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梦想和生活,很多年轻人背井离乡,在陌生繁华的大城市工作。一年到头,唯有年关将至的时候,才会回家。

家乡,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心中都有一片净土,它承载着人们的回忆和情感。不论在外面经历了什么,踏上回家旅途的那刻,都觉得特别安宁温暖。

在年轻人眼中,乡村的年味,更是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不仅仅是传统节日这么简单,更是回归自然和体验乡土文化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人眼中的乡村年味,到底是怎样?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哪怕挤着火车回家,也觉得特别幸福!”

“回家过年,看着生活了很多年的地方,总感觉这里的空气都是甜的,又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一样!”

“乡村年味,是邻里间的嘘寒问暖,是长辈们的关心呵护,是妈妈和奶奶包的饺子,是爸爸和弟弟贴的对联、放的鞭炮。”

与城市的喧嚣相比,乡村的春节,好像更加宁静祥和,年味更浓郁一些。过了腊月二十,各家各户都忙着为新年做准备,忙着打扫卫生、蒸馒头、炸油条……

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临近年关的时候,亲朋好友都会相互帮衬。大家围坐在一起为过年准备吃食,忙得不亦乐乎。

乡村年味,是家人围坐在一起的年夜饭

春节,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都是阖家团圆的大日子。直到现在,每个地方都保留着独属于自己的年夜饭。

北方人的春节,是从“饺子文化”开始的。在北方,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象征着团圆和财富。

而且,很多地方还会在饺子里放入硬币、糖果等给养的物品。若是能吃到这些特殊物品,意味着一整年都会有好运。

南方的春节,是从制作糕点开始。千百年来,南方人都保留着过年制作年糕的习惯,象征着年年高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糕的形状和口味,也在不断增加。春节都讲究好意头,方形的“元宝糕”和椭圆形的“寿桃糕”,更受欢迎。

华东地区的春节,家家户户都离不开汤圆。在他们的传统里,汤圆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寓意特别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汤圆的馅料和皮,更是多到数不清。芝麻馅、花生馅、肉馅等,不同的馅料,也代表着不同的祝福。

乡村年味,是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传承

在很多年轻人心里,乡村年味是刻在他们记忆里的传统习俗。即便离家多年,还是记得家乡独有的习俗。

对于安徽徽州的年轻人来说,乡村年味是“大刀舞”和“板凳龙”。这应该是徽州许村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

用30块长2米宽15厘米的木板,组成的“板凳龙”节目。伴随着铿锵的鼓乐声上下翻腾,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对于河北蔚县的年轻人来说,春节“舞火龙”“扭秧歌”“剪窗花”,是他们从小看到大的节目。

蔚县剪纸距今已有百年,是全国唯一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所有看过蔚县剪纸的朋友,都对它赞不绝口。

乡村年味,更是亲情的纽带

年轻人忙着工作、忙着打拼、忙着生活,一年到头都奔波在工作一线,很少有时间回家。

而春节,给了这群年轻人不得不回家的理由。父母家人早早就开始打电话问候,询问年轻人回家过年的时间。

乡村的春节,总是那么质朴、那么纯粹。年轻人会跟着父辈一起,挨家挨户地拜年问好;也会在家人的安排下,和亲人聚会聊天。

不得不说,春节是维系亲情最好的纽带。好久不见的亲人坐在一起,聊着过去一年的生活,诉说着彼此间的想念。

这种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交流,更是心灵的沟通。每一次走亲访友,都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特别开心。

当然,要是不问工资、不问工作、不催婚和催生的话,年轻人会觉得更开心一些。毕竟,年轻人最怕的就是面对亲人的“友情轰炸”。

总结:都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可是背井离乡在外打拼的年轻人,还是最希望过年。因为这样,他们就有理由回家,有理由再次重温儿时的记忆。

本文由“村里娃刘十三”原创,欢迎点赞收藏,+关注也是可以的。

如有感兴趣的话题,可以私信分享给我进行灵感创作题材哦!

作者:十三

图片均来自素材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