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月16日上午,陈跃主任查完房,在一楼门诊,接待了一位H先生(57岁),他在妻子陪同下就诊。那段时期,杭城又有“病毒流行”,这位H先生不幸在前一天“中招”了,表现为晨起“咽痛”和四肢酸软,尚无明显的畏寒和发热。

为了不影响后续的工作,H先生从家中的抽屉里,找到了一盒“左氧xxx片”,当即服下一片,并服用了半片“洛索xxx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贵在“心细”,洞察秋毫

上述咽痛和四肢酸软症状很快减轻,为乘胜追击——追求“更好疗效”,这位H先生在中餐前夕,服下一粒“思x思”,并将手机设置为“静音”,意欲好好睡一觉——恢复体力和免疫力。下午一时左右,H先生醒了但又似乎只有“九分醒”。于是,他在办公室里冲了一小包“拿铁”速溶咖啡,只是半杯慢慢入口,便有一种“恶心欲吐”感。他走到水池边,呕吐出3口中餐食入物,心想不好,这是否是上吐下泻”的前奏?

想到这里,H先生赶忙向科长请了假,回到家里便卧床不起(休息) ,但整个人还是想“吐”,尚有“头昏”,不能多“辗转”,否则会有“呕吐感”。

他的妻子鼓励他多喝水,为即将到来的“水泻”先补水。两个小时过去了,“水泻”不见其影,倒是头不怎么昏了,恶心感也消失了,整个人变得“活络”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补水之举”能“解酒”

仔细听完H先生的“完整叙述”,陈跃主任对答案及个中的“细节”已有所知。他先是肯定了H先生的妻子,是她的“补水之举”缩短了丈夫的“药物不良反应”时程,减轻了药物不良反应的程度。听话听音,这是一例“很不起眼”的药物相互作用案例,临床医生贵在“心细”——洞察秋毫。

原理要从“左氧xxx片”说起。该药片规格为500毫克,生物利用度(吸收率)高;从一天一片的用法就可看出,它的半衰期(滞留期) 较长,属长效制剂。H先生晨服一片“左氧xxx片”,其药物的血浓度“犹在”,终于“邂逅”了中餐前的那片“思x思”(唑x坦)10毫克。

03

药物“打架”,好不热闹

在思x思与“左氧xxxx”的基础上,H先生为“醒脑”——饮用了半杯“速溶咖啡”-咖啡因,这一化学物质会干扰“思x思”在肝脏的代谢(转化)与肝肾排泄,也导致了“左氧xxxx”的副作用凸显→出现上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临床上经常能见到一幕,即当“左氧xxxxx液”的滴速过快,也有“恶心感”甚至呕吐胃内容物。本文的H先生,相当于在半天之内,在体内调制了一杯“鸡尾酒”(cocktail)——左氧xxx +唑x坦 +咖啡因,也难怪让人这么“难受”!

预计的“水泻”没有来,用来预防的“补水之举”拯救了“鸡尾酒效应”。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就是这么神奇,它是指从医院药学中分离出来的科学分支,是以病人为对象,以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为目的,以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为核心,研究和实践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以此诞生了一种职业一临床药师。