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法:

有人白天晚上都睡不着,而且心里烦躁的厉害,这是心肾不交。

按中医说法,白天不能睡着,是肾不交于心。晚上睡不着,是心不交于肾。白天晚上都睡不着,为心肾两不相交。

原因就一条,肾过于寒,心过于热。

心,原本就属火,过于热了就是心火上炎,不能下行。肾属水,过于寒了,水就下行,不能上交。

所以,治法也有一条,温肾,凉心。

用黄连、肉桂,黄连可以凉心,肉桂可以温肾。不能单用,需要补药辅助,否则热者过燥,寒者过凉。

搭配熟地、人参、白术、山茱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法:

有人遇到烦心事之后,整天没精神,十分困倦,但是到了晚上又不睡着,一闭眼就是心事。

有人以为这也是心肾不交,哪知道这是因为肝气太燥。

情绪低落的人,难免气郁,气郁的久了,肝气就不舒。肝气不舒,一方面,肝气太燥化火,肝血被耗。另一方面,肝气太燥,耗肾水太过,肾水不足则潜阳不足,所以肾也不能交于心。

同样是心肾不交,治法却不同。

这种情况,应该是平肝燥,益肾水。

用白芍、当归,平肝气。用熟地,补肾水。

加玄参,即可解心火,又可以做补水之剂,再投柴胡、菖蒲,解肝郁。

这个用法,是先解肝燥,再解肝郁,自然双目能闭,可熟睡。

第三法:

又有人,整日害怕不安,晚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哪怕睡着了,也易被惊醒。

这是因为胆气太虚。

胆,属少阳,胆经又在半表半里之间,是心肾交汇的地方。胆气虚了,心气、肾气不能交汇。

表面看这也是心肾不交,实际上呢,它的根儿在胆上。

况且,胆气越虚,人越容易惊悸。

治法应该是补少阳之气,但是要补少阳,有不得不先补厥阴。

厥阴,肝经啊,肝经与胆经互为表里。这个时候,我们去补厥阴肝经,就是在补少阳之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白芍、远志、枣仁。

白芍,这药入肝入胆,无疑问。

远志、枣仁,这俩药,人人都知道这是入心的,实质上,白芍枣仁不光入心,也能入胆。

胆,得到这三药补益,就不怕心肾相格。

先寐安,后睡熟,再而惊畏全无。

本文由作者“破气还五”创作,如有问题请联系137-1806-2035
更多文章,关注公众号“破气还五”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