在最近的一个演讲中(《高善文100分钟细谈当前房地产:已明显超调,但见底要等两个信号……》),跟东北地区做了个比较。

使用先行区域的启示,以2017年为基数,2021年可能是全国的一个高点,2022年-2023年可能才会调整。

但对于东北市场,以2017年为基数,2018年就开始调整了,2018年的销售面积处在下滑的过程中,截止2022年只有2017年的一半。

在2023年,全国个别地方下滑幅度非常大,但东北在2023年只有微弱的下滑。

在2023年这样一个大的宏观背景下,它跌得早,幅度也足够,企稳的会早一点。

既然东北能在一半左右的位置企稳,那全国总量目前已经跌掉49%了,后面可能会慢慢企稳。所以这也是个支撑。

关于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我们之前的指标是与美国和日本相比,现在将全国与东北相比,可以发现达到7%之后,基本上会见底企稳。

所以无论是和国外比较,还是和东北比较,大概率2024年能够看到地产销售、新房销售的见底企稳。

当然,这个底在什么数量级还不确定。

但对资本市场来讲,2024年地产对经济的影响可能还会比较严峻,主要原因是投资。

毕竟新房的销售是一个先导性指标,投资是一个滞后指标。

用平板玻璃看,它80%的下游应用是建筑行业。

我们用它来模拟整个房地产对实物的消耗,2023年截止到十月份的数据略微下滑,但幅度不大。

假设新房销售和开工从高位下来已经腰斩,因为时间的滞后,2024年房地产对于实物消耗的下滑幅度可能会扩大,对于实体经济量的拖累,可能会比2023年更寒冷一些。

但如果我们能够看到前瞻性的指标见底企稳,后续整个上下游的好转也是时间问题。

做个小结,地产销售大概率会在2024年见底企稳,但由于投资的滞后性,今年地产对上下游的拖累压力依然存在。

只要没有明显的负面拖累,后续经济新旧动能的切换也算告一段落。

我认为后续宏观预期会企稳,随着预期的企稳,有可能对资本市场是属于重大的基本面的改变。

基本面如果发生改善,传导到资本市场上股价表现发生变化,其中关键指标在于风险溢价(ERP),也就是投资者的信心会发生改变。

如果房地产见底企稳的判断成立,对主观多头的投资者来说,很多行业基本面的共识会变多。

在过去的14年中,公募基金中位数收益率跑赢沪深300指数10年,还是有超额收益的。如果地产见底企稳的判断成立,2024年主观多头的状况会比2023年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